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城镇社会管理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6.80KB
约5页
文档ID:342203204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城镇社会管理阅读提示: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兵团考察期间,提出 兵团要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 进文化的示范区兵团要真正承担起安边固疆的稳定器的重任,就必须以 城镇化为载体,筑牢反恐维稳、确保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把城镇打造成 维稳戍边的坚强堡垒探索兵团特色的城镇社会管理规律,创新兵团城镇 社会管理体制,确保兵团在社会安定、维稳反恐、震慑敌对势力、维护祖 国统一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期“新闻会客厅”特 约兵团统计局副局长何元超,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一一《当代兵团》:到2014年,兵团已建立7座城市、6个建制镇和相对 完善的小城镇体系城镇化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兵团的城镇社会管理业 暴露出不少短板,主要有哪些方面?何元超:兵团城镇化稳步推进和维稳固边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团场 城镇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愈显突出城镇社会管理在团场生产方式、经济结 构、社会结构、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巨变的新形势下,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一,团场管理体制高度集中与开放的经济发展形势不适应兵团 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决定了高度集中的社会管理体制以高度计 划控制和集中管理为特征的管理组织机构、人事、财务等,长期以来保持 了较高的社会管理效率。

但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今天,兵团经 济快速发展,团场经济由公有制为主体转向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私营企业、 个体工商户、合资和外资企业等非公经济成为兵团和团场经济最具活力的 组成部分经济主体利益多元化,团场社会管理对象日趋复杂,统筹协调 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加大,集中行政命令式社会管理模式与之不适应,管 理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普遍,团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缺乏,机制不完善, 监督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团场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团场社会管理理念落后于社会结构环境的深刻变化改革开 放和城镇化的推进,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加速,团场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 对职工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创立兵团 事业的老一辈兵团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多种人口增加途径、多重成分构 成的新一代兵团人缺乏兵团在新疆维稳戍边政治使命的认同感和继承发 展兵团事业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价值追求多元化,职工队伍政治素质呈下 降趋势,增加了团场社会管理难度目前城镇社会管理在理念、思路上还 局限于一般社会事务管理,远不能适应形势要求第三,团场团部非建制镇属性与团场城镇应具备的社会管理职能不 适应因兵团特殊体制,团场团部基本都是非建制镇(地名镇),没有纳 入正式建制的社会管理机构。

近几年在国家对兵团团场城镇化的高度关注 和大力推进下,兵团建立了6个建制镇,但兵团特殊体制条件下企社分离 的团场和团部社会管理体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非建制镇团场城镇社 会管理主体缺位,没有政府社会管理权限和财政收支体系,城镇社会管理 事业需求缺乏公共财政来源,团场城镇社会管理事权和财权不统一第四,发展规模偏小,信息化建设滞后兵团的团场分布在全疆各 地,团场和连队大多在偏远落后的沙漠边缘和边境地带,兵团在经济、行 政管理方面自成体系,导致兵团的小城镇难以与地方城镇实现联动发展, 各团场小城镇之间距离较远,更远离大中城市,其中一批团场城镇驻守在 边境地区,兵团城镇发展难以受益已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难度大,社区服务网络环境、信息技术装备条件较差, 社会管理机构、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建设缓慢,难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服 务管理居民,社会管理工作效率低制约了兵团团场高效社会管理服务的 实现第五,团场社会管理不能满足维稳戍边新形势需要新疆是反恐怖、 反渗透、反分裂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今后一个时期必将是新疆维稳形势 比较严峻的时期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对兵团团场的渗透和影响,给 薄弱的团场社会管理基础工作和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威胁。

兵团要成为“安 边固疆的稳定器”,团场社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就必须要从社会治安管 理、公共社会事业服务、社会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等一般意义转 移到以维护社会稳定、抵制分裂和暴恐势力渗透等重要任务上来目前兵 团团场社会管理仅仅满足于社会管理的一般意义,从思想认识到管理机制 上,都没有完成这个转变,导致维稳这个重要职能成为社会管理中的短板《当代兵团》:面对城镇社会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近年来,兵团已经 开始注意调整在未来,兵团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创新城镇化管理 的路径?何元超:首先,要创建有兵团特色的团场社会管理机制以健全城 镇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为重点,推动团连两级管理向团连管 理与城镇社区管理相结合方式转变,形成团场党委领导、行政负责、社会 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兵团社会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非建制镇社会 管理的实现方式,总结和推广6个团场建制镇兵团特色社会管理体制建设 经验,从体制上推进团场社会管理机制建设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 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展和管理社会公 共事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明确各级党委行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权 利边界和职责范围,将创新兵团特色团场社会管理机制与团场改革政企分 开,政社分开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

其次,要强化社区管理能力建设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兵 团城市和团场社区是兵团维稳戍边的社会基础,要从维护团场稳定、提高 团场城镇化质量的高度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将团场社会管理机 构、队伍纳入团场体制编制,建立和规范社会管理经费筹集使用机制把 兵团社区运转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多种途径推进社区服务基础 设施建设,增强其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 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政策,全面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公共服务 能力,经济管理能力为一体的具有兵团特色的社区管理能力第三,要提高社会管理队伍素质适应兵团特色团场社区综合功能, 构建具有综合素质的社区管理队伍要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者的教育培 训,尽快造就一支讲政治、懂法律、会经济管理、善于社会公共服务管理 的社区管理队伍鼓励和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发挥行业协会、学 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第四,要加强维稳力量建设,筑牢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兵团要把加强团场社会管理作为实现兵团维稳戍边使命的重要基础工作 提高兵团干部群众的维稳戍边意识,增强维稳能力大力加强民兵队伍建 设,做好社会治安管控与应急处突,实现兵团辖区社会稳定。

同时要主动 加强与地方配合互动,与地方共同构建兵地一体,上下联动,应对及时, 处置有力的维稳反恐体系共同做好社会面联防联控,合力维稳反恐形 成经济融合发展、文化交融共建、维稳责任共担、民族团结共创的局面第五,要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理社区创新社会治理, 维护职工群众(居民)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最大限度 增加和谐因素,聚集社会发展合力和正能量,确保职工群众安居乐业,社 会安定有序稳步推进社会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 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推动形成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 的良好环境严厉打击分裂暴恐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第六,要建立社区管理网络化新模式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提 高社区管理水平团场社区网络建设要纳入团场数字化建设系统中统一规 划,建立覆盖社区的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数据一次采集、 资源多方共享,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的社区服务管理一体化信 息网络社区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原则,依托通讯、有线电视、局域 网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打造“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 民利民、安全可控”的社区服务信息化格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