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9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反思)教学资料

举报
资源描述
29 重阳节的传说 1 一、上课语速过快。这一点是我自己都没认识到的。在今天上课时,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语速把握的较好,没有联系到四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具有的接受能力。在提问、范读、分析课文时,都犯了语速较快,致使学生以及听课老师没有完全听明白就被一笔带过了,给教学效果打了折扣。这一点是我以后从事教学工作时所必须注意和加以改正的。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问题,每次多在自己脑海里想想,这样的语速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我的教学目标能够圆满完成吗?   二、缺少眼神交流。在让学生齐读、提问、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的眼神与学生的眼神交流过少。没有给他们一种信任,一种肯定,没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这一点也是作为一名老师所必需规避的问题。作为一名老师,我教给学生们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一种做人的道理。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老师的眼神都不能够给学生足够的关注与交流,又谈什么教书育人了?   三、问题要精练。在上课时,无意义的问题提的太多。既耽误了自己的教学时间,同时,又大大占用了学生的朗读时间。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优化自己的课堂。   四、带着问题去读。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而不是先读了在去想问题。这一点,我恰恰搞反了。同时,应该让学生读出层次性、感情。而我自己应该将书读到自己脸上去,用心去读。   五、留足想象空间。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很多问题学生自己都是能够解决思考的。而我太过心急,往往一句带过,没有令学生开动起他们的自己的思维,没有给予他们“一双隐形的翅膀”。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不应该去扼杀,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去尽情的释放他们的想象,让他们真正放飞自己的心灵。 2 一、激情的老师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成就了激情的课堂. 课如其人.我的课堂,激情永远不会缺席.热情开朗、积极乐观的我,总是用一颗阳光的心来爱孩子,爱教育.我一直喜欢白居易的这句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喜欢看云的这句“要想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必须首先要有感。”更喜欢“要想让学生走进文本,教师必须先走进文本。”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初,我用自己饱满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领他们身心愉悦地走进文本中。课中,引导学生体会桓景斩妖除魔的原因时,我声情并茂地讲解:“是这可怕的瘟魔,让原本一个个和和睦睦的家庭变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让学生从特意营造的氛围中与主人公同呼吸,萌生出对瘟魔的憎恶。桓景除魔时精彩段落朗读时,我的“激动”也刺激学生“动”了起来。课尾,我引导孩子回忆这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鼓励他们在学会复述能力的同时,把这个传说讲给你想告诉的人。“在很久很久的将来,我要把这个美丽的传说告诉我的后代……”这充满童真童趣的话语,不正是激情课堂的最佳诠释吗? 一堂课,老师激情饱满,身心投入,学生神采飞扬,鲜活灵动,课堂能不迸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吗? 二、个性朗读拉近了老师、学生、文本的距离,三者交融为一体。 《课标》指出,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读中独特的个性体验。设计教案时,我尤其注重孩子朗读能力的训练。侧重找出本文中关键的句、段进行理解、体会、朗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孩子的个别体会,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读。本文中,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过程是重点。我让孩子们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试着写出自己的体会。在抽生个别谈了体会后,将自己深刻的体会放到句子中读。 三、追问让课堂迸发出不可漠视的非凡魅力。 课堂需要追问,需要巧妙地有策略地追问,这样或许会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四、对学生学法指导贯穿课堂始终。 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是关键,怎么样在公开课上也能如平常课,展现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呢? 不足之处: 一、找到了语文知识训练点,但没落实到位。(典型的想到没做到)。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有点平均使力,教案设计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卡壳。 二、预设很巧妙,生成却更精彩。一堂课,课前精心巧妙的设计,会令授课者做到胸有成竹,但同时,过度的关注预设,却往往会被死的教案牵着鼻子走,而忽略了现场生成的精彩。 教学机智是一种教育智慧。它需要我们教师具备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尤其需要意志的果断性。它是我们迅速地了解学生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教育艺术。看来,在修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呀! 三、精雕细琢虽华美,顺其自然更显真。 公开课,为了让课堂出彩,教案的精心设计,课件的精美制作,时间的合理分配,学生的积极性……所有问题总是纷沓而至,哎,自然而然就少了很多本真的东西,也少了许多原滋原味的语文课堂味儿。常常艳羡那些能轻松自如立于讲台,能收放自如地挥洒于课堂上,能把“语文老师站上讲台就姓语”演绎得淋漓尽致。但也知道,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心中有“底”,扎实的语文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