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滔河乡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滔河乡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许多元素有多种核素,且自然界中各种核素都有固定的原子分数。如氧元素存在18O、17O、16O三种核素,氢元素有1H、2H、3H三种核素。请你估计,16O和1H、2H三种核素最多构成水分子的种数为 A.2 B.3 C.1 D.4 参考答案: B 2. 反应 A+B→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A+B→X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X→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由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 (△H>0)②X→C(△H<0)可以看出,A+B→C(△H<0)是放热反应,A和B的能量之和大于C,由①A+B→X (△H>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图象B符合,正确选项B。 点睛:明确反应热与物质总能量大小的关系是解题关键,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进行计算:△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以此解答该题。 3. 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麦芽糖和蔗糖    B. 麦芽糖和葡萄糖    C.C2H6与C3H8      D. O2与O3   参考答案: A 略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摩尔质量就是1 mol物质的质量 B.1 mol水的质量、水的摩尔质量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18 C.不同物质的摩尔质量有可能相同 D.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Co 参考答案: C 略 5.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是(  ) A.⑤②④③①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①④②⑤③ 参考答案: C 【考点】粗盐提纯. 【分析】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无先后顺序要求. 【解答】解:泥沙可用过滤除掉,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蒸发除掉水和过量的氯化氢,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或者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或②⑤④①③. 故选C. 6.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及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在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是因为铝能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参考答案: A7.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Al+Fe2O32Fe+Al2O3          B、2Mg+CO22MgO+C  C、N2+3H22NH3             D、SiO2+CaOCaSiO3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A. Na和O2       B. CO2和NaOH C. Na2O2和CO2    D. NaHCO3和Ca(OH)2 参考答案: C A项温度变化可使产物不同,B、D项产物的种类与反应物的用量比有关系,只有C项的产物种类不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9. 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2完全转化为NH3时,即可视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达到化学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和气体密度都不再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则停止进行。 D.达到化学平衡时,3ν(逆NH3)=2ν(正H2) 参考答案: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本题的易错点是B,要注意容器为恒压密闭容器。 10. 下表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说明   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 A.OHˉ              B.Ag+           C.Na+             D. Ca2+ 参考答案: C 11. 利用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判断,小明对铍元素(Be)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铍原子的半径小于锂原子的半径; B.相同条件下,单质铍与酸反应比单质镁与酸反应剧烈;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弱; D.单质铍不能与冷水剧烈反应。 参考答案: B 略 12. 某国外化学教材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氧化产物        D.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在反应中A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作还原剂,答案选A。 13. 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原子,其荷电核数可能为      A.14            B.8           C.6 D.17 参考答案: AC 14.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Fe和HCl反应生成FeCl3 B. 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 C. 工业上可用铁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浓硫酸 D. 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得Fe(OH)3胶体 参考答案: A 【详解】A、Fe和HCl反应生成FeCl2和H2,选项A错误; B、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选项B正确; C、铁在常温下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工业上可用铁质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或浓硫酸,选项C正确; D、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得Fe(OH)3胶体,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铁单质及其化合物,易错点为选项B,铁与纯氧气反应及铁与水蒸气反应均生成四氧化三铁,选项C注意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均能使铁、铝钝化。   15. 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A.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B.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分子式相同,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D.组成元素相同,但结构不同 参考答案: C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另外,请写出下面要求的离子方程式。 (1)A与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BaCl2   AgNO3    HNO3   HCl     K2CO3    (1)Ba2++CO32-=BaCO3↓    (2) 2Ag++CO32-=Ag2CO3↓    (3)2H++CO32-=CO2↑+H2O 解析:C与E、D与E产生气体,五种物质中,能与两种物质的产生气体的只有K2CO3,则E为K2CO3,C、D为HNO3、HCl中的物质;D与B能产生沉淀,HNO3不能产生沉淀,而HCl能与AgNO3产生AgCl沉淀,则D为HCl,C为HNO3,B为AgNO3;A与B产生沉淀,则A为BaCl2。故答案为:BaCl2;AgNO3;HNO3;HCl;K2CO3。 (1)A为BaCl2,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B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 (2)B为AgNO3,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Ag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O32﹣=Ag2CO3↓; (3)C为HNO3,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2﹣=CO2↑+H2O。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下图是N、O、F三种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如有需要,可以利用本练习中出现过的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N、O、F形成氢化物的分子组成,与上述基态原子内的电子排布有什么关系? ⑵画出C原子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 ⑶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对基态C原子形成CH4分子的微观过程提出合理的猜想。 参考答案: ⑴1个氢化物分子中的H原子数目等于其对应的基态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 ⑵ ⑶基态C原子有1个2s电子激发到p轨道,形成4个未成对电子。 18. (8分)根据所学化合价及相关结构的知识,画出下列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CO2             P4O6             NO3F             N2O 参考答案: 19. 实验室配制欲配置480 mL 0.4 mol·L-1的NaOH溶液。根据配置溶液的具 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mL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称取                g固体NaOH。 (3)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至500mL的大烧杯中,倒入蒸馏水,用玻璃棒搅 拌至完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 (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        , 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和均匀。 (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约1-2厘米时,用        滴 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 (6)配制好的溶液      (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7)以下因素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