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汇总21篇

举报
资源描述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汇总21篇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第1篇 为保证幼教中心在地震发生前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协调一致,服从全局,紧急处置,权责一致。 二、地震分类: 根据地震强度和其对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程度分为5类:一类: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简称特大破坏性地震),烈度达8度以上,相当于本市范围内发生6.0级以上的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范围内发生的7.0级以上的地震。二类:严重破坏性地震,烈度达7-8度(含8度),相当于本市发生5.5-6.0级(含6.0级)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范围内发生6.5级以上的地震。三类:中等破坏性地震,烈度达6-7度(含7度),相当于本市辖区内发生5.0-5.5级(含5.5级)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范围发生6.0级以上的'地震。四类:一般破坏性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相当于本市辖区内发生4.5-5.0级(含5.0级)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范围内发生5.5级以上地震。五类:强有感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相当于本市辖区内发生3.5-4.5级(含4.5级)地震,一般不会导致人员伤亡,但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幼儿园在实施地震应急工作中,须随时将了解到的震情、灾情向幼教科报告,并酌情提出救援请求。 三、应急机构组成及职责: 成立抢险救灾组、通讯组、交通组、医护组等组织机构,下设组长及成员。分工负责,紧急处置。 1、抢险救灾组: 组长:李炳仁 副组长:乌日格、王建萍、康磊 组员: 2、通讯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年级组长、班组长 3、交通组: 4、医护组: 四、应急措施: 1、要沉着冷静地面对地震,不能惊慌失措。 2、措施(1)发生地震时,要先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要有序组织幼儿,成人要先保护幼儿。 (2)平时要教育幼儿地震中的逃生及自护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教育幼儿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要听从成人的挥,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4)成人要学会如何保护好幼儿,如果在室外活动要把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或集中在树木周围;如果在室内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躲在桌、柜等下面以及房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窗下躲避。趴下时,头靠嘴,用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如果是正在睡觉要叫醒幼儿并有序组织幼儿躲在床底下或墙脚下。 (5)时刻与幼儿在一起,教育幼儿及给幼儿心理上的安慰。 五、震后应急行动方案 地震发生后如果能撤离要迅速组织教职工及幼儿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由通讯组织及时上报情况,房屋损坏及人员伤亡情况,同时抢险救护人员及医护小组要实施救助工作。其它水、电等维护工作由幼教中心负责协调组织并做好师生思想工作,消除地震谣言。如果地震发生后不能讯速撤离或被困于室内、或被建筑物挤压千万别灰心,坚持等待救援。 六、其它 1、要求各园园长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到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不防,切实把保护教职工及幼儿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地震发生后一定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自脱岗玩忽职守。凡因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幼儿园财产和幼儿生命字全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项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2、幼儿园内必须坚决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要加强观察,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3、各幼儿园要做好疏散路线和有关避难安置场的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4、各幼儿园在临震应急期内停止上课。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第2篇 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抢险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建立高效有序的抢险救灾运行机制,切实做到有备无患,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的规定,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成立中屯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统一领导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协调解决地质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建立应急分队,处置突发灾害 全村建立由村干部为主的地质灾害应急分队,应急分队职责是: 1、按照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及时赶赴灾害现场参与抢险救灾; 2、及时向领导小组通报现场情况,妥善处理现场各种临时情况,并负责组织现场应急调查; 3、负责应急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 4、担负同级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汛期地质灾害防治。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第3篇 一、总则 (一)地质灾害是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按其危害程度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个等级,其中小型地质灾害为:因地质灾害死亡3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 (三)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特大型、大型、中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由省、市、县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小型突发性地质灾害由乡政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报县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配合。 二、机构和职责 (一)乡地质灾害抢捡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谢芳菲任组长,曾博、朱喜珊任副组长,聂佳枫、刘军文、林向军、洪春林、傅建斌、肖志武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国土资源所),林向军兼办公室主任。 (二)乡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乡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配合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大型、中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做好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需要,紧急调集抢险的应急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由交通管理部门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 1.乡党政办公室:负责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联络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度全乡人力、物力及相关的后勤保障工作。 2.乡原国土资源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及乡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会同乡有关单位做好地质灾害的抢险救助的部署工作;组织地质灾害调查;负责对发生或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的建筑物或建筑工程开展危房检查,组织指导群众安全转移。按照有关规定向县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报告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和处置结果。 3.乡原水管站:组织和敦促对水库周边、水利设施沿线地质灾害的抢险、救助工作;及时向乡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和村委会通报降雨信息,汛期动态。 4.乡原民政所:及时掌握灾民安置动态,组织调运救灾物资,协助乡政府对灾区安置和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及时向乡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灾民救助和安置情况。 5.乡林业派出所:负责做好社会治安工作,防止因突发性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 6.乡卫生院:及时赴灾区投入抢救治病和防疫工作;及时向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灾民救助和安置情况。 7.其他有关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参与抢险、救助工作。 三、监测和预报 (一)建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形成覆盖全乡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在上级行政职能部门指导下建立与防汛网络、气象监测网络互联,及时传递地质灾害险情和汛情的信息网络。 (二)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接到地质灾害紧急情况或险情报告,立即摸清情况,并向乡人民政府报告,还应向县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报告。 (三)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基层的作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乡、村、组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牌,并及时向乡人民政府和乡国土资源所报告。 (四)乡人民政府及时将降雨信息和防灾要求通知到各村、由村及时组织通知到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危险区内的群众;各村委会和当地群众要对照“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发现地质灾害险情,乡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险疏散。 四、应急处置工作 (一)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质灾害的处置 当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质灾害发生后,乡政府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初步判定地质灾害诱发因素、灾害体规模等,并立即将灾情向县政府和自然资源局报告,同时越级上报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市自然资源(厅)局,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积极配合上级组织力量救灾,直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二)小型地质灾害的处置 小型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乡人民政府将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判定地质灾害诱发因素、灾害体规模等,并在1小时内将灾情向县政府和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 五、善后处置工作 (一)地质灾害工作发生后,乡各级组织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情绪,组织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及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和处置善后工作,民政等部门要根据职责做好救灾物资调配和灾民安置工作。文化广播站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抢险救灾的工作情况。 (二)乡直各单位、村民委员会及村民小组,要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 (三)因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应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给相应的补偿。 (四)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有突出奉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和表彰。 (五)对不及时按本预案报告地质灾害灾情信息,不服从指挥调度,不认真履行职责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附则 (一)本预案在本行政区内公布,同时送县自然资源局备案。 (二)根据需要每年适时组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预案演练。 (三)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年度计划和预算。 (四)本预案由乡人民政府组织,乡国土所负责解释。 (五)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第4篇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去年由于降雨量局部较为集中,受灾情况较往年有所增加,但无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二、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报及危险区 (一)汛期天气情况及地质灾害预报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年气候预测,我区今年降雨量为700-860MM,年降雨量正常,雨季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