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近五年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182018 年深圳年深圳中中考化学考化学卷卷可可能能用用到到的相的相对对原原子子质质量:量:H-1H-1C-12C-12 O-16O-16 Ca-40Ca-40Cl-35.5Cl-35.5一一.选选择择题题(共(共 1010 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1.51.5 分分,共共 1515 分分,在在每每小小题题给给出的出的 4 4 个个选选项项中,只中,只有有一一项项是是 符符合合题题目目要求的要求的。)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三个钡离子:3Ba2+B.两个氧原子:O2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 2-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3【答案】A【解析】A、三个钡离子可以表示为 3Ba2+,正确;B、2 个氧原子应用 2O 表示,错误;C、4 个硫酸根离子 应用 4SO 2-表示,错误;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应用 5CO 表示,错误。故选 A。42.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 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答案】D【解析】A、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正 确;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并能节约水资源,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正确;C、养成将垃圾分类 处理的习惯,可以节约资源,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正确;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污染,应合理使 用,错误。故选 D。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顺序:B.溶液的 pH: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D.气体的密度【答案】A【解析】A、钾、镁、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镁铜银,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 显碱性,pH 大于 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 等于 7,盐酸显酸性,pH 小于 7,pH 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错误;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错误;D、相同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 为 44、2、32,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二氧化碳、氧气、氢气,错误。故选 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 pH 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其 pH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 气体的盐一定是 NaHCO3C.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答案】C【解析】A、把 pH 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定其 pH,会污染药品,错误;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 气体 的盐不一定是 NaHCO3,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错误;C、铁制品锈蚀 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正确;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错误。故选 C。5.下列实验均与水有关,其相应描述正确的是()A.AB.B【答案】CC.CD.D【解析】A、水蒸发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错误;C、水通 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可以证明水的组成,正确;D、浓硫酸溶于 水放热,不是吸热,错误。故选 C。6.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 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5.38g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 Zn2+【答案】D【解析】A 锌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钅”字,锌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 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原子 序数 30,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锌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 30,不是中子数是 30,错误;C 由元 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5.3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是“1”,不是“g”,常省略不 写,错误;D 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 Zn2+,正确。故选 D。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 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7.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 A1(C20H30O),会引起 夜盲症。下列关于维生素 A1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 A1 属于无机化合物B.维生素 A1 中 O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C.维生素 A1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3D.维生素 A1 由 20 个碳原子、30 个氢原子、1 个氧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A、根据维生素 A1(C2oH3oO)化学式可知,维生素 A1 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错误;B、维生素 A1 中 C、H、O 的质量比=(1220):(130):(161)=240:30:16,可见维生素 A1 中 O 元素的 质量分数最低,正确;C、维生素 A1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20):(130)/2:3,错误;D、维生素 A1 是由维生素 A1 分子构成的,不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1 个维生素 A1 分子是由 20 个碳原子、30 个氢原子、1 个氧原子构成,正确。故选 B。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8.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 CO2 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反应前后 H 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1:3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 和 H2 在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的氢气是单质,该反应中四种物质不 是均为化合物,错误;B、反应前的 H 元素的化合价为 0,反应后水中 H 元素化合价为+1 价,反应前后 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1:3,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正确。故选 C。点睛:解答本题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9.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 30g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7D.将 t2150g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有 20g 固体析出【答案】D【解析】A、由于没有确定温度,甲和乙的溶解度无法确定,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C、t1时,乙的溶解度为 30g,t1时,30g 的乙与 100g 的水形成饱和溶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0g:100g=3:10,错误;D、t2时,甲的溶解度为 50 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t2时,甲的 150g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50g,溶剂的质量为 100g,t1时,甲的溶解度为 30 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t1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 30g 的甲,将 t2150g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剂的质量不变,析出晶体的质量=50g-30g=20g,正确。故选 D。点睛: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溶剂的量一般保持不变。10.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A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BFe 粉(炭粉)加入足量稀 H2SO4 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CCaO(CaCO3)高温煅烧DFeCl2 溶液(CuCl2)加入足量 Fe 粉,过滤A.AB.B【答案】BC.CD.D【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Fe 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炭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CaCO3 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 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D、足量 Fe 粉能与 CuCl2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 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 B。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 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二二非非选选择题择题(共共 3 3 题题,第第 1111 题题 8 8 分分,第第 1212 题题 8 8 分分,第第 1313 题题 9 9 分分,共共 2525 分)分)11.下图为 AG(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 A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A 的化学式:,其常见用途为(任写一条)。2反应的现象为。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 型)。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 与 CaO 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物质中(填标号)能与 Na2O 发生化学反应。a.Mg b.N2c.稀盐酸 d.NaCl 固体【答案】(1).CH4(2).燃料(合理即可)(3).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4).Na2O+H2O=2NaOH(5).化合反应(6).CuSO4 +2NaOH=Cu(OH)2+Na2SO4(7).c【解析】本题是框图型推断题。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 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A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 是甲烷,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 是二氧化碳,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E 是硫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F、G 是氢氧化铜和 硫酸钠中的一种,氧化铜和 D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B,B 是铜,D 可能是一氧化碳或碳,代入框图,推断 合理。因此:(1)A 是甲烷,化学式是 CH4,常用作燃料;2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会观察到黑色的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了蓝色;3反应是水和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化学 方程式是 H2O+Na2O=2NaOH;4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是 CuSO4+2NaOH=Cu(OH)2+Na2SO4;5Na2O 与 CaO 的化学性质相似,稀盐酸能与 Na2O 发生化学反应,故选 c。12.小明进行 H2O2 溶液制 O2 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1)MnO2 作催化剂,向 5mL5%的 H2O2 溶液中加入少量 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写出用 H2O2 溶液制备 O2 的化学方程式:。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填标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验 O2 的方法是 ,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 O2。(2)FeCl3 溶液做催化剂向 5mL5%的 H2O2 溶液中加入 2 滴一定浓度的 FeCl3 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已知】FeCl 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H O、Fe3+、Cl-32【问题】那种微粒对 H2O2 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假设】假设一:可能是 H2O 假设二:可能是 Fe3+假设三:可能是 Cl-【分析】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实验】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