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2 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9090 题)题)1、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的情境性,实现知识经验转换、改造。这些观点符合()。A.建构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答案】A 2、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答案】A 3、教师在课堂总结时,把所学的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起更浓厚的研究兴趣,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这种总结方式属于()。A.开放型总结 B.认知型总结 C.封闭型总结 D.归纳型总结【答案】A 4、老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甄别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D 5、教育方针的核心是()A.教育的性质 B.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C.教育的服务方向 D.教育目的【答案】D 6、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A.杨贤江 B.徐特立 C.蔡元培 D.陶行知【答案】C 7、对小学生进行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时,采用的冥想放松方法主要属于()。A.行为疗法 B.艺术疗法 C.认知疗法 D.精神分析疗法【答案】A 8、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辞,有人长于数理运算,上述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A.不均衡性 B.差异性 C.连续性 D.顺序性【答案】B 9、班级授课制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A.班、课、时 B.班、课、师 C.班、师、时 D.课、师、时【答案】A 10、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认识定义的符号 B.熟练运用定义 C.叙述定义的含义 D.背诵定义【答案】B 11、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规定了()。A.方向 B.范围 C.方向和范围 D.纪律约束【答案】C 12、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定出自于()。A.1993 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B.1996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C.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1999 年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答案】C 13、个儿童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是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答案】C 14、课程目标的制定既要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和社会的研究,又要依据对()。A.教法的研究 B.时代的研究 C.学科的研究 D.学法的研究【答案】C 15、教师的意志品质表现出选择教育决策的()。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性【答案】C 16、节俭属于性格的()特征。A.态度 B.行为 C.意志 D.情感【答案】A 17、崔老师发现,班级排名靠后的小安最近学习特别努力,问其原因是小安看到班里的学霸小迪特别受大家欢迎,她说什么大家都听,小安也想有这样的威望。小安的学习动机是()。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答案】C 18、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学生【答案】D 19、狭义的德育专指()。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社区德育【答案】B 20、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材料的呈现形式、小学生的基础知识等。A.教学方法 B.教学目标 C.教学评价 D.教学策略【答案】B 21、小学生在背诵一篇较长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末尾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其记忆受到了()。A.前摄抑制 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答案】B 22、教案也叫()。A.单元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答案】C 2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答案】A 24、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的文件是()。A.课程标准 B.教学计划 C.课程 D.教材【答案】A 2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答案】B 26、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答案】A 27、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的是()。A.借助思维,人可以认识植物与动物、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平衡关系 B.借助思维,人可以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为“枣树”C.人们通过有关秦朝的历史资料和兵马俑等文物,回顾秦始皇时期社会政治发展的状况 D.内科医生之所以能诊断出人们的内脏疾病,是因为医生掌握了系统的医学诊断理论【答案】C 28、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春寒料峭 肆无忌弹 不厌其烦 销声匿迹 B.沦海桑田 无微不至 垂诞欲滴 拾人牙慧 C.迫不及待 莫名其妙 徒有虚名 揭竿而起 D.无精打采 以德抱怨 时过境迁 并行不悖【答案】C 29、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范围的是()。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答案】C 30、“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答案】A 31、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A.02 岁 B.27 岁 C.711 岁 D.1115 岁【答案】B 32、下列关于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说法错误的是()。A.教育的范畴是永恒不变的 B.教育产生于劳动并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 C.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D.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答案】A 33、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答案】D 34、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 9 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答案】A 35、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A.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和意识成分 C.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D.意志成分和认知成分【答案】C 36、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答案】B 3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培养良好的班风 C.操行评定 D.了解和研究学生【答案】A 38、苛勒等人通过著名的黑猩猩实验,对学习中个体产生变化的实质及原因做出了解释,他认为,学习是通过()实现的。A.试误 B.顿悟 C.强化 D.联结【答案】B 39、教学实践中的“双基”是指()。A.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B.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 C.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D.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答案】D 40、下列评价类型中更适合用于选拔人才的是()。A.诊断性评价 B.个体差异内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答案】C 41、对于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猫,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属于()。A.松弛训练疗法 B.肯定性训练疗法 C.系统脱敏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答案】C 42、“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这句话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答案】A 43、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体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全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答案】B 44、根据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假如考试难度较小,要想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一般应该()。A.极高 B.偏高 C.中等 D.偏低【答案】B 45、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大类,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A.应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答案】D 46、各层次的教育目的中,既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答案】C 47、教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小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张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A.参观法 B.演示法 C.实习法 D.实验法【答案】A 48、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赵老师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授课技能,尝试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且把授课过程录制下来,便于自己课下分析、总结,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种方法属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A.微格教学 B.教学反思 C.观摩教学 D.说课【答案】A 49、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答案】A 50、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道尔顿制 B.设计教学法 C.贝尔兰卡斯特制 D.复式教学【答案】A 51、少先队员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得到锻炼与成长,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A.组织性 B.教育性 C.实践性 D.创造性【答案】C 52、依据课程层级的不同,古德莱德提出了五种类型的课程。据此,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方案和教材属于()。A.领悟的课程 B.理想的课程 C.正式的课程 D.经验的课程【答案】C 53、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 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 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答案】D 54、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答案】B 55、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练习【答案】C 56、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A.冯特 B.詹姆斯 C.桑代克 D.杜威【答案】C 57、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地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答案】C 58、在众多教育研究方法中,调查法的突出功能是()。A.了解教育事实 B.验证因果联系 C.梳理知识体系 D.解决实际问题【答案】A 59、“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对教育的要求。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答案】D 60、在班级管理中,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是()A.优秀班干部 B.负责的班主任 C.班级成员融洽 D.良好的班风【答案】D 61、教生物的崔老师询问了几个学生努力学习生物的原因得知小丽是因为喜欢研究小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