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碘化银是一种无色晶体,常用于人工降雨 B.含有磷元素的生活污水排人江河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过度繁殖影响水质导致环境污染  C.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但必须严格遵守卫生部门的规定 D.在燃煤发电过程中有如下能量变化: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参考答案: A 略 2.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紫色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后,溶液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燃着的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和黑色固体,说明镁燃烧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C.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D.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说明氢气与氯气作用直接生成了挥发性的盐酸 参考答案: B 略 3. 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和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 2Cu2O+Cu2S==6Cu+SO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参考答案: C 4. 对于反应①FeI2溶液与氯水反应;②Na2S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Si与烧碱溶液反应;④Fe与稀硝酸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略 5. 同位素2H、15N、18O、34S等常被用做陆地生态分析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6O和18O是同一种核素                        B. 1H218O的摩尔质量为20 C.34S和15N核内的中子数相差9                 D. 2H+核外电子数为0 参考答案: D 略 6. 在某酸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a+、、、                       B.Na+、Cu2+、C1-、        C.K+、C1-、、Fe2+                               D.K+、A13+、Ba2+、 参考答案: A 略 7. 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 参考答案: A 略 8. 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 铜,完全溶解后,又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不含有Cu2+       B.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          D.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参考答案: D 略 9.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 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③⑤ 参考答案: B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混合物和纯净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利用化合物、混合物、电解质、胶体、盐等概念来判断物质的分类. ①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氨、液氯是单质; ②依据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分析; ③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 ④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间; ⑤钠盐应电离出钠离子与酸根离子. 解答:解:①中液氯是单质,故①错误; ②氢氟酸是HF水溶液,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氨水为氨气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②正确; 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相应的离子,均为电解质,故③正确; ④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漂粉精为次氯酸盐的水溶液,二者属于溶液,牛奶、豆浆是胶体,故④错误; ⑤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Na2O2没有酸根所以不是盐,是氧化物,故⑤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熟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等概念的分析即可判断,掌握物质的组成是解题关键. 11. 用1 L 1.0 mol/L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O与HC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A.1∶3       B.1∶2      C.2∶3        D.3∶2 参考答案: A 略 1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医用“钡餐”的化学式:BaCO3 B.C1-的结构示意图: C.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D.N2的电子式: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医用“钡餐”为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4,故A错误;B.从Cl原子到C1-,质子数不变,所以C1-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HCO3-H++CO32-,故C错误;D.N2的电子式正确。故选D。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π键是由两个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σ键是镜像对称的,而π键是轴对称的 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 D.H2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含π键 参考答案: C 略 14. LiAlH4()、LiH既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分解释放出H2,LiAlH4在125 ℃分解为LiH、H2和A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H与D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4 g/mol B.1 mol LiAlH4在125 ℃完全分解,转移3 mol电子 C.LiAlH4溶于适量水得到无色溶液,则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LiAlH4+2H2O===LiAlO2+4H2↑ D.LiAlH4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4作还原剂 参考答案: A 略 15. 现将足量的CO2气体不断通入到含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制取次氯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为提高次氯酸钠含量,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瓶乙盛饱和食盐水,瓶丙盛浓硫酸,分液漏斗A中盛浓盐酸.(据资料显示:Cl2与NaOH在不同温度下,产物不同.在较高温度下易生成NaClO3).   试回答: (1)烧瓶B中盛    ,试管C中盛         . (2)有同学认为可以省去某些装置,你认为怎样: 能否省去乙装置?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有同学认为还必须加入某些装置,你认为怎样?                      (填“需要”或“不需要”),如果你认为需要,请指出该装置的作用                                                                                                                                            (4)丁装置中冰水的作用是                                          . 参考答案: (1)MnO2  NaOH溶液 (2)不能 HCl气体进入C中,消耗NaOH,降低NaClO的含量   (3)需要 应加上尾气处理装置,防止Cl2污染空气  (4)防止Cl2与NaOH溶液在温度较高时,发生其他反应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d区元素的是         (填编号)。 (2)写出基态⑨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3)元素⑦形成的RO32- 含氧酸根的立体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4)元素①的一种氢化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把该氢化物的产量作为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有关该氢化物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氢键             B.属于非极性分子 C.含有4个σ键和1个π键         D.该氢化物分子中,①原子采用sp2杂化 (5)元素⑦(用X表示)的氢化物和元素③(用Y表示)的一种氢化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K 沸点/K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H2X 187 202 2.6 H2Y2 272 423 以任意比互溶 H2X和H2Y2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                     。 (6)元素④和⑧形成的化合物,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若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只要求列出算式)。                参考答案: 18. ( 16分)Heck反应是合成C-C键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 化合物Ⅲ的分子式为________,1 mol化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