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第五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第五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和过量氨水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C 略 2. 25℃时,用0.0500 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 mL0.1000 mol·L-1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H+)+2c(H2C2O4)+c(HC2O4—)= c(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HC2O4—)+2c(C2O42—)=0.0500mol·L-1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HC2O4—)>c(C2O42—)>c(H2C2O4)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Na+)>c(C2O42—)=c(HC2O4—)>c(H+)>c(OH—) 参考答案: 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等知识,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解题时注意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的应用,明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为解答关键。25℃时,用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mL0.1000mol?L-1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H2C2O4+2NaOH=Na2C2O4+2H2O、H2C2O4+Na2C2O4=2NaHC2O4。A.点①表示滴入25.00mL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草酸钠,结合电荷守恒判断;B.点②溶液中,依据质量守恒、溶液体积增大判断即可;C.点③滴入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50.00mL,溶液溶质为NaHC2O4,溶液呈酸性;D.点①为草酸钠成碱性,点②溶液溶质为NaHC2O4、Na2C2O4呈中性,点③溶液,溶质为NaHC2O4,呈酸性,介于②和③之间溶液NaHC2O4逐渐增多,溶液呈酸性。 3. 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不漏气的是 ①装置是用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再松开手后的状态 ②装置是放入金属Zn和稀硫酸反应又关闭出气口阀门后的状态 ③装置是烧瓶内放入金属钠和无水乙醇后的现象 ④是广口瓶中装有电石和水,关闭出气口阀门,打开分液漏斗阀门后的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B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Na2CO3的溶液,溶液的pH值保持不变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C含8g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2S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无水物7.9g,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Na2S   D.使用清洁的天然气是快速、有效地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大量增加的生态学措施 参考答案: C 5. (08山东潍坊质检)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C1-存在        B.加入加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不溶解,可确定有I-存在        C.通入C1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D.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CO32- 参考答案: 答案:C 6.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七”顺利升空。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有“飞船血液”之称,它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我国在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国际领先。砷(As)和镓(Ga)都是第四周期元素,分别属于ⅤA和ⅢA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s的非金属性强于P       B. AsH3的沸点低于PH3 C. Ga的原子序数比Ca大1 D.太阳能电池不属于原电池 参考答案: D 7. 在2SO2(g)+O2(g) 2SO3(g) 的平衡体系中,当分离出SO3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增大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逆反应速率一直减小 参考答案: C 略 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 C.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分子数为8NA D.Na2O2与足量H2O反应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NA 参考答案: D 略 9. 将等物质的量的过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反应后排出气体物质,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 Na2CO3 、Na2O2    B. NaOH 、NaHCO3    C. Na2CO3、NaOH   D. Na2CO3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参考答案: D 【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项错;布朗运动本身即是无规律的运动,C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11.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 c(CO32-)> c(HCO3-)> 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 mol·L-1]: c(Na+) = c(CH3COO-)>c(CH3COOH)> c(H+)=c(OH-) 参考答案: B 12. 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气体 a b c A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溶液 B SO2 浓硫酸 Cu KMnO4酸性溶液 C CO2 稀盐酸 CaCO3粉末 浓硫酸 D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参考答案: C 略 13.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 = 2Fe2++SO+4H+     B.I2+SO2+2H2O = H2SO4+2HI C.H2O2+H2SO4 = SO2↑+O2↑+2H2O           D.2Fe2++Cl2 = 2Fe3++2Cl- 参考答案: C 略 1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水来鉴别苯和CCl4 B.CH2Cl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D.加热能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是因为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参考答案: B 15.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 A.2,4-二乙基戊烷                       B.4-甲基-3-乙基已烷 C.2-甲基-4-氯戊烷                    D.2,3,3-三甲基戊烷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在研究性学习中,某实验小组进行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有三位学生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1)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甲同学用图I装置进行实验,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0rnL6m01/LHNO3和2g薄铜片,在反应开始时,可观察到水槽内的导管中水面先慢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此后又回落,然后有气泡从导管口冒出。试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    (3)乙同学将甲的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图Ⅱ装置进行实验。 ①在实验中,要使B中的气体始终保持无色,其操作是              。 ②如果开启a和c,关闭b,装置里液面上空间的体积为V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全部氧气通过反应转化为硝酸;实验开始时加入的铜为mg,实验完毕后剩余的铜为ng,所得溶液体积也是VmL。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4)丙同学采用图Ⅲ装置进行实验,将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长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U形管短管中充满液体时,立即关闭活塞。铜与稀硝酸开始反应产生NO气体。 ①当              时反应、自动停止,在           处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②为了证明Cu与稀HNO3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而不是N2,需要的简单操作是                                                           。            ③图Ⅲ装置与图I、图II装置相比,优点是                             。   参考答案: (1)3Cu=8HNO3=3Cu(NO3)2+2NO↑+4H2O (2)由于反应开始时产生的NO与烧瓶内空气中O2作用生成NO2,N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水倒吸入至一定高度后,当烧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后,生成的NO排出导管口,即有气泡产生。 (3)①先关闭a,开启b和c一段时间,再关b开a  ②1/80mol·L-1 (4)①硝酸与铜丝脱离接触  U形管短管上部(或U形管左管上部)      ②再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在分液漏斗中观察到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③能探究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为NO,(且可以验证NO被氧化成NO2的过程)。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5分)含有相同阳离子的两种常见的正盐甲和乙,甲由3种元素组成,乙由4种元素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