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考点总结

举报
资源描述
民法 Day1 第一部分 自然人相关制度 【考点: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1.胎儿原则上,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例外是,涉及胎儿利益保护,且胎儿娩出时为活体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涉及胎儿利益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主要包括: ❶胎儿的应留份。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❷对胎儿的赠与。以胎儿为受赠人的赠与合同,一旦胎儿出生,视为胎儿自始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故赠与自始有效。 ❸对胎儿的侵权。侵权行为发生时,胎儿尚未出生。胎儿出生后,因该侵权行为具有损害的,胎儿为被侵权人。 2.死者不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的,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其他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考点:民事行为能力18、16、8、精神状态】 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换言之,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来讲,其民事行为能力的弥补途径只有“代理”,而不得“追认”。 ❷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能力知识点总结】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需代理、追认,即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但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任何民事法律行为,均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非经代理,不得独立作出“接受利益”的意思表示。反过来讲,对于无需作出“接受利益”意思表示即可取得的利益而言,即基于事件或事实行为获得利益,如继承取得遗产、获得奖学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不依赖代理人,直接取得相应的利益。 【考点:监护制度类型】 当然监护→遗嘱监护、协议监护→顺序监护→指定监护→机关监护 1.当然监护:只有未成年人,才有当然监护人(父母)。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只能通过其他方式确立监护人,而不能依当然监护确立监护人。 2.遗嘱监护:父母是监护人的时候才可以自己通过遗嘱设立监护人。 3.协议监护 ❶事先协商,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有关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给自己找监护人) ❷事后协商。这是指有监护资格的近亲属、其他亲友、有关组织之间的协商,为需要监护的未成年人、成年人确立监护人。(监护人给被监护人找监护人) 4.顺序监护:按照法定顺序来确定监护人。 5.指定监护:当事人对顺序监护有争议的,可以通过有关机关在有资格担任监护人的个人、组织中指定监护人 6.机关监护:在需要监护的未成年人、成年人没有具备监护资格的人的情况下,适用机关监护。 【考点:监护职责】 1.尊重被监护人的自治权 2.被监护人财产的保护 (1)应尽到谨慎管理的注意义务。否则,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2)监护人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考点:监护人资格的撤销与恢复】 1.撤销事由 2.撤销权人:民政部门兜底 3.撤销后果:原资格消灭+法院指定新监护人+负担义务继续履行 4.监护人资格撤销后的恢复 (1)适用对象:父母+子女 (2)恢复条件:故意实施犯罪不得恢复+悔改+申请+原谅 (3)监护人资格恢复的后果:被撤销的监护人资格一经恢复,当初撤销监护时所指定的新监护人的监护资格,自行归于消灭。 【考点: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 1.为失踪人设立财产代管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 (2)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代管人。 (3)代管有争议的→法院根据有利于保护失踪人财产的原则,指定财产代管人。 2.财产代管人的职责 (1)正常行使债权、履行债务。 (2)收到的钱,归入失踪人的财产;失踪人债务的履行,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3)因财产代管事项引起诉讼的,财产代管人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 (4)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或者侵犯失踪人财产权益的,失踪人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请求财产代管人承担民事责任,并可申请法院变更财产代管人。 需要注意:基于代管行为的无偿性,代管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其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为条件。 【考点:宣告失踪的撤销】 1.宣告失踪的撤销条件 (1)实体条件:被宣告失踪的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其下落。 (2)程序条件: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这里,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包括失踪人本人,且利害关系人申请撤销宣告失踪,不要求顺序性。 2.宣告失踪撤销的法律后果 宣告失踪撤销后,财产代管人应当向本人移交代管财产,报告代管情况。 【考点: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 1.被宣告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即告终止,被宣告人遗产的继承开始。 2.被宣告人未死亡的处理 (1)利害关系人可申请法院撤销死亡宣告的判决。 (2)在利害关系人申请撤销之前,宣告死亡的判决依然有效。死亡宣告撤销的法律后果,并不会自动发生。 (3)除此之外,被宣告人依然按照“活人”对待。这意味着: ❶被宣告人的人身、财产依然受到保护; ❷死亡宣告期间,被宣告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所订立的合同、遗嘱等,其效力不受宣告死亡的影响。 【考点:宣告死亡的撤销】 1.宣告死亡的撤销条件:没死+申请 2.宣告死亡撤销的法律后果 (1)财产返还 ❶返还义务人:依照继承法取得的财物都要返还 ❷应予返还的财产:遗产 ❸应予返还的范围:实体+补偿 (2)婚姻关系:再婚+书面声明不愿意 (3)收养关系:只有被收养的人才可以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4)恶意陷人于宣告死亡的侵权责任 ❶责任人为明知被宣告人没有死亡的事实却故意隐瞒的利害关系人。 ❷责任人的动机,在于通过宣告死亡取得被宣告人的财产。 ❸侵权责任的范围:返还原物、孳息;并对所造成的被宣告人的损失负赔偿责任 【考点: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关系】 1.宣告失踪并非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 2.申请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即使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也只能宣告失踪。 3.利害关系人,既有要求宣告失踪的,又有要求宣告死亡的,因各个申请均为有效申请,法院应当宣告死亡。 第二部分 民事法律行为 【考点: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与生效】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是指已经合法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发生、运转,即权利可以主张、义务需要履行。 (一)有效与生效的关系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人意思表示中的“民法法效意思”能够实现,即所谓“合法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与生效的关系是: 1.有效是生效的前提。 2.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其成立之时,未必生效。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时间 1.原则上,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即告生效。 2.特殊情况下,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该行为却“未生效”。 【考点:民事法律行为未生效】 民事法律行为未生效的后果是,其已具备有效要件,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撤回、解除、变更,但因欠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特别生效条件,在该生效条件成就前,不能产生请求对方履行合同主要权利义务的法律效力。 民事法律行为“未生效”的情形有: (1)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2)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 (3)依法需要审批的民事法律行为; (4)遗嘱行为。 【考点: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1.无效的概念 无效,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因具有根本性违法事由,自始、当然、确定地不发生行为人“民法法效意思”所追求效果的效力瑕疵情形。 2.全部无效与部分无效 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根本性违法事由,即可导致无效。但是,根据该违法事由是否“感染”到行为的全部内容,无效又可区分为全部无效、部分无效。 (1)若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事由,导致整个行为均具有违法性的,则该行为全部无效; (2)若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事由,仅导致行为的一部分内容违法,而另一部分内容却不具有违法性的,则该行为违法部分无效,合法部分依然有效。 【考点: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类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法律禁止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P144)。 2.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P146)。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订立的合同(P153)。 4.违背公序良俗(P153)。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P154)。 6.不当免责条款,包括: (1)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2)当事人约定对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的,或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的,该约定无效。 【考点: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1.情形包括:欺诈、胁迫、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四种情形。 (1)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在该行为被撤销之前,行为人均需接受该行为的约束。 (2)一经撤销,其约束力视为自始未产生。 2.“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撤销权 (1)可撤销法律行为中的撤销权,性质为形成权。 (2)可撤销法律行为中的撤销权人,为行为人中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一方。 (3)可撤销法律行为中撤销权的行使,受撤销期间的约束。 【提示】90日、1年、5年。任何一个撤销期间届满,均会导致撤销权的消灭。 (4)可撤销法律行为中的撤销权行使方式=诉讼or仲裁 (5)放弃撤销权=知道有撤销权+明确表示放弃or自愿接受对方履行 【考点:可撤销法律行为中的"撤销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关系】 (1)撤销权人应当在撤销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 (2)撤销权人在撤销期限内行使撤销权的,当事人请求对方返还原物、赔偿损失的请求权,依法适用诉讼时效; (3)撤销权人在撤销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的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 【考点: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类型】 1.欺诈:第三人欺诈的,只有在被欺诈方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才能享有撤销权。 2.胁迫认定方法:胁是手段,迫是目的,手段不合法或目的不合法,即可认定为胁迫 注意 :第三人实施胁迫行为的,受胁迫方均有权主张撤销。 3.重大误解 在第三人欺诈而相对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如果该第三人欺诈的事实,导致了被欺诈人在交易性质、交易标的、交易对象上发生错误认识时,即导致被欺诈人产生重大误解时,受欺诈人虽不得以欺诈为由,主张撤销合同,但可以重大误解为由,主张撤销合同。 4.显失公平 ①一方利用自己交易经验、经济地位上的优势; ②一方利用对方的危难。 【考点:效力待定的类型】 效力待定,是指因行为人“权利不足”(行为能力不足、代理权不足、处分权不足)所导致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悬而未决,需要行为人以外的他人追认或者拒绝,其最终归于自始有效或者自始无效,才能确定的效力瑕疵情形。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有四类,即限制行为能力人超越行为能力的行为、狭义无权代理、无权处分和债务承担。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 2.狭义无权代理。 3.免责的债务承担。 民事法律行为 (事实判断) 成立 (价值判断) 有效 生效 未生效 附延缓条件 附始期 需要审批 遗嘱 效力瑕疵 无效 无行为能力人实施禁止实施的行为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恶意串通 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不当免责 可撤销 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 效力待定 限制行为能力、狭义无权代理、免责债务承担 不成立 【考点: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条件是决定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