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教案 《了解我们的住房》教学设计 房屋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建造工程。因此本单元从住房建造工程入手了解学习工程的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对学生来说比较合适。 本课设计了三个活动,紧紧围绕聚焦板块的3个问题开展学习活动。探索活动1是交流住房基本结构。住房的结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功能上分类有卧室、起居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从楼梯结构分类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结构等。探索2是对住房各个系统开展探究活动,住房中有给排水、电、燃气、供暖等必备设备。完善的设备建设需要依靠相应的整套系统支持,例如承重系统、采光系统、通风系统。这些系统的建设与住房整体结构紧密相连并要协同设计。探索3是对工程建造过程进行学习,住房的建造过程包括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建造、验收等。通过这三个探索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住房工程有一个初步认知,同时也为下一节课认识工程奠定基础。 学生虽然每天居住在房屋中,似乎应熟悉房屋,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其结构、系统、建造过程并不清楚,因此学习本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会非常感兴趣。鉴于学生的年龄,只要能大致指导住房的基本结构、必需系统以及建造的主要过程即可,从整体上对住房有一个初步认知, 科学概念目标 1.住房都是有一定结构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 2.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 3.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基本结构(功能分区),以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 2.能通过查阅资料及相互交流,简述住房的基本建造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对了解住房有极强的学习兴趣。 2.感受同伴沟通交流的重要,乐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初步认识到人类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鹅血技术的进步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初步感受房屋建造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结构以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 教师:住房结构图、给排水系统、电路系统等系统图片,有关住房建设过程的相关资料、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学生:记录单、拍摄关于家里结构图的图片 (一)聚焦 出示住宅群、房屋室内结构图照片。 教师:说说你家住房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必需的系统?需要经历一个怎样的建造过程? 学生:(进行简单的回答)有门窗、房顶,有水、电等系统。 设计意图:出示房屋室内结构是要引导学生把关注点从住宅外引向住宅内部,聚焦住宅内部的结构和系统,便于思考和交流聚焦环节的三个问题。同时本环节也是调查学生前概念的活动,暴露学生对住房结构、系统、建造过程的了解,有助于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 (二)探索 探索1:住房的基本结构(观察-汇报(提取前概念)-分析(形成正确概念)) 出示房屋结构明显的家庭住宅图片(也可提示学生自己带家里的结构图的图片来校)。 教师:观察图片,哪些是属于住房的基本结构。 学生讨论汇报:门、窗、墙体、粱、柱子、电视机、沙发..... 教师引导分析:这些找到的是不是都是住房的结构呢?哪些是住房本身具备的,属于住房的结构。哪些是我们后期购买来服务生活的,一般不属于房屋结构) 学生归纳:住房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住房的框架、墙体。餐桌、电视、沙发等是装修后添置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形成对住房结构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层层指导帮助学生去除错误认识,从而理解住房结构的含义。 探索2:住房所必须具有的系统 (1)出示具有房屋内部设施的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住房设施,并将找到的设施标记在记录单上。并思考每个设施的作用。 学生:卫生间、厨房有排水设施;各个房间有电源、点灯等电器设施。 (2)感受住房系统的复杂性 教师:这些水和电是怎样到达各个位置的? 学生思考:水有管道,电也有电线路。 教师:你们知道住房的水电内部系统是怎么样子的吗?(教师出示住房水电系统的示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水电系统示意图,发现水电系统太复杂了。 (3)感受其它工程系统的复杂性 教师出示更为复杂、完整、系统的小组或成视供电、水处理系统图。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的水电设施入手,进而关注看不见的水电线路,然后呈现整体水电系统。从简单一步步走向复杂,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系统的含义、作用、价值和复杂性。 探索3:了解住房建造的过程 (1)交流对住房建造过程的认识 教师:想一想一套住房的建成需经历哪些过程? 学生回答:设计图,施工........(建议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小卡片上,学生一边写一边想,给学生回忆思考的空间)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于住房建设过程的前概念。 (2)学生整理分析住房建造过程的信息 教师活动: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房屋建设过程的相关资料。 教师:你们可以从资料中梳理出房屋建造的过程吗? 学生:小组交流研讨,将搜集的信息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学生对比前后认识,形成岁住房建造过程的了解。 教师:大家可以将自己原来卡片上的想法和记录单上的想法进行比较,修正自己的认识。 (4)全班交流住房建设资料 教师:说一说一套住房的建成需经历哪些过程。 学生:选址、设计、建造,验收...... 教师活动:将学生整理汇报的信息进行板书,形成班级记录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了解住房建造的过程,与学生前概念进行比较、反思,更好地明确住房建造过程。为本单元学习打好基础。 (5)全班研讨交流 教师:在住房建造的过程中,哪些工作阶段最重要,为什么? 学生:①我认为设计很重要,设计图设计好了,才能知道要做什么,才能开展施工 ②我认为选址很重要,住的地方要安全,那就要确定在哪里建房,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查,避开容易发生灾害的地方。 ③我认为验收很重要,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研讨交流的过程中着重说明理由,教师注意引导同学之间进行质疑和辩论,最终帮助学生发现,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是设计。 3、拓展 教师谈话:大家可以搜集其它工程(如“中国天眼”,“神舟”飞船、高铁、桥梁、鸟巢)建造过程的案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在下节课中学生需要学习《认识工程》,学习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学生提前准备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实验记录单】 《了解我们的住房》实验记录单 成员:________ 日期:________ 1、请在图中标出房屋的主要结构和系统 2、请将房屋建造要经历的主要过程写下来 《认识工程》教学设计 教材中呈现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伟大工程——港珠澳大桥。以港珠澳大桥这一巨型工程与上节课身边的住房建造工程进行对比,呈现巨型与小型、复杂与普通、远处与身边等多角度的冲突。基于这样的冲突,开展以下三个探索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收集、分析资料的方式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的、意义,工程设计的限制条件以及面临的技术难关,如何攻坚克难找到解决方法,大桥的主要建造过程。第二个活动是学生在了解房屋以及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后,让学生采取归纳的方法,对工程的建设过程要怎样的步骤进行归纳、提炼,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第三个活动是通过分析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让学生了解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通过这三个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与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这一主要概念。 学生对于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高铁、鸟巢、空间站等宏大工程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新闻报道,对于这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运用到哪些技术等学生对于这方面了解不清楚,因此,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是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式。 科学概念目标 1、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 2、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 3、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要经历相类似的建设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的。 2、能根据工程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3、能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工程建设的艰难,从而产生对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2、进一步唤起学习工程的兴趣,激发做一名小小工程师的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1.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互关系。 2.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类的好奇以及社会的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根据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的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案例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教师: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高铁、鸟巢、空间站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实验记录单 学生:收集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高铁、鸟巢、空间站的文字和视频资料 视频来源: (1)港珠澳大桥 https//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历程https:// (3)中国天眼https:// (4)空间站http:// 【教学流程图】 一、聚焦 (1)回顾旧知 教师展示上一节课的班级记录表 教师:观察我们上一节课的班级记录表,住房有哪些主要结构与系统?住房的建成需经历哪些过程? 学生:住房有很多结构,如承重结构,门,窗;住房有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住房的建成需经历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步骤。 (2)聚焦本课主题 教师展示港珠澳大桥的图片 教师: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它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学习视角从住宅工程拓展到港珠澳大桥的工程,聚焦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二、探索 (一)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展开学习 1、教师出示关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视频。建议学生收集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带来学校。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视频并结合自己所收集的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2)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 (3)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4)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所收集的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相关信息,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共同研讨总结 (1)教师: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学生:促进香港、澳门和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教师: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以“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两项内容对应排列说明。 限制和挑战 解决办法 珠江口有大量的泥沙会涌入海洋 增大桥墩的跨度 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超过80米。桥 修建海底隧道 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 修建人工岛 建岛的还床上有淤泥 用圆钢筒 (3)教师: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教师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