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Word版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闲暇时间,是除去必要劳动时间和基本生理时间之外的可供自主支配的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短,闲暇时间逐步增多,闲暇领域不断拓展,闲暇活动日趋频繁,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新时代,我们需要让闲暇时间成为实现人们美好生活、造福社会的重要时空,使闲暇生活更有意义,更具价值。 闲中有“劳”,升华职业素养。劳动和休闲是辩证统一的。以劳动的姿态进行休闲和以愉悦的心情进行劳动,是我们生活的理想境界。廓清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的边界,愉悦地享受休闲生活,是理想生活的构成要件之一。不过,职业劳动是闲暇生活的基础,愉悦丰富美好的闲暇生活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之上的。正如李大钊所言,人生求乐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由劳动得来。闲暇时间是非劳动时间,但闲暇生活也是提升职业能力的良好契机。爱因斯坦指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并不是指闲暇生活可以将人分成不同的类群甚至不同等级,而是指不同的休闲方式会让人拥有不同的发展空间。要使闲暇生活成为人们进入工作和发明创造的准备过程,并通过闲暇活动产生新动力和新思维,就需要引导人们围绕提升职业素养进行科学休闲,使休闲与劳动的再生产相联系,从而为新的工作提供新的力量。 闲中尚“文”,防止物化休闲。强调休闲与文化相结合,就是要防止闲暇的物化和过度娱乐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个别人的闲暇时间消耗在服务性消费上,甚至“娱乐至死”。诚然,马克思曾说过,闲暇时间“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马克思以“娱乐和休息”来界定自由时间,是以“自由活动”作为旨归的,这与休闲娱乐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活动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确认,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体现。因为只有在闲暇时间里,才有机会使自己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使自己成为“积极存在”,也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当然,一个人要过高品质生活,就必须具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具有高度文明素养。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要使闲暇生活更自主、更自由、更具文化品位,就要让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欣赏力,培养多方面的技能和兴趣。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加高雅、更有品位的精神文化追求,让全民阅读、绘画、书法、欣赏音乐成为一种新的休闲时尚,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闲中促“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人们的闲暇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时空,这种时空对特定个人来说就是一种客观外在环境。当人们在社会生活尤其是闲暇生活中不断超越生计生活而转向追求精神生活时,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共同体便成为人们的共识。当代社会随着网络化和新技术的普遍运用,网络信息碎片化与去中心化不可避免地催生着社会的疏离化、社交的孤岛化,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凝聚力,而这一影响又在闲暇生活中尤为突出。因此,营造和谐环境,防止出现“社会撕裂”现象,是社会闲暇建设的全新着力点。适时而合理地引导社会闲暇生活,让闲暇教育成为调动社会个体内在积极性和潜力的催化剂,彰显“和”“合”的和谐文化底蕴,并使之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这不仅关乎人的内在感受的建构,也对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起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蒋晓明《闲暇生活的时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何让闲暇时间成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时空,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B.当我们廓清劳动、闲暇时间的边界,就能愉悦地享受休闲生活,达到生活的理想境界。 C.马克思认为娱乐与休闲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与发展,它与休闲娱乐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D.网络信息碎片化与去中心化在当代社会闲暇生活中极为突出地影响了社会的凝聚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段先诠释闲暇时间的内涵,又谈到了闲暇时间增多的现状,之后提出本文中心论点。 B.第二段以李大钊和爱因斯坦的观点,论证不同的休闲方式会让人拥有不同的发展空间。 C.第三段将个别人的娱乐观与马克思的娱乐观作对比,有力论证了闲中尚“文”的观点。 D.文章围绕着闲暇生活的时代价值,从三方面论述了让闲暇时光更有意义的合理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因而科学休闲可以使我们进入更高端的类群,获取发展资源。 B.只有具备了享受生活的能力和高度的文明素养,才能在闲暇时间里获得高品质的生活。 C.以闲暇教育促使广大群众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相一致。 D.闲暇生活与环境相关联,因此构建“和”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实现闲暇生活的时代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了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达·芬奇“我们对脚下土壤的了解,远不及对浩瀚天体了解得多。” 大地是哺育生命的母亲。我们每天消耗的80%以上的热量、75%的蛋白质和植物纤维都来自于土壤。我们脚下的土壤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发展。然而我们对其了解还远远不够。这时,土壤标本,就给予了我们近距离观察、了解土壤的机会。其中,一种形成过程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壤标本——人为土标本,尤其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所谓人为土,是指由于人工搬运、耕作、施肥和灌溉等活动,使原有土壤的形成过程发生改变,形成了在形态、理化和生物学特征上有别于原有土壤的新的土壤类型。人为活动与气候、植被、母质、地形、时间一样,成为了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来,一方人同样能影响一方水土。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改变尤其显著,人为土分布遍及全国。我国的人为土主要分三大类——水耕人为土、旱耕人为土和技术人为土。在江南地区,长期的植稻历史形成了水耕人为土。在西北黄土高原,人们长期引黄河水灌溉,黄河水由于泥沙含量较高,每年都会在土地上覆盖一层淤积物,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灌淤层越积越厚,就形成了灌淤旱耕人为土。旱耕人为土中还有一种主要的类型,叫肥熟旱耕人为土,在西北或华北地区都有分布,主要是长期施土杂肥形成的。技术人为土则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确立了人为土分类标准的国家。由于土壤是一个不均匀的连续体,分类难度大,所以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土壤分类方法。南京土壤研究所龚子同等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人为土的分类体系,使纷乱复杂的人为土得以进行定量区分和科学表达。人为土成为中国土壤分类中14个土纲之一。后来,中国的人为土分类标准被国际土壤分类组织接受。 由于人为土的形成与人类农业活动密切相关,其性状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人类农业文明演进的记录载体,储存着人类农业发展的文化密码。这使得人为土的研究多了一层文化含义。比如,早在1976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的古水稻颗粒,但古水稻田却一直没有被发现。直到2003年,南京土壤研究所曹志洪等人在昆山绰墩山遗址考古时,在距地面100厘米的马家浜文化层土层发现了20多块稻田。在这些被埋藏的古稻田上部,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层距今3000年的水稻土层。曹志洪解释说,这说明当地古代有过两次洪水泛滥或者海水倒灌,导致稻田被淹没了。之所以发生洪水泛滥,也是与当时全球变暖有关。而这些已被古气象学家和地质学家的研究印证。 曹志洪等人研究发现,这些古水稻田不仅能印证古气候,还能对人类应对未来气候变化起到警示作用。因为研究发现,古水稻田里的有机质含量和现在差不多,这说明稻田在保持二氧化碳上的优越性,是二氧化碳天然的“存储器”,种植水稻可以吸收更多的“污染气体”至土壤中,过了很多年都不会释放出来。而且,水稻土种植时间越长,肥力就越高,解毒能力和自净循环能力也越强。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中国南方水稻田的保护。 可见,对人为土的了解与研究,不仅能让我们不断加深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认识,同样能对人类自身发展历史有更多思考。 (摘编自张文静《人为土标本:一方人“育”一方水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为土是在耕作、施肥等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土壤,可见人为活动是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之一。 B.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地域的人类活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人为土,说明一方人能影响一方水土。 C.昆山绰墩山遗址古稻田的考古发现,印证了古气象学家和地质学家对当时洪水泛滥原因的推断。 D.稻田能很好地保持二氧化碳,而且具有解毒能力和自净能力,因此保护南方水稻田是很重要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引用达·芬奇的名言,说明人们对天体的认识与研究已经很成熟,但对脚下土壤的认识与研究还不足。 B.秦汉时陕西歌谣“清流浸润,泥涝浮游,曩之卤田,化为甘壤,黄涝膏凝”中的“壤”指的是水耕人为土。 C.为了说明人为土分类的复杂性,作者具体阐述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出古水稻颗粒这一考古实例。 D.“大地是哺育生命的母亲”“天然的‘存储器’”,这些语言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人与土壤的关系。(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杯香茶敬亲人 熊召政 不知不觉,已是夕阳时分,一抹黛青色的峰影,横在了车窗的前面。友人告诉我,那是飘峰山。这嵯峨的、温润的、团团葱绿浮涌如浪的峰头,傲立在汨罗、平江、长沙三县的交界处,而繁花簇拥的阳坡,尽在长沙。它的蒸腾的绿雾,出岫便成为无尽的湘云;它的湍流的清泉,每一滴晶露,都溅成汨罗江上游的翡翠般的诗情。 由汨罗江我想到了屈原,他把自己烈火般的生命,终结在如此美丽的河流里——对于俗世,这是抗争;对于个人,这是一种永恒的艺术的选择。但我现在要说的不是屈原,而是另一位伟大的女性。在翩翩的紫燕刚刚衔起的薄薄的暮霭中,我的车,已停在她的故居的门前。 这是潇湘大地上最常见的乡舍。褐黄的斑驳的泥墙,留有雨水冲刷的痕迹;苍黑的长着针菲的屋瓦,尚氤氲着往昔的寂静。推开半掩的柴门,穿过小小的院庭,我脚步轻轻,一间房一间房地走过。啊,我竟是看不到了,寒夜里伟人伏案疾书的身影;也听不到了,娇妻送别丈夫的深情的叮咛。灭了灭了,搁在古老木桌上的油灯;熄了熄了,灶膛里袅出的淡蓝的炊烟…… 她走的时候,走进万劫不复的噩梦的时候,她的丈夫,还在赣南的土地上,率领数万红军,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展开艰苦的鏖战。数十年后,她的生命已化作家乡土地上的离离青草,她的丈夫,那一位时代的伟人,难以排遣对她的思念,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里,辗转不眠,深情地为她写下了《蝶恋花》,那是一首千古不朽的名篇啊! 现在,当我站在开慧烈士的故居里,我才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人杰地灵。 自飘峰山脚下如扇面一般展开的这一片自北向南的土地,这一片秀美如庄子的寓言,隽永如唐人绝句的山环水绕的土地啊,古往今来,诞生过多少杰出的人物!远的不说,单说近一个世纪来,除了杨开慧,这里还走出了黄兴、李维汉、柳直荀、徐特立、许光达、田汉、朱镕基等为数不少的民族精英。众星闪烁,在星斗与星斗之间,是牧歌浮漾的梦土,是江南流水的黄昏。 徜徉在这梦土上,我从清晨走到了黄昏。我早就过了一步就踏进乡愁的年龄,也过了落花成梦的季节,但我仍不免随着渡过小石桥的蛙声,顺着溪边的青石板的小路,去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