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复习-教案 (5)

举报
资源描述
本章复习 【知识与技能】 理解反比例函数及其主要性质,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的过程,了解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情感态度】 初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一、知识结构 【教学说明】通过回顾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可以表示成y=(k为常数且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y= (k为常数,k不为零)的图象是一种双曲线;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 <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过双曲线上任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k|. 3.画反比例函数图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列表时自变量的取值应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一对数值,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便于描点; b.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方便连线; c.在连线时要用光滑的曲线,不能用折线. 4.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尽快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y=-x/3;(2)y=-8/x;(3)y=4x-5;(4)y=5x-1;(5)xy=1/8. 分析:判断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依据反比例函数定义y= (k≠0),它也可变形为y=kx-1及xy=k的形式,(4)、(5)就是这两种形式. 解:其中反比例函数有(2),(4),(5). 2.已知反比例函数y=,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a的值及解析式.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来解此题. 解:因为y=是反比例函数,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 解得 所以a=,解析式为y=. 3.已知y=y1+y2,y1与x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当x=1时,y=4;当x=3时,y=5,求x=-1时,y的值. 分析:先求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再求x=-1时,y的值.不可草率地将k1、k2都写成k而导致错误,题中给出了两对数值,决定了k1、k2的值. 4.已知函数y=是反比例函数,且其函数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此题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来解反比例函数y= (k≠0),当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解: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 所以4m2-2=-1,所以m=或m=-. 因为此函数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m+>0,所以m>-,所以m=,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x=3厘米时,求y的值. 分析:本题依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列出方程,然后变形求出长关于高的函数关系式. 解:(1)因为长方体的长为y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x厘米, 所以5xy=100,所以y=. (2)因为x是长方体的高,所以x>0,即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 (3)当x=3时,y==(厘米). 【教学说明】通过例题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应用及推理能力. 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 1.一次函数y=-x+1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下图中的(A) 解:∵y=-x+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排除B、C;又y=的图象两支在第一、三象限,故排除D.∴答案应选A. 2.如图,P是反比例函数y=上一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矩形面积是2,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就是求k的值.此题可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及坐标与线段长度的转化来解.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作两条坐标轴的垂线,可得到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面积等于y=中的|k|. 解:设P点坐标为(x,y). 因为P点在第二象限,所以x<0,y>0. 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矩形的长、宽分别为-x,y. 又-xy=2,所以xy=-2.因为k=xy,所以k=-2.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 当n取什么值时,y=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还是减小?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y= (k≠0)可知,要使y=是反比例函数,必须n2+2n≠0且n2+n-1=-1. 解:y=是反比例函数, 则 ∴ 即n=-1. 故当n=-1时,y=表示反比例函数:y=. ∵k=-1<0, ∴双曲线两支分别在二、四象限内,并且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一个圆台形物体的上底面积是下底面积的.如果放在桌上,对桌面的压强是200Pa,翻过来放,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解:设下底面是S0,则由上底面积是S0,由p=,且S=S0时,p=200,有F=pS=200×S0=200S0. 因为是同一物体,所以F=200S0是定值. 所以当S=S0时, p===300(Pa).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中第1~6题. 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一个整合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