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大内科学实习指导03消化系统疾病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急性胃炎 一、实习地点:内科病房或示教室 二、实习学时:3学时 三、实习目的: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及基本治疗方法。 四、实习重点: 1、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五、实习内容: [询问病史]: 1、询问病因:病前有无暴饮,暴食,进食不洁的、腐败的过冷过热的食物或服某些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史。 2、病情况:起病缓急、有无疼痛,饱胀,食欲减退,暧气等,并注意疼痛部位,性质及程度。 3、有无畏寒、发热,出汗、四肢厥冷等感染中毒现象,尿量是否减少? 4、有无恶心,呕吐,注意呕吐次数,呕吐物是否有粘液,胆汁及血液。 [体格检查]: 1、全身情况,注意体温,脉博,血压,有无脱水及休克现象。 2、有无腹部膨胀及压痛,注意压痛部位,程度,肌紧张。 3、吞食腐蚀性毒物者,应检查口腔粘膜及咽部粘膜是否有充血水肿和溃烂。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 2、大便常规:外观水样便,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白细胞。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1、起病急,有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 2、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量多。 3、大便常规,少许红、白细胞。 4、排除其它急腹症早期表现。 5、若无胃痛史的上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发病前有酗酒,内服阿期匹林等,应考虑出血性胃炎(急性胃粘膜病变)。 鉴别诊断: 1、急性细菌性痢疾,有进食不洁食物史,有脓血粘液便,里急后重,大便有白细胞,红细胞及脓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2、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高。 3、急性胰腺炎,上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血、尿淀粉酶增高,B超、CT有相应改变。 表现上消化道出血者(急性胃粘膜病变)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4、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肝硬化病史,呕血量大,体检、肝功能、B超、CT有肝硬化表现。 5、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钡餐及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卧床休息,祛除病因。 2、酌情短期禁食或流汁。 3、对症治疗 :解痉止痛,如阿托品 0.3mg,口服,普鲁苯辛15 mg ,口服,tid,654-2, 5~10mg,口服,tid。制酸剂,西咪替叮0.8~1.2,分次口服。 4、给予间羟胺或多巴胺,去甲基肾上腺素等。 5、有感染所致者,可用黄莲素,2~4片,口服,tid,痢特灵0.1~0.2,口服,tid,喹诺酮类如氟哌酸0.1~0.2,口服,tid。 六、复习思考题: 1、  急性胃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2、急性胃炎治疗原则。   第二节 慢 性 胃 炎   一、实习地点:内科病房,胃镜室及示教室。 二、实习学时:3学时。 三、实习目的: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熟释本病的治疗原则及基本治疗方法。 四、实习重点: 1、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2、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五、实习内容: [询问病史]: 1、  追问原因:病前有无急性胃炎治疗不当,长期饮酒及服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 无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咀嚼器官障碍及口、鼻、咽部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有无慢性心功能不全,门脉高压或糖尿病等。 2、有无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暧气,腹胀,腹泻等。 3、有无上腹疼痛不适,注意腹痛与进食关系,服抗酸剂或促动力药后是否可缓解。 4、有无软弱无力,劳动力减低或反复黑便及呕吐咖啡色样液等。 [体格检查]: 1、患者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苍白,舌光滑及舌乳头萎缩。 2、有无腹部膨胀及压痛等。 [辅助检查]: 1、胃液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常有障碍,尤以胃体胃炎为严重,胃窦胃炎一般正常或轻度障碍。 2、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和血清胃泌素试验。 胃体胃炎:血清壁细胞抗体(+),血清胃泌素增高。 胃窦胃炎:血清壁细胞抗体(-),血清胃泌素降低。 3、X—线钡餐检查:大多数慢性胃炎钡餐检查无异常,对诊断帮助不大,对溃疡病和 胃癌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4、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作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HP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 ⑴ 浅表性胃炎:粘膜表面呈花斑状,红白相间,并可见局部充血水肿,出现糜烂,常以胃窦部最为明显。 ⑵ 萎缩性胃炎:粘膜苍白平坦,粘膜下可见血管影。 ⑶ 肥厚性胃炎:粘膜肥厚粗大,偶呈铺路石或脑回状,充气后粘膜皱壁不消失,粘膜色泽潮红。 5、HP检查:可通过胃镜取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活检标本涂片或病理切片中查找 HP。13C一或14C一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HP抗体测定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有长期消化不良,食饮减退,食后上腹部钝痛饱胀感,暧气等,但均非慢性胃炎特有表现,加上体征少,对诊断帮助不大。 2、X—线钡餐检查,只有助于排除其它疾病,对诊断帮助不大。 3、胃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本病主要方法。 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可明诊断。 2、胃癌,有上述消化道症状,大便隐血持续阳性,贫血,消瘦,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可明诊断。 3、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系列消化不良症状,但血清学及影象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患者常伴有神精功能障碍。 4、慢性胆囊炎,慢性上腹痛,饱胀,暧气,腹泻等,B超检查有胆结石或胆囊壁粗糙。 5、钩虫病,有钩幼性皮炎历史,大便有钩虫卵,胃镜检查偶可看见钩虫等。 [治疗] 1、祛除病因:如戒烟酒,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积极治疗口腔和咽部的 慢性病灶等。 2、药物治疗: ⑴缺酸或低酸者,1%稀盐酸10ml,tid,胃蛋白酶合剂10ml,tid。 ⑵解痉及制酸止痛;阿托品,普鲁苯辛,654-2,硝苯吡啶10mg,tid等。 ⑶维生素及铁剂;恶性贫血者可用VitB2,叶酸等。 ⑷抗HP治疗:对萎缩胃炎,HP感染者主张抗HP治疗。用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两种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1.0、克拉霉素0.25~0.5、痢特灵0.2、甲硝唑0.4,bid),联合治疗。主张短疗程、足量给药。 3、手术治疗: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六、复习思考题: 1、慢性胃炎分类。 2、慢性胃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3、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   第三节   消 化 性 溃 疡   一、实习地点:内科病房或示教室 二、实习学时:3学时 三、实习目的: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 2、熟悉本病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3、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四、实习重点: 1、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五、实习内容: [询问病史]: 1、病因和诱因:了解患者的性格、生活环境、精神情绪、饮食习惯,有无服非甾体消炎药和激素史,是否吸烟和酗酒,发病前有无诱因。 2、腹部症状:腹痛开始的时间,起病缓急,疼痛发作与季节的关系,疼痛与进食的关系,疼痛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疼痛部位,性质如何,有无放射痛,进食或制酸剂能否缓解。有无反酸、嗳气、恶心、呕吐。 3、并发症症状:有无反复呕吐,呕吐的时间与呕吐的关系,呕吐物的性质、量、臭味、颜色,有无隔餐或隔夜的食物残渣,呕吐后腹痛是否缓解,上腹部有无蠕动包块,有无消瘦,有无呕血及黑便史。 4、家族史: [体格检查]: 1、全身情况:有无消瘦、脱水、及贫血。 2、腹部压痛部位及程度。 3、上腹部有无胃形、胃蠕动波及震水声。 [辅助检查]: 1、血常规:一般正常,有出血者可出现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降低。 2、大便隐血试验:素食三天隐血试验阳性者提示溃疡活动性。 3、胃液分析:胃溃疡:胃酸分泌正常或低于正常。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升高。 4、幽门螺杆菌(HP)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为80%~100%。检测方法: 快速尿素酶试验为首选方法,其它尚有:组织学切片染色、粘膜涂片染色镜检、13C-UBT或14C-UBT、培养、PCR等。 5、X线钡餐:直接征象:龛影,是诊断溃疡的可靠依据。 间接征象: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及球部畸形等,间接征象不能确诊溃疡。 6、胃镜检查和粘膜活检:对诊断消化性溃疡和鉴别恶性溃疡很有价值。 (1)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呈线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整齐。 (2)底部平,表面有黄(灰)白苔。 (3)溃疡周围有红晕,粘膜向溃疡集中。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1)典型病史:根据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上腹痛等。   (2)钡餐检查:发现龛影。   (3)胃镜检查:发现溃疡。 2、并发症的诊断: (1)大出血:出血前多数患者有溃疡病症状加重,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头昏、心悸、出汗、恶心、晕厥、脉细速等,可有低热,出血后3—4小时可出现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2)穿孔:急性穿孔:多有诱因,常在饱餐后突然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和休克症状,继而出现腹膜炎症状和体征,腹肌呈板样强直,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X线检查可有膈下游离气体。慢性穿孔:上腹呈持续性剧痛。 亚急性穿孔:上腹持续性的疼痛外,尚有局限性腹膜炎体征。 (3)幽门梗阻:疼痛节律性消失,餐后上腹痛,呕吐隔餐隔夜发酵饮食,严重者脱水、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上腹部可有蠕动包块和震水声。 (4)癌变:多见于40岁以上的胃溃疡患者,如无其它并发症而疼痛节律性消失,伴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内科治疗效果不好,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并出现贫血,钡餐检查龛影持续存在,胃镜检查可疑癌性溃疡者应注意癌变。 鉴别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而无溃疡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如肝胆胰腺疾病)者,按罗马II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 持续或反复性上腹中部疼痛或不适,② 无器质性疾病可解释的症状(包括内镜检查),③ 症状与排便无关,④ 上述症状在近12个月内至少出现12周,但无需连续。 2、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疼痛与进食油腻有关,疼痛位于右上腹、并放射至肩部,伴发热、黄疸的典型病例不难与消化性溃疡作出鉴别。对不典型的患者,需借助B超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3、胃癌:消化性溃疡与胃癌的鉴别主要依赖钡餐、胃镜及胃组织病理检查。恶性溃疡X线钡餐检查示龛影位于胃腔之内,边缘不整,龛影周围胃壁强直,呈结节状,向溃疡集中的皱襞有融合中断现象;内镜下恶性溃疡形状不规则,底凹凸不平,苔污秽,边缘呈结节状隆起,局部胃壁蠕动差。   4、胃泌素瘤:亦称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是胰腺非β细胞瘤。肿瘤常常很小(<1cm),生长缓慢,半数为恶性,大量胃泌素可刺激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导致胃、十二指肠球部和不典型部位(十二指肠降段、横段、甚或空肠近端)发生多发性溃疡。特点为:不典型部位、难治性消化性溃疡,高胃酸分泌,空腹血清胃泌素 >200pg/ml(常>500pg/ml),腹泻。 [治 疗] 治疗目的:消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并发症和预防复发。 1、一般治疗:溃疡活动期,常需休息,注意饮食,戒烟酒、避免过饥、过饱。 2、药物治疗: (1)抑制和中和胃酸分泌药物: ①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抑制胃酸分泌。 奥美拉唑(Omeprazole, 洛赛克)20mgQd或Bid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达克普隆) 30mg Qd 潘托拉唑(Pantoprazole,健朗晨)40mg Qd 雷贝拉唑(Rabeprazole,波利特)10mg Qd 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20mg Qd ②H2受体拮抗剂(H2RA):抑制胃酸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内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