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举报
资源描述
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线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M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60°N,80°E) B. (60°S,80°E) C. (60°N,80°W) D. (60°S,80°W) 2. P点在N点的(  ) A. 东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南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纬度由南向北递增为北半球,M纬度为60°N;经度由西向东递减为西经,则M经度为80°W,C正确。 【2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可以得出PN两点的地理坐标——P(30°N,80°W),N(60°N,40°W),因此,P在N的西南方向,B正确。 点睛】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下列小题。 3. 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下图图示河流,受到流水冲刷侵蚀较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 B. C. D. 【答案】3. B 4. 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结合晨昏线的概念判断,顺着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是昏线。图中 ①、③、④位于晨线,A错。②位于昏线,B对。故选B。 【4题详解】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读图可知,①位于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弱;②位于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强;③位于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弱;④位于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弱,故B项正确。故选B。 【点睛】晨昏线的确定方法 (1)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2)时间法.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18时。 (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下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地位于(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6. 当阳光照射如③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口市旗杆的影子开始变长 B. 我国各地区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C. 北京市民可以观察到正午时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值 D. 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快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图中采用的是朝南的反光镜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二分日太阳高度位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由此可知①为夏至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光线,②为二分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线,③为冬至日时正午的太阳光线。读图,二分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º,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º,可计算出该地的地理纬度为45ºN(H=90º—纬度差),因此该地位于北温带,B正确,排除ACD。故选B。 【6题详解】 当阳光照射如③所示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海口市旗杆的影子最长,冬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海口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离海口越来越近,故海口市旗杆的影子开始变短,A错误;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夜最长,昼最短,我国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短,B正确;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京市民可以观察到正午时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C错误;冬至日为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而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1月初,D错误。故选B。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既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要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下图为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7. “大窝凼”附近的岩石类型是( ) A. 侵入岩 B. 喷出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8. 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③②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岩石类型是可溶性的石灰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是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受裂隙水溶蚀形成地下溶洞(②),地下溶洞进一步受流水溶蚀作用,直径越来越大(①)。地下溶洞直径过大,导致溶洞崩塌(④),最后形成喀斯特洼坑(③),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等。 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 甲处地貌类型为( ) A. 背斜成山 B. 背斜成谷 C. 向斜成山 D. 向斜成谷 10. 乙处( ) A. 侵蚀作用明显 B. 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 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形成 D. 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向斜山,C对。A B D错。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处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是山谷地貌。背斜成谷,说明侵蚀作用强烈,A对。背斜是良好储油构造,B错。地势差异是外力作用形成,C错误;李家庄地势较乙处高,从乙处引水不便,D错误。故选A。 下图表示河流沿岸聚落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②河运便利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2. a聚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主要原因是( ) A. 便于发展水运 B. 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 C. 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 地势较平坦,利于人类定居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图中的四个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①正确。河运便利,提供运输功能,②正确。材料不能表示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③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12题详解】 a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主要原因是中下游地势平坦,容易发生洪水灾害,地势较高处,可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B正确。居民区在地势较高处,发展水运、获取淡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地势低处差,AC错误。河流沿岸地势低处的冲积平原,地势更平坦,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聚落形成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农耕、交通、城镇建设;自然资源丰富,有林、渔、矿等;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聚落发展主要因素:气温适度,降水适中;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河口及河流两岸;矿产资源丰富;靠近公路、铁路干线或濒临海洋、临近海港。 下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θ1表示地表径流,θ2为地下顺坡径流,θ3为下渗径流。不同岩性的坡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我国贵州某地区坡地径流中θ3占径流比重最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地区最可能发育的地貌是( ) A. 风力侵蚀地貌 B. 风力沉积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黄土地貌 14.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①风力侵蚀②风力沉积③流水侵蚀④流水沉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降水强度和时间相同时( ) A. 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1越大 B. 坡度越缓,θ1越大 C. 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2和θ3越大 D. 坡度越陡,θ2和θ3越大 【答案】13. C 14. D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为贵州某地,该地θ3占径流比重最大,θ3为下渗径流,说明该地下渗强,故该地最可能发育为喀斯特地貌,C正确,A、B、D错。故选C。 【14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部分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溶有碳酸钙的水,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形成碳酸钙沉淀,如石笋、石钟乳等,故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当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θ1越小,A错;坡度越缓,地表径流θ1越小,B错;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地下顺坡径流θ2与下渗径流θ3越大,C对;坡度越陡,地下顺坡径流θ2与下渗径流θ3越小,D错。故选C。 【点睛】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方法: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指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指示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指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指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指示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指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搬运和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沉积作用等。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角②的度数是______,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北回归线上)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南回归线上)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由E(赤道)移至F(北回归线)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____,北半球昼_________夜(填大于或小于), 昼变 ______(填长或短),北极地区出现_____现象(填极昼或极夜) (4)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有( ) A.回归线纬度没有变化 B.热带范围变大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做回归运动 D.极圈纬度无变化 【答案】 ①. 66°34′ ②. 黄道平面 ③. 6月22日(或夏至) ④. 12月22日(或冬至) ⑤. 变慢 ⑥. 大于 ⑦. 变长 ⑧. 极昼 ⑨. C 【解析】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容易。 【详解】(1)平面③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面,被称为黄道平面。角②为地轴和黄道平面的夹角,度数是66°34′。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北回归线上)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南回归线上)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3)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当太阳直射点由E(赤道)移至F(北回归线)的过程中,对应时间为从3月21日前后到6月22日前后。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变慢。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当太阳直射点由E(赤道)移至F(北回归线)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因此北半球昼大于夜,昼变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4)回归线纬度与黄赤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