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均可以跟碱反应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参考答案: C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按元素组成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以此解答此题. 解答:解:A、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非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如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 C、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可以跟碱反应,故C正确; D、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分类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的性质 2.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阴离子分别为A2-、C-,A2-离子半径大于 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原子序数A>B>C     B、它们的离子半径A2->C->B2+ C、它们的原子半径C>B>A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C>A>B 参考答案: C 略 3. (2007·上海卷)15.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 B  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 C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查化学键与晶体结构知识。A错误,比如C2H6,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也不一定都比共价化合物熔点高,如SiO2具有较高熔点,比NaCl高。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H4Cl、NH4NO3都是离子化合物。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D正确,但是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   4.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参考答案: C 【分析】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关键看根据测量数据能否计算出结果. A、此方案利用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质量分数; B、根据钠守恒,可列方程组求解; C、C项应先把水蒸气排除才合理; D、根据质量关系,可列方程组求解. 【解答】解:A、在Na2CO3和NaHCO3中,加热能分解的只有NaHCO3,故A项成立; B、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NaCl,Na2CO3和NaHCO3转化为NaCl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不同,由钠元素守恒和质量关系,可列方程组计算,故B项成立; C、C项中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CO2和水蒸气,则无法计算,故C项错误; D、Na2CO3和NaHCO3转化为BaCO3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不同,利用质量关系来计算,故D项成立. 故选:C. 【点评】本题看似是实验设计,实际上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考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不同.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油、煤、天然气、氢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人们通常用标准燃烧热或热值来衡量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大小,某物质的热值越高则其标准燃烧热越大 D.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充入等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g)= N2O4(g) ΔH<0,绝热容器中气体的颜色比恒温容器中颜色深 参考答案: D 【知识点】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平衡 解析:A.石油、煤、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氢气不属于,故A错误;B.反应C(s)+CO2(g)=2CO(g)的ΔS>0,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根据ΔG=ΔH-T·ΔS>0,知该反应的ΔH>0,故B错误;C、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D、依据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绝热容器中,反应进行热量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颜色加深,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反应方向的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平衡的移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6. 关于 Na2 CO3和NaH 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 CO3中的NaH CO3 B.分别向Na2 CO3和NaH CO3溶液滴加少量盐酸,产生CO2气体较快的为NaH CO3 C.可以用Ca( OH)2 溶液区分Na2 CO3和NaH CO3溶液 D.Na2 CO3比NaH CO3易溶于水 参考答案: C 略 7. 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是铜和铁                                                B.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C.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H2SO4中,有气泡产生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参考答案: B 略 8. 常温下,在10mL 0.1mo1/L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1/L HCl溶液20mL, 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ω)变化如右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mo1/L Na2CO3溶液中:      c(Na+)+c(H+)= c(CO32-)+c(HCO3-)+c(OH-) B.当溶液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mL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阳离子浓度最大的是Na+ D.在 A点所示的溶液中: c(CO32-) = c(HCO3-)>c(OH-) >c(H+) 参考答案: CD 略 9. 250℃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参考答案: D 略 10. 2011年9 月29日,“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上太空,火箭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H3-NH-NH-CH3)和四氧化二氮(N2O4)。在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发生反应:CH3-NH-NH-CH3+2N2O4→2CO2+3N2+4H2O提供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燃料绿色环保,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 B.该反应中N2O4是还原剂,偏二甲肼是氧化剂 C.CO2和N2都是还原产物 D.每有0.6 mol 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3.2NA 参考答案: D 略 11.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纯铁比生铁的抗腐蚀性强 B.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C.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D.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铁会引起贫血 参考答案: C 略 12.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1L 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A个CCl4分子 D.1molFe2+ 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参考答案: A 略 13. 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时生成烧碱和氢气,它也能和乙醇等反应产生氢气。下列关于NaH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与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LiH中阳离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        C.跟乙醇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度比跟水反应时更快        D.与水反应时,生成的烧碱是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 A 略 14. 某种氯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B.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C.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7aNAg/mol D.a g该氯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7NA   参考答案: B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A.某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该原子的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 B.根据n=计算; C.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单位为g/mol; D.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1个氯原子所含的质子数是17个. 解答:解:A.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因中子数不同,有多种原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该元素的同位素按其丰度计算的平均值.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但该值也不是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 B.根据公式n=,一个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则1mol该氯原子的质量(摩尔质量)为(aNA)g/mol,那么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即为mol,故B正确; C.一个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g/mol,故C错误; D.一个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g,a g该氯原子个数×NA=1,1个氯原子所含的质子数是17个,ag该氯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7,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区别,难度不大. 15.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C同主族且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D同主族由A、D两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与B、D两元家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浅黄色固体。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 E>C>D>B B. A、B、C、D四种元象能组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C. 简单氢化物沸点: E>D>B D. A、C、D的常见氧化物相互之间一定能发生反应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8分)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验证所产生的气体。   (1)填写装置的作用:B             ,C             ,G              。 (2)先点燃          处酒精灯(填“A”或“E”), 点燃E处酒精灯前一步操作                   。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