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热门17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热门17篇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带轻声“的“字的短语,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能结合语境,运用猜字谜、做动作等方法,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能按正确的笔顺书写“月、里”两个字,认识“门字框”和“横折钩”。 3.能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读好带叠词的“的”字短语。 板块一:导入新课 1.看,这是什么?(出示一组船的图片) 一起读(船标红) 2.小结:这些都是船,哪一幅图是小小的船呢? 观察:小小的船是什么样子的呢? 3.出示课题:小小的船(读课题) 板块二:学习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一)正确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找一找,小小的船在哪里呢? 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说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呢? 小结:原来,弯弯的`月儿就像小小的船。 2.这首诗你会读吗?学生齐读,老师用手机把他们读的声音录下来。 表扬学生字音读得很正确。 (二)流利朗读课文 1.但是,我发现你们读的和老师读的有点儿不一样。听一听,哪里不一样?(播放学生齐读的音频,发现很拖拉) 2.怎样才能读得不拖拉呢?指学生说。 小结:要想读好这首诗,有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3.读好带“的”的短语。 (1)出示带音节“的”的短语,观察,这些词语中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小结:这些“的”的音节中都没有声调,是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2)示范读,跟读,男、女生读,指生读,齐读 4.通读全诗。 (三)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弯弯的月儿”就是说月儿是什么形状的呀?(弯的) 那直接说弯的月儿就行了呀,这样还简单些。你们觉得呢? 2.出示原诗与改后的诗,比照读 课件: 弯的月儿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的船儿两头尖。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的船里坐,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的星星蓝的天。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你更喜欢读哪个?为什么? 小结:有了这些词,读起来像唱歌一样更顺口、更好听。 (四)积累带“的”的叠词 1.你还能说弯弯的什么,小小的什么……? 2.出示一幅图,看图说叠词。 板块三学习字词。 (一)认识10个生字和“门字框” 1.读好这些词语,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诗歌读得更好听。齐读课文。 2.真的读得很好听了!如果我把诗歌中一些字给去掉,只留下生字,你还会读吗?(课件隐去其他字,只留下带音节的生字,便于学生结合语境猜字音) 自己试着读一读,不会的请同桌教教你。 3.指生读,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齐读 4.猜谜、做动作牢固识字 猜谜记字 “一横一框,一对小人藏中央”——两 “一点一点大——头 土中出太阳——里 生日——星 做动作记字。 手目——看人门——闪(认识“门字框”) 5.把这些生字组合成词语,读一读 在船里两头看见闪闪的星星 (二)写字,认识“横折钩” 1.出示“月”和“里”,认读,组词 2.学习“横折钩” 3.比较“月”和“里”的第二笔有什么不同,书空。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5.展示,评价,学生自我修改。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2篇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请大家猜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幅夜景图美吗?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以后大家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欣赏《小小的船》) (二)揭露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这首歌词,大家借助拼音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配合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三)读好课文,想象中创新 1.指名读一、二行,说说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2.放《小小的船》曲子,学生闭眼想象:听着乐曲,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3.轻声哼唱《小小的船》这首歌,并自配简单的动作。 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趣味识字 1.(制作课件时,在星星图后隐藏生字)师:闪闪的星星多美呀,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吗?(老师点击课件上的星星,星星上显示出生字,学生抢读。) 2.你能告诉同学,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吗?(四人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3.结合语言环境,牢固生字。(内容见教学建议中的“小短文”) (五)写字 1.教师范写,提示要点:“白、田、电”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 2.学生描红,并认真临写。 3.展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评一评,发现优缺点。 (六)课外作业 我会画:把你看到或想象到的星空画下来。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睛天的夜晚,天空中有星星,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能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会背诵课文。 3、学会5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舟字旁,学会一种笔画,横折弯。教学重点指导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弯弯的月儿小汴的船的意思是弯弯的月亮象小船小小的船指的象月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看晴的夜空吗?(出示)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月亮什么样?我们这种形状的月亮叫做什么?(月牙)夜空这样美,有位小姑娘总也看不够用手托着小脸蛋,仰着头看天空(边描述边出示四肢皆能活动的硬纸板做成的`小姑娘图片)看呀看呀,连眼都不眨一下,这时,奇妙的事发生了。小姑娘竟坐到了月亮上。这是怎么回事?小诗《小小的船》将告诉你答案。 板书课题: 2小小的船教学生字:的、船 二、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独立学习。 2、二读课文、读准字音。小组学习3、三读课文,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丢字,不加字。指名读―――评议 三、出示目标 1、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字音准确。 2、背诵课文四、实施目标 (一)逐句讲读诗句。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提问:弯弯的月儿指的是什么?追问: ①月牙什么样?像什么? ②小小的船是什么?指名说齐读: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2)比较:弯弯的月儿与弯的月心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师小结: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儿更弯、更让人喜爱。 (3)比较:小小的船与小船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师小结:小小的般比小船更小、也更讨人喜欢。 (4)指导朗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师:听老师范读,注意做到:口齿清,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范读―――仿读(齐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过渡:小姑娘托着可爱的小脸蛋儿,望着那两头尖尖,像小船一样的月亮,出了神,意想着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自己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生同做小姑娘托小脸出神望月亮的样子;师同时将坐着的小姑娘纸板模型拿下来放到月亮上并添画船桨,便图与书中图相同) (2)提问:我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看到了什么呢? (3)引导理解 闪闪的师:星星在天空中不停地眨眼睛,我们就说这是什么样的星星?师小结:闪闪的就是一闪一闪的。 (4)引导理解 蓝蓝的。 ①提问:你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除了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②结合学生答复,引导理解蓝蓝的。问:课文为什么不说蓝的天空呢?指名说 ③师小结:蓝蓝的意思是很蓝很蓝,让我们觉得天空是那样美。 (5)理解只夜空是多么美呀!除报一闪一闪的星星和很蓝的天空,竟然什么东西都吸引不了小姑娘!这就是只看见的只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蓝天,别的都没看见。 (6)指导朗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轻声)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师范读,生按前面所想的朗读要求仿计。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7)初步了解什么是想象。 ①问: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吗?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小结:月亮并没有真的变成小船,小姑娘也没有真的坐到月亮上,这都是小姑娘望着月亮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的。 ②问:现在知道小怎么会坐到月亮上去了吗? (二)朗读全文 1、过渡:你喜欢这首诗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读时要做到,(投影):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3)词连读,按老师教的方法停顿,注意重音。 2、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子生轮读―――齐读。 (三)指导背诵 美丽的夜空,不但吸引了小姑娘,也吸引了我们班的小朋友,先不是?你愿意把这首描写夜空的小读背下来吗?自由练背―――部分背―――齐背―――指包背(可配上轻缓优美的音乐背景)―――评议―――齐背师按挂图提示背诵 四、课后练习 1、填空弯弯的(),小小的(),小小的()两头尖。我在小小的()里坐,只看见闪闪的()蓝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4篇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头、里” 2、引导学生积累“的”字短语。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夜空的美丽。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激情导课: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一首儿歌《小小的船》。请拿起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船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