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答题技巧归纳

举报
资源描述
初中记叙文答题技巧归纳 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来说,(记叙文)的阅读理解相对更难一些,由于记叙文更侧重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记叙文阅读想要拿高分,肯定要把握肯定的技巧很重要。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学校记叙文答题技巧归纳,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学校记叙文答题技巧归纳 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大事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 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大事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楚。 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楚,主旨鲜亮。 二、理清记叙挨次。 记叙挨次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进展先后挨次)。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开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辨别文章记叙的挨次类型;二是思索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挨次。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1、表达方式及作用 描写:对人物、大事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进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进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2、谈论 记叙文中谈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记叙文的谈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谈论的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索,点明人物或大事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抒情 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或仆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二是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 留意:阅读(散文)时,要特殊留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抒情作用:抒发真挚肤浅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说明 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学校记叙文答题技巧(方法) 一、标题:标题的作用、含义 (1)是全文的线索; (2)题目点明中心; (3)引起读者阅读爱好; (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 (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6)点明主要大事; (7)题目有双关义; (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标题含义往往包含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二、主题:概括主题、分析对人物的态度、表达的感情。 三、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表达技巧+详细分析+表达效果(感情)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谈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方、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概、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留意和思索;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留意和思索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7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四、依据原文分析问题。在文中找到依据,用自己的话条理清楚的概述出来。 五、分析人物形象 1、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质,再结合详细事例分析。 答题技巧:主要大事中表现的品质、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对人物的称呼、隐喻的事物。 2、不同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仆人公:(判定谁是仆人公)答题技巧: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配角:对仆人公起到什么作用、对情节进展起到什么作用、对表现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简介某一人物答题技巧:基本状况、主要大事、简评人物性格、品行或自己对人物的感情 六、对写法的分析: 表达方式:(1)记叙(2)说明(3)谈论(4)描写(5)抒情 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 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状况(要依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进展做铺垫。 假如该段是最终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是: (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依据文意概括); (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 (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假如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爱好。 记叙挨次常用三种:(1)顺叙;(2)倒叙(在开头)(3)插叙。 七、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和想象(人物心理描述) 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和想象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揣摩人物的思想活动,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等;二是对文章的情节或结局绽开合理的推想。解答此类题肯定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来进行。对人物思想活动、语言、动作的揣摩要紧扣人物性格特点,符合情节的进展、适合语境。对文章结局的推理是开放的,答案是多元的,关键是正确表述。 八、阅读体会:紧扣文章主旨、结合详细内容分析。 (1)感受启示题:结合原文谈熟悉,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受谈感受。 答题模式:观点+熟悉(道理论据)+事例(事实论据) (2)合抱负象题:有创意但必需与语境和主旨相吻合。 答题模式:原文含义(感情)+现实生活(典型事例)+自己观点(态度) 学校记叙文解题技巧 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 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大事。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大事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留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具体,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实感。 其次人称,犹如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 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 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亲密,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4.记叙的挨次及其作用: 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进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晰。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剧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 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消失) 6.记叙文人物形象刻画多样性: 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消失: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详细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多) 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这几种考查的都较多) 比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 8.记叙文语言评析: 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 这类题型是: 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好? 答题有三步: 第一,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量等等; 其次,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使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假如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由于运用了什么修辞? 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假如是比方或是拟人必需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 9.文段的作用: 开头段的作用通常是总领下文或是点题; 文中段时常是过渡段;文末段是总结全文,或是深化主旨等。 记叙文写作结尾法: 1、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 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开了文章添 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实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考场作文气氛紧急,竞争激烈,不行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进展的自然 趋势结束全局。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洁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 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如 《一件宝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 宝贵的衬衫,我细心地(保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画龙点睛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