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二十一高级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二十一高级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s时刻的波形图,Q是平衡位置在x=6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___________ A. 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 B. 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C. 在t=0.1s时刻与Q相距5m处的质点一定沿x轴正方向运动 D. t=0.6s时刻,质点Q的速度大小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 E. 在t+0.2s时间内,质点Q通过的总路程为20cm 参考答案: ABE 【详解】A、由图乙可得t=0.1s时刻,质点Q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故由图甲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正确. B、由图甲知该波的波长,由图乙知周期T=0.4s,则波的传播速度;故B正确. C、振动点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不会沿x轴传播;故C错误. D、根据波向左传播,由图甲可得,质点Q向上振动,那么,经过后,Q点位于波峰处,此时v=0;故D错误. E、经过时间,走过的路程;故E正确. 故选ABE. 2.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变速直线运动时    A.当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速度也增大    B.当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也减小    C.当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    D.当合外力不变时,物体的速度也一定不变 参考答案: B 3. (单选)如图所示,圆面与匀强电场平行,沿该平面从A点向各个方向射入初动能相等的同种带正电的粒子,其中从圆周上D点射出的带电粒子的动能最大,AC与BD为过圆心O的两个相交的直径,则(  ) A. 电场强度与CD平行 B. 圆周上各点中D点的电势最低 C. 圆周上各点中B点的电势最低 D. 带电粒子从A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 参考答案: B 考点: 电势.. 专题: 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 带正电微粒以相同的初动能沿着各个方向从A点进入圆形区域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圆周上不同点离开圆形区域,从D点离开圆形区域的带电微粒的动能最大.则说明电场力做功最多,从而得出D点是沿电场强度方向离A点最远.电场力做功W=qEd,d是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解答: 解:A、B、据题意,带电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进入,离开D点的动能最大,则D点是沿电场强度方向离A点最远,所以电场线与过D的切线相垂直,由于带电微粒是带正电,故匀强电场的方向沿OD方向.D电势最低,故AC错误,B正确; D、设AC与BD夹角为α,则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W=qEd=2qERcosα,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关键抓住D点是沿电场强度方向离A点最远,从电场力做功公式W=qEd,判断出电场线的方向,并运用这个公式求解电场力做功,要理解这个公式中d是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4. 如图,O是一固定的点电荷,另一点电荷P从很远处以初速度射入点电荷O的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是曲线MN。a、b、c是以O为中心,Ra、Rb、Rc为半径画出的三个圆,Rc-Rb=Rb-Ra。1、2、3、4为轨迹MN与三个圆的一些交点。以表示点电荷P由1到2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的大小,表示由3到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的大小,则(    )     A.=2          B.>2     C.P、O两电荷可能同号,也可能异号     D.P的初速度方向的延长线与O之间的距离可能为零 参考答案: B 5. 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具有  A.粒子性          B.波动性       C.衍射的特性        D.干涉的特性 参考答案: 答案:A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ABCD是一个正方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经相等加速电压加速后的甲、乙两种带电粒子分别从A、D射入磁场,均从C点射出,已知。则它们的速率   ▲   ,它们通过该磁场所用时间   ▲   。 参考答案:   【答案】 7. 如图a所示,倾角为45°、高为h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球从高为H(2h>H>h)的某处自由下落,与斜面碰撞(无能量损失)后做平抛运动。若小球做平抛运动后能直接落到水平地面上,自由下落的起始点距斜面左端的水平距离x应满足的条件是        (用符号表示);若测得x=1m时,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s最大,且水平射程的平方s2与x关系如图b所示,则斜面的高h应为        m。 参考答案: h>x>h-H,4 8.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两节完全相同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先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1和I1。将两节相同电池串联后接入该电路,测得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2和I2。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动势=_________,总内阻=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9. 一位同学受到“研究平抛运动”昀实验启示,他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光滑水平台上,等大的甲、乙两小球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弹簧的原长较短。当弹簧突然释放后,两个小球被弹簧弹射,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Q两点,然后该同学进行了下列物理量的测量: A.用天平测出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是m1、m2 B.用米尺测出甲、乙两个小球的落地点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1、s2 C.用米尺测出平台离地面的高度h (1)上面的三个步骤中,你认为不必要的步骤有____(填序号)。 (2)根据需要选用上面A、B、C三个步骤中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_,则说明弹簧弹射小球的过程中动量守恒。 参考答案:     (1). C    (2). m1 s1 ? m2 s2 【详解】(1)两球均做平抛运动,因高度相同,则时间相同;要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0,即,即m1 s1 ? m2 s2,故不需要测量平台离地面的高度h,即不必要的步骤有C; (2)只要满足关系式m1 s1 ? m2 s2,则说明弹簧弹射小球的过程中动量守恒。 10. 如图所示,A、B和C、D为两对带电金属极板,长度均为l,其中A、B两板水平放置,间距为d,A、B间电压为U1;C、D两板竖直放置,间距也为d,C、D间电压为U2。有一初速度为0、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经电压U0加速后,平行于金属板进入电场,则电子进入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若电子在穿过电场的过程中始终未与极板相碰,电子离开该电场时的动能为_____________。(A、B、C、D四块金属板均互不接触,电场只存在于极板间,且不计电子的重力) 参考答案: ;eU0+(U12+U22) 11. 如图所示,质点O从t=0时刻开始作简谐振动,振动频率为10Hz。图中Ox代表一弹性绳,OA=7 m,AB=BC=5m。已知形成的绳波在绳上的传播速度为10m/s,则在第2 s内A比B多振动_____次,B比C多振动_____次。 参考答案:   2           次;      5          次。 12.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底端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力F做功为60J,此后撤去恒力F,物体又经时间t回到出发点。若以地面为零势能点,则当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____________J,在撤去恒力F之前,当物体的动能为7J时,物体的机械能为____________J。 参考答案: 60; 28  13. 一质点作自由落体运动,落地速度大小为8 m/s 则它是从         m高处开始下落的,下落时间为---------           s 参考答案: 3.2、0.8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一块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0、×100、×1000。用×10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如图中虚线位置。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挡,换挡后需要先进行               的操作,再进行测量。若正确操作后过行测量时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电流表读数(量程50mA)              mA. ② 参考答案: ×1 0,欧姆挡电阻调零,18 0  22.0 15. (12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量,电源频率是50HZ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打点求得.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 ,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c方格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d ,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答:                     。 参考答案: 答案:(1)(2分)3.0(2)(4分)(3)(2分)摩擦力没有被平衡(完)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2011年3月Il日,日本大地震以及随后的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某中学的部分学生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对海啸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4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10m/s2,则:    (1)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2)在距出发点什么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由牛顿第二定律:F-umg=ma  (2分) 当推力F=100N时,物体所受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代入解得 a=20m/s2 (2分) (2)由图像可得推力随位移x变化的数值关系为: F=100-25x   (2分) 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0,则F=umg   (2分) 代入解得x=3.2m   (2分) (3) 由图像可得推力对物体做功W=200J  (2分) 由动能定理:W-umgxm=0   (2分) 代入解得xm=10m   (2分) 17.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物块B和C,相距=1.0m 。物块A以速度=10m/s沿水平方向与B正碰。碰撞后A和B牢固地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并再与C发生正碰,碰后瞬间C的速度=2.0m/s 。已知A和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A质量的k倍,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45.(设碰撞时间很短,g取10m/s2) (1)计算与C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 (2)根据AB与C的碰撞过程分析k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与C碰撞后AB的可能运动方向。 参考答案: (1)4m/s ⑵当时,AB的运动方向与C相同  当时,AB的速度为0  当时,AB的运动方向与C相反解析: ⑴设AB碰撞后的速度为v1,AB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设与C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