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外科学基础知识习题及解析06围手术期处理

举报
资源描述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基础知识 第六单元 围手术期处理 一、A1 1、下列预防腹部切口裂开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提高营养状况 B、良好麻醉肌肉松弛下缝合切口 C、必要时加用全层腹壁减张缝合 D、患者咳嗽时最好是半卧位 E、适当腹部加压包扎 2、手术区域的消毒范围至少应达到 A、切口周围3~5cm B、切口周围5~7cm C、切口周围7~10cm D、切口周围10~13cm E、切口周围15~20cm 3、女性,38岁,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第一天,诉口周、指尖麻木,此刻考虑 A、高钙血症 B、低钙血症 C、低氯血症 D、低钾血症 E、高钾血症 4、有关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准备,正确的是 A、术前3天开始进流食 B、术前12小时禁食 C、术前6小时禁水 D、幽门梗阻病人术前应用蒸馏水洗胃 E、直肠手术患者术前4天口服抗生素 5、轻度或中度高血压患者,手术前应使血压 A、降至正常 B、维持原水平 C、降至原水平低点 D、降至正常水平点以下 E、以上都不是 6、术后腹壁切口裂开的处理重点是 A、用胶布拉拢伤口 B、敷料加压包扎 C、立即重新缝合 D、输给血浆蛋白 E、填塞伤口 二、A2 1、男性,33岁,胃大部切除术后第7天,手术切口轻度红肿,无脓性渗出,触诊无波动感。该切口愈合水平属于 A、I类切口甲级愈合 B、Ⅱ类切口甲级愈合 C、Ⅱ类切口乙级愈合 D、Ⅲ类切口甲级愈合 E、Ⅲ类切口乙级愈合 2、男,38岁,阑尾切除术后5天,体温38.5℃,伤口红肿,有波动感。首先应如何处理 A、大剂量抗生素治疗 B、拆除切口缝线,敞开伤口 C、B超检查 D、物理治疗 E、继续观察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胸腹部有切口的病人,咳痰时,病人应抱一小枕,护士或家属可用双手进行保护性按压切口。方法是病人咳嗽时,腹压增加,腹部膨起,就会引起切口疼痛,甚至裂开,此时帮助按压切口,可减轻疼痛,减少伤口张力。 【该题针对“术后并发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85948】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消毒范围不论是手术还是穿刺,最少15cm起。 【该题针对“手术前准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85941】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可损伤甲状旁腺,致低钙血症,表现符合。 【该题针对“术后并发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85910】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胃肠道手术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前l~2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必要时用胃肠减压,一般手术可在术前一日肥皂水灌肠,结、直肠手术应在术前口服肠道制菌药物并清洁灌肠。要求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4小时开始禁水,直肠手术患者术前1天口服抗生素。 【该题针对“手术前准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9653】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轻度或中度高血压患者手术前后血压维持原水平,能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灌流,如使血压突然下降会引起不良反应。 【该题针对“手术前准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9649】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手术后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9648】 二、A2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对于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拆线时应记录切口愈合情况,可分为三类: ①清洁切口(I类切口),指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等。 ②可能污染切口(Ⅱ类切口),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消毒的部位、6小时内的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再度切开者,也属此类。 ③污染切口(Ⅲ类切口),指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污染或感染物的切口,如阑尾穿孔的阑尾切除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等。 切口的愈合也分为三级:①甲级愈合,用“甲”字代表,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②乙级愈合,用“乙”字代表,指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口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用(“丙”字代表,指切口化脓,需要作切开引流等处理。 【该题针对“围手术期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9734】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围手术期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965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外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