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涵养湿地工程质量创优计划

举报
资源描述
新津县环城生态带(东部)建设项目红石 涵养湿地工程 质量创优计划 中交二航局新津县环城生态带(东部)建设项目 等7个项目施工总承包 项目经理部 2017年12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1.2适用范围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2. 1工程概述 3 2.2主要工作内容 4 2. 3主要技术标准 5 2.4自然地理条件 5 2.4. 1场地位置及地貌条件 5 2.4.2气象水文 5 2.4.3地层岩性 6 2.4.4地质构造及地震 7 2.4.5水文地质条件 7 2.4.6不良地质及特殊土 8 2.4.7工程地质评价 8 2.5工程重点、难点 8 第三章质量目标和要求 10 3. 1质量总体目标 10 3. 1. 1质量创优方针 10 3. 1.2工程项目质量目标 10 3.2创优规划 10 3. 2. 1创优领导小组 10 3. 2. 2 小组成员职责 11 3. 2. 3创优实施 12 第四章质量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 14 4.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4 4.2质量管理职责 14 4. 2. 1质量管理小组分工 14 4. 2. 2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4 4.2.3项目职能部门质量职责 14 4.2.4项目岗位人员质量职权 19 第五章施工总体安排 26 5. 1总体施工顺序 26 5. 1. 1准备阶段 26 5. 1.2 T部结构施工 26 5. 1.3 验收 28 5.2. 施工队伍部署 28 第六章质量控制模式 29 6. 1 质量管理体系 29 6. 1. 1组织管理体系 29 6. 1. 2质量检验管理体系 30 6. 1. 3质量信息管理管理体系 31 6. 1.4目标管理管理体系 32 6. 1. 5.经济管理体系 32 6. 1. 6思想教育管理体系 33 6. 2 质量保证措施 35 6.2. 1原材料和构配件质量控制手段 35 6.2.2工序质量控制 35 6.2.3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36 6. 3分包工程质量控制 38 第七章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40 7. 1技术交底制度 40 7.2工程质量“三检”制度 40 7. 3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40 7.4定期检查制度 41 7. 5原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 41 7.6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 42 7.7测量计算资料换手复核制度 42 7. 8质量监控制度 42 7. 9质量教育制度 42 7. 10质量奖惩制度 43 7. 11质量事故分析、处理及报告制度 43 第八章重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44 8. 1钻孔桩施工 44 8. 1. 1.场地准备 44 8. 1. 2.钻孔与成孔 44 8. 1.3.混凝土的原材料 46 8. 1.4.钢筋笼的加工及安装 47 8. 1. 5.灌注水下混凝土 48 8. 2桥墩施工 49 8.2. 1墩(台)质量控制的共同点 49 8.2.2墩柱施工控制的补充点 52 8.2.3墩台身施工控制的补充点 52 8. 3盖梁施工 53 8. 3. 1.测量放线 53 8. 3. 2.墩顶凿毛 53 8.3.3. 穿心棒的安装 53 8.3.4模板施工 53 8.3.5.钢筋加工与安装 54 8. 3.6盖梁检测评定标准 56 8. 4支座垫石及支座安装 57 8.4. 1支座垫石施工 57 8.4.2支座安装 58 8.4.3支座垫石质量标准 59 8. 5.钢箱梁制作及施工 60 8. 5. 1钢箱梁制作 60 8.5.2钢箱梁吊装 61 8.5.3钢结构防腐 61 8.5.4防水处理 63 8. 6桥面铺装首件工程 63 8. 6. 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63 8. 6. 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64 8. 6.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64 8.6.4 碾压 65 8. 6. 5沥青面层的横向接缝处理 65 8.6.6质量管理 66 第九章 检验与试验 67 9. 1试验管理 67 9. 1.1委托检测机构的主要管理职责 67 9. 1.2作业队伍试验检测的主要管理职责 68 9. 1.3项目部资源配置 69 9. 1.4作业队伍资源配置 69 9. 2测量管理 69 9.2. 1项目部测量队工程测量管理主要职责 69 9.2.2作业队伍与协作队伍测量队工作内容 71 9.2.3项目测量队对作业队伍测量进行管理 71 9.2.4项目部测量资源配置 72 9. 2. 5作业队测量资源配置 72 9. 3检验和试验管理 72 第十章与业主、监理及相关方沟通 74 10.1与业主、监理及相关方的沟通管理流程 74 10.2实施要求 74 第十一章工程质量问题处理 75 11. 1 总则 75 11.2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控制流程 75 11.3实施要求 75 11.3. 1不合格品的识别 76 11.3.2不合格品的标识 76 11.3.3不合格品的上报 76 11.3.4不合格品的分类 77 11.3.5不合格品的评审 77 11.3.6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验证 77 第十二章质量计划的改进和完善 82 12. 1 总则 82 12. 2监视和测量 82 12.2. 1顾客满意的监视 82 12.2.2内部审核 82 12. 2. 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 12.2.4工程质量的监视和测量 82 12. 3数据分析 83 12. 4 改进 85 12.5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85 第十三章记录的控制要求 86 13. 1记录类别 86 13. 2记录形式 86 13. 3记录管理流程 86 13.4记录管理要求 86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 国家、建设部及四川省、成都市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 (2) 新津县红石涵养湿地工程设计图纸。 (3) 新津县红石涵养湿地工程现场踏勘调查资料以及管线探测报告。 (4) 我单位所拥有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内控 技术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管理作业性文件。 (5) 现行的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规则、规程、验标: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 —2008);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 《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1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TJ130-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路桥用材料标准九项》(JT/T531〜538、589-2004); 《20K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201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规范》(DB45/T 447-200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 《景观专业提桥梁位置总平图及线路纵断面图》; 《新津红石涵养湿地公园一期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新津县环城生态带(东部)建设项目红石涵养湿地工程设计文件》。 1.2适用范围 新津红石涵养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兴园三路靠金马河段,设计桩 号范围为K0+135-K1+339,北起于龙王渡大桥,南止于金马河大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750200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57060平方米,内容包括含景观土建、景观绿化、建筑、桥 梁、给排水、电气、水工工程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新津红石涵养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兴园三路靠金马河段,北起于 龙王渡大桥,南止于金马河大桥。拟建场地周边路网发达,交通便利。 本工程项目地理位置见下图: 图2.1-1项目位置图 2.2主要工作内容 本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新津县环城生态带(东部)建设项目红石涵养湿地工程景 观土建、景观绿化、建筑、桥梁、给排水、电气、水工工程等。 2.3自然地理条件 2.3.1场地位置及地貌条件 项目区位于位于新津县成都市新津县兴园三路靠金马河段,北起于龙王渡大桥,南止 于金马河大桥,交通方便。场地地形较平缓,一期场地已清理完毕,局部区域有新近堆土, 场地地貌单元属于岷江水系I级阶地,地貌类型单一。 2.3.2气象水文 据气象:项目区属四季分明暖湿亚热带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春旱、 夏热、秋雨、冬暖。年均日照少、无霜期长,降水丰沛而集中,多年平均气温为16°C。冬 季降雨少,冰冻少见,无冻土及地下水冻结,一月平均气温不低于4°C,最低气温仅为-5°C。 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且时有春旱;夏季炎热期长,最高月平均气温可达35.9°C,时有夏 旱、伏旱或洪水交替;秋季气温下降快,多绵阴雨,相对湿度大。 据新津城县多年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10mm,年平均降雨量最高年(1961) 为1383mm,最低年份为(1969) 757mm。年内降水随季节变化。初夏至初秋(6〜9月) 降水量743.7mm,占年总降水量的74%。年降雨日数为100〜170天,雨量大于5mm之降 水日数为35〜50天。 项目区内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1%,多年平均蒸发度为994mm,最高1151mm,最 低960mmo蒸发的年内变化十分明显,4~8月总蒸发量为651.97mm/年,占全年的64.6%。 水文:场地内地表水主要存在于金马河、电厂沟、鱼塘内。水位、流速等受季节、人 为影响较大。电厂沟流宽度约5~10m,水深约2~4m,水流速度约2.5m/s。勘察期间测得 水位为457.00~457.20m。鱼塘水深2~4m,勘察期间测得水位为457.20m左右。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第四系卵石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及区域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蒸发等方式排泄。本次勘察期间为枯水期,加之场地内的 施工降水,于靠近电厂沟和鱼塘位置钻孔测得稳定水位埋深标高为457.00〜457.20m。 2.3.3地层岩性 场地内钻孔揭露地层为人工填土 (Q必)层的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1)的 卵石土及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K*) o 土层结构由上而下划分为:按新老顺序简述如下: 2. 3. 3. 1 第四系(Q) (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 ((T): ① 杂填土:色杂,松散,稍湿~湿,以黏性土、卵石为主,局部含石块、砖块、石子 等建渣。局部地段该土层下部有薄层状的粉土和中砂。在场地广泛分布,局部缺失,层厚 0. 5~3. 8mo (2)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1) 卵石土:灰白〜灰褐色,稍湿〜饱和,成份以岩浆岩为主。粒径多为20〜150mm,个 别粒径达到400mm左右,呈亚圆形,中等风化。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