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件-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图形的变换 新知识点l轴对称Y 旋 转欣赏设计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现象,探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i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O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肝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使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建议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参与活动和探究。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全体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课题一:轴对称图形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2、3 页的内容及例1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现象,探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2.使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重点难点:探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具准备:投影仪,主题图。教学方法:演 示 法 观 察 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图形的旋转变换、平移变换和轴对称变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看看这些物体和图案,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图案,说说它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老师投影出示主题图。瓷器 战国时期的铜镜 地毯 唐代花鸟文锦学生到投影前叙述说明。老师可把主题图制作成动画,然后根据学生指示进行演示。教师及时表扬学生善于观察的精神,并从中发现数学知识。(二)教学实施1 .整体认识轴对称。观察教材第3 页第一部分的图。说一说,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这些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轴对称图形)2.学习教材第3 页 的 例 1。(1 )观 察“松树”和“小草”。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松树”图案是轴对称图形。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如果沿虚线折叠,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观察、想象后会发现:两 个“小草”图案也将完全重合。)这条虚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由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出轴对称图形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2)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说说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尝试概括轴对称的性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出: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索出轴对称图形的基木性质,那就是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二画轴对称图形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4 页的例2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重点难点:找到图形关键点的对称点。教具准备:方格纸、剪刀。教学方法:观 察 法 练 习 法教学过程:(-)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借助我们学习的关于轴对称的知识,你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3.如果要你画,你在另一半里都要画什么?(屋顶、房体、大门、窗户)4.怎样画得又快又好?小组讨论,从而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先画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5.请同学在图中标出对称点。6.画出轴对称图形。提示学生画图时用直尺。(-)练习教材第4 页 的“做一做”。1 ,判断,连续对折三次,画上一个图形,看看剪出的是什么图案。2.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向全班展示。3.尝试对折四次,看看剪出的是什么图案。(三)课堂小结请同学说一说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先画几个关键的对称,再连线。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三 旋转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 材 第 5、6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 0。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观念。重点难点: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具准备:方格纸,“俄罗斯方块”的游戏,钟表。教学 方 法:引 导 法 观 察 法 操 作 法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在做这个游戏时,最常用到的操作是什么?(旋转)请同学们用手示范一下怎样进行旋转?(学生手势演示)提问:你们在做旋转手势时为什么有的向左旋转,有的向右旋若(因为有的是顺时针旋转,有的是逆时针旋转。)集体练习顺时针旋转90,逆时针旋转90。请一人到投影前面操作“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其他同学提示其具体旋转方向。老师:刚才同学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反复提到一个词“旋转”,这节课,咱们就来共同研究“旋转”。板书课题:旋转(二)教学实施1.联系生哺老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呢?学生:风扇、陀螺、钟表、车轮、风车.老师课件出示儿种旋转现象。老师:同学们说的这几种都是旋转现象,那么旋转有怎样的特征和性质呢?我们借助最常见的钟表来进行研究吧。2.学习例3(1 )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含义。老师出示钟表实物。老师:请同学们观察钟表的指针,描述指针从“12”到“1 ”是怎样旋转的。(指 针 从“12”绕点0 顺时针旋转3 0 到“1 ”)老师演示指针由“1 ”到“3”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指 针 从“1 ”绕点0 顺时针旋转60到“3”)老师演示指针由“3”到“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从几开始?是绕哪个点旋转的?怎样旋转?旋转了多少度?(2)明确旋转要素。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旋转度数、老师板书:点、方向、度数老师:要想清楚说明旋转现象,明确以上几个要素最为重要。(-)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请学生说一说,在风的吹动下,风车是如何旋转的。风车绕点0 逆时针旋转90%思考:你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呢?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一是:图 1 到 图 2,风车绕点0 逆时针旋转了 9 0。二是: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三是:根据对应的线段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四是:根据对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2.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每个三角形都绕点0 逆时针旋转了 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0 逆时针旋转了 9 0。(老师边小结边演示)3.概括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老师:刚才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变了,那么什么没有变呢?(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点0 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三)绘制图形1 .自主画图。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1 )出示例4 方格纸。(2)请学生看清图形。(3 )说-说你想怎样画。(有能力可独立画图)只要找到三角形A0B的儿个顶点的对应点,再连线就可以了。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对应点与点0 所连线段的夹角都是9 0。对应点到点0 的距离都相等。学生独立完成。(4 )作品展示,交流画法。2.总 结 画 法。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周围的点,然后找到这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老师演示:线段0A 顺时针旋转9 0。至0A 线段0B顺时针旋90到OB 连接A BABZzr0於/rm、二 分 法*明 皿 至1十 七 江 亦 隔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2.请你利用旋转在下面的方格纸中设计一朵小花。(五)课堂小结请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四 欣赏设计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 材 第 7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使同学感受图形变化创造的美,体会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2.让学生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设计图案。3.进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重点难点: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设计图案。教具准备:彩纸。教学方法:观察法 操作法教学过程:(-)欣赏投影出示主题图。分析对称、平移或旋转在其中的应用。欣赏图形变换后给人们带来的美。(-)设计请 同 学 们 分 别 运 用 平 移、对 称 和 旋 转 变 换 设 计 图 案。(三)展示对 学 生 的 设 计 及 时 给 予 肯 定 和 赞 扬。出一 期 板 报 展 示 同 学 们 的 设 计 作 品。课 后 小 结:作 业 布 置:板 书 设 计:课后反思:第五课时第一单元实力评价-口算。18x4=71-26=55-5=85x0=90 x40=39+44=16x6=12x8=8804-4=填 空。1 .7 n f =()d m 5 cm =()m m6 0 0 cm =()d m 4 0 m m =()cm2 .3年=()月3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 2 厘米,正好可以分割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 积 是()平方厘米。四按要求回答问题。1 .小船先向平移了格,又向平移了格。2 .电脑先向平移了格,又向平移了格。五 脱 式 计 算。(1 7 +5 6)x l 6 9 6 M x 7 92 8 x 6 2+8 3 7 x(4 8 +3 9 )六 解 决 实 际 问 题。1 .四、五、六年级各有3个班,每班选1 5 名同学参加艺术节开幕式。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2 .一辆汽车上午3个小时行驶了 2 7 3 米。照这样的速度,下午又行驶了 5个小时,全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3 .买 3张办公桌和买7把椅子花的钱同样多,每张办公桌2 8 0 元,每把椅子多少元?4 .一辆洒水车行驶了 6分钟,洒水的面积是8 1 0 平方米,洒水的宽度是3米。洒水车每分钟行驶多少米?5 .长川小学校园里有一块边长8米的正方形试验田,平均每平方米收土豆1.5 千克。这块试验田共收土豆多少千克?-因数与倍数 新知识点卜个数的因数的求法因 数 和 倍 数-II个数的倍数的求法2 5 3 的倍的倍数的特徂2的倍数的特征5 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 握2、5、3的倍数的特征。3.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建议】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过去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忽视概念的本质,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概念或结论,学生无法理清各概念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达不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再加上有些老师在考核时使用一些偏题、难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觉得枯燥乏味,体会不到初等数论的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为了克服以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2.由于本单元知识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我们强调从生活的角度引出数学知识,但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如质数,和数等概念,很难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进 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课时安排1、因数和倍数.3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4课时3、质数和合数.1课时4、第二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