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必备17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必备17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第1篇 一、课标分析 1、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构造,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 3、对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并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开展简单的整理和运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从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切入,让同学们从体验元宵节的快乐气氛开始,在寻找、搜集、交流、分享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浓厚气息。本课在设计上充分表达了知识性与活动性的统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知。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思维处于感性阶段,逢年过节是他们童心中永远美好的回忆,是他们快乐童年的精彩华章。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探讨和同学交往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其次,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也带来了全国各地的文化习俗,在不同习俗的交流中,更能表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元宵节欢乐、祥和的气氛,体验合家团圆的幸福,增进对家庭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了解元宵节的有关常识和当地风俗文化活动,注意节日活动的礼仪、安全和文明礼貌。 3、感受中华文化大博大精深,初步培养对中华文化大浓厚兴趣。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 1、歌曲《卖汤圆》《好日子》磁带。 2、多途径搜集到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谜语等资料。 3、调查汤圆的种类,了解汤圆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准备包汤圆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元宵节知识知多少 1、欣赏歌曲《卖汤圆》 考考你:听过这首歌吗?吃过汤圆吗?汤圆又叫什么? (欢快的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汤圆更是学生们较为喜欢的甜食。因此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2、引导学生回忆:这首歌让你想到什么?(元宵节)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让学生知道:汤圆代表团圆、和睦。) 3、抢答比赛 比一比: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对元宵节知识知道得多? 元宵节的时间 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传说) 元宵节的习俗(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家乡过元宵节的习俗:猜灯谜,放烟花,舞龙,逛花灯会等等) (抢答比赛的形式,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而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由来、习俗等知识,对中华传统习俗有进一步了解。)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元宵节知识知道得真多,元宵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人民过元宵节都有自己的庆祝方式,***是个移民城市,虽然不能像自己家乡那样庆祝元宵,但也别有一番热闹景象。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找故事、听故事等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 2、对照家乡的过去,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3、在时间中锻炼查找资料、访谈、文献研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的故事。 2、了解家乡的变迁。 3、利用网络、图书资料等工具搜集资料。 教学准备 搜集和家乡有关的故事和传说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2、谈话交流: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她蒸蒸日上,不断地发身变化……你知道这些变化吗?让我们一起去瞧瞧 二、北京城的变迁 1、提示:历史书上记载着许多关于北京的故事,还有一些关于北京的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或传说来了解北京的变迁。 2、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四幅图片,想一想它们说的是什么事情。 3、学生了解明成祖建都北京、火烧圆明园、开国大典、北京申奥成功这四个故事。 4、小结:从四个故事中,我们了解了历史上北京城的变化。 三、指导学生通过故事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1、设疑:关于北京的故事特别多,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了解北京的过去和现在。我们家乡是不是也有这么多的故事?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呢? 2、结合课文中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故事。 3、每个地方都和北京一样,流传着很多跟这些方面有关的故事。我们的家也一样,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变化。那么,让我们一起去找找自己家乡的故事。 4、讨论:怎样搜集家乡的故事。 5、提示:我们可以从图书资料中、网络上、老人那里寻找家乡的故事。 四、课后延伸 1、教师布置学生去搜集家乡的故事。 2、学生”分成文献研究小组”“网络信息小组”和采访小组“等不同的学习单位,各有侧重地开展搜集资料活动,要求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搜集有关的图片,复印有关的文字资料,对一些故事开展录音,力求故事载体多样化。 第2课时 一、交流家系的故事 1、故事点播 学生搜集的故事可分为书面故事、网络故事、录音故事等几块不同的内容,由学生讲解与演示。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内容开展故事交流活动,寻找家乡变化的痕迹。 2、主题故事接龙 教师从家乡的各个方面(诸如老街、老字号等)确定一些故事的主题,让学生说说有关主题不同年代的家乡故事,展现一定的纵向变化。 二、感受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感情。 1、家乡的变化不止表达在单一视角(诸如园林、城墙运河等)的演变上,同时也表达在家乡面貌的改变上。 2、对照课文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变化。 3、提示: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家乡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家乡和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让学生展示家乡面貌所发生的变化(旧城的改造以及新城的崛起)。 5、和学生一起憧憬家乡的未来,激发学生投身于建设家乡美好明天的热情。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的原因。 3.懂得要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情感: 1.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2.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五框中关于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设置的。的教育各年级都有教育内容,低年级主要是教给学生一些做法,中年级主要是告诉学生怎样做更好,高年级则是教给学生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做。高年级重在理性教育,使学生认识的好处,对学生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养成的良好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建议: 1、讲勤俭要与现实生活严密相连,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等;使学生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特别是可以通过一些名人,他们很有钱,但非常注意节俭的事例来说服学生会更有说服力。 2、对待学生中的不良现象要注意因势利导,不要过分指责,在讲清道理的根底上,耐心指导。而且多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 3、关于勤劳的教育,主要使学生懂得勤劳对自身成长的作用,以提高自觉锻炼的主动性。 教学设计例如 认知 1、知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的原因。 3、懂得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情感 1、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2、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重点:讲清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做到。 教育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露出本课的话题: 同学们,现在家庭生活都比较富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这时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劳动和节俭?引出第九课 二、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的意义。 1、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提问: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 (通过背景资料的展示,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战士们的劳动开展大生产运动,我们革命就度不过难关,很难取得胜利,) 2、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事迹。(课前让学生找) (通过学生讲,激发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的热情) 3、听录音故事,下载《兄弟俩》。(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的道理) 4、什么是节俭呢?如今物质条件这么好,还有必要节俭吗? (节俭是指用钱有节制、俭省,不随便浪费财物,是一种美德。) 5、谁能说说什么是? (引导学生总结观点) 小结:对!勤劳就是努力劳动,不怕辛苦。节俭就是爱惜劳动成果,不挥霍浪费。 6、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的名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下边请同学们读给大家听。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成由勤俭破由奢” 小结:同学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一生的瑰宝,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把它抛弃。 板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讲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 1、请看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一家人外出在商场购物,孩子要求家长买一些东西。) 提问:改革开放了,一家人生活比较富裕,孩子应当见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吗?家长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买,他们是怎样想的? (学生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如果养成挥霍浪费的怀毛病,对自身成长不利。) 2、请看录像《我上大学了》 (说的是,某学生上大学家长给准备了两大包袱衣服,刚上学没几天干净衣服就穿完了。自己不会洗。就又在脏衣服中挑选稍干净一些的,可是还是免不了招来同学的讥笑声。星期六,他穿着脏衣服,背着两大包裹衣服往家走很是滑稽。)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体会,勤劳能给自己带来方便,生活离不了,从而自觉培养自己勤劳的好习惯) 3、听故事,《***路上好八连》 提问:八连战士是怎样保持艰辛奋斗作风的? (引导学生回忆八连战士的具体做法,认识艰辛奋斗,勤俭节约是八连的传家宝。) 4、听唱歌曲《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国家强盛的需要 5、请同学们讲自己收集的名人、伟人的故事。 提问: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是怎样想的? (首先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