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缓冲估计与关键链项目管理探讨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8.69KB
约7页
文档ID:342191371

关于缓冲估计与关键链项目管理探讨摘要:为懈决项目管理中诸多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关键链项 目管理中确定缓冲的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项目资源紧张度、网 络图结构复杂度和管理者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使链路上无论工序 数的多少都能确保缓冲适当另外,由于考虑了项目实际情况和人为 主观因素,细化了缓冲的深刻内涵,使得所提方法更具针对性和灵活 性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将本文方法与50%法和根方差法两种方法 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借助于蒙特卡罗模拟技术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 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关键词:项目管理;缓冲;关键链;工序}资源紧张度0引言长期 以来,项目进度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一直都是相互独立发展的实际 上,人的行为常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不但在项目计划阶段,而且在 项目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影响着项目的产出[1]另外,大多数项目都 不能在预计的时间和成本目标内完成,普遍存在40%〜200%的超出偏 差[2]针对这些问题,Goldratt提出了关键链项目管理 (CriticalChainProjectManagement, CCPM)方法[3J,该方法由 Goldratt的约束理论(TheoryofConstraint, TOC)发展演化而来,因 此被称为是应用于项目管理中的约束理论[4] o CCPM在项目进度管理 中考虑了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将TOC和集中理论等引入到计划的 制定中,通过设置缓冲、控制关键链、采用尽可能晚的计划、避免资 源并行分配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传统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如工序工期估计过高却又很少能提前完成、工序提前完工的时机得不 到利用、路径合并与资源并行分配导致项目延期等盼"。

相关文献的 研究表明,采用CCPM能有效地降低项目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程度 和改善项目计划,并已在进度、成本、范围和绩效管理等方面获得了 成功应用[5‘ 8-10] o实施CCPM的核心在于确保关键链的顺利执行 关键链是指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决定了项目最短工期的工序序列,其 中工序间资源依赖关系和逻辑关系在确定关键链时同等重要[3]缓 冲的引入正是为了吸收项目中的不确定性,保护关键链,因此缓冲的 估计和设置问题是CCPM的核心1、缓冲及其研究现状1. 1缓冲技术介绍鉴于墨菲法则(Murphy' slaw)和人类自身防患 于未然的心理行为,工序工期概率分布呈图1所示的偏态分布,其中 横轴表示工期,纵轴表示对应工期的完工概率在确定的工期下,概 率曲线和横轴之间围成的面积表示工序在该工期下可完工的保证率, 如图中的50%和95%Goldratt认为,人们往往因考虑到个人声誉、 切身利益等原因,趋向于选取具有高保证率(如95%)的工序工期估计, 而这要比50%保证率下的工序工期估计大得多,为此建议把二者时间 估计之差作为工序的安全缓冲,从全局和系统的观点出发,将其放在 最关键的位置,即工序链路的尾端集中使用,形成缓冲(buffer) o缓 冲的设置运用了统计学上的集中原理,使得项目在同等完工概率下具 有更短的项目工期。

当二者完成项目的不确定性程度相同时,当为链路设置各工序 可共用的链路缓冲y时,其值小于各工序的安全缓冲的总和,但提供 的是同等程度的完工保证率换句话说,设置缓冲可在没有增加总体 完工风险的情况下,大大缩短项目的计划工期CCPM中的缓冲包括在非关键链汇入关键链的入口处,为将非关 键链的不确定性影响同关键链隔离开来设置的入口缓冲 (FeedingBuffer, FB)这对非关键链而言,又起项目缓冲(ProjectBuffer, PB)的作用 为吸收整个系统的不确定性,PB是设置在关键链的最后一道工序之 后的缓冲此外,当需要投入某种资源来启动关键链上的工序,而其 前续关键工序又使用其他资源时,需要在该工序之前设置资源缓冲 (ResourceBuffer, RB) □ RB通常以预警的形式出现,其作用在于确 保资源供应图3所不为一简单网络图,其中工序A—B—C—D组成关键链, 在工序E并入关键链处要设置FB,在项目末尾设置PB;在关键链上由 于工序B和C使用的资源不同,应在工序C之前设置RB图3缓冲设置不惹需要注意的是,缓冲与时差是完全不同的两 个概念[1卜"]时差是关键路径法(CriticalPathMeth—od, CPM)/ 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 PERT)中的 概念,指工序可推迟开始而不影响其他工序或项目总工期的可利用机 动时间,它随机出现在项目计划中,不反映工序工期的不确定性,对 项目工期没有影响。

而缓冲是CCPM中的概念,利用缓冲会影响项目 工期(PB是构成项目工期的一部分),PB和FB只能置于链路的尾端, 其大小反映线路上工序的不确定性,属链路上工序共有1. 2缓冲估计方法在CCPM中,将单个工序的安全缓冲集中起来 放在最关键的位置使用,已从理论上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但缓冲到底 该设置多大,才能既提供同等程度的完工保证率又达到缩短项目工期 的目的,却一直没有统一的方法文献[3]提出用链路工期的一半做 缓冲,但这种做法明显过于主观和简单,它既未考虑项目和工序之间 的差异,也未考虑管理者面对风险的态度问题E6, 12-133实际上, 缓冲的大小与项目的特点和性质,以及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偏好等 因素有明显的关系[13d4……文献[15]认为,缓冲的确定依赖于主观 上对风险量的判断,没有真正科学的计算方法,只要感觉够了就行 而文献[5]认为,这样做过于简单化了缓冲的深刻内涵,并通过实例 说明了缓冲的确定和插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合理确定缓冲的 大小是个复杂的问题图5RSE法确定缓冲示意图RSE法具有其统计意义上的解释(中 心极限定理),尤其是对大型项目,链路工序较多时在确定缓冲上, RSE法比50%法更为适合[1弓|。

采用RSE法的前提是,假定链路上工 序的时间参数估计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实际上线路上工序可能会受同 种因素影响而具有相关性,且变坏的可能性要比变好的可能性大,造 成确定的缓冲偏小为此,文献[8]提出在采用RSE法确定项目缓冲 PB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键链上的工序应在10个以上(至少不低 于5个),这是因为变量个数越多,中心极限定理所起的作用越明显2)关键链上单个工序工期不应大于关键线路的20%,这是为了 避免单个工序主导关键链,使得其他工序的变化对调整关键链变得微 不足道3)PB不小于关键链工期的25%,这是因为当关键链上工序的安 全时间估计比较接近时,容易低估缓冲估计缓冲除了上面介绍的两种方法之外,文献[193运用排队论 理论,提出了把瓶颈资源当作服务台,工序当作顾客,通过确定排队 长度来确定缓冲大小的方法文献[13]贝sj通过将工序工期的不确 定性从低到高,划分为A, B, C, D四个等级,将项目安全级别分为 低、中、高三个层次,分别给出了相应缓冲的换算系数文献[17] 认为,在确定缓冲大小时应该考虑到项目网络图的复杂度和资源供应 的紧张程度,并由此提出了确定缓冲的密度求解(AdaptiveProcedurewithDensity, APD)法和资源紧度求解(AdaptiveProcedurewithResourceTightness, APRT)法两种方法。

2、新方法介绍2. 1工序工期表示考虑到工序工期的偏态分布特性,这里采用 对数正态分布伽3来描述,对数正态分布2. 2缓冲估计的新方法如果工序所用资源在执行中接近其可供 量的上限水平,则工序所在链路更容易出现延期,缓冲设置应大些; 如果工序的紧前工序比较多,则其更容易受前面工序的影响而延期, 缓冲设置应大些;考虑到管理者对实施项目的风险偏好不同,可能选 择偏高风险下较小的缓冲,以缩短项目工期,或者相反鉴于此,现 提出综合考虑项目资源紧张度、项目复杂度和管理者风险偏好情况下, 缓冲估计的一种新方法1) 资源紧张度用8表示工序i的资源紧张程度2) X序复杂度提出的关于链路复杂度概念的思想,用工序所在 链路的复杂度来反映工序的复杂度用NP和N 丁分别表示工序所在链路上工序的紧前关系数和链路 上的工序总数,则工序的复杂度可用下式表示:犀一瓮7)(3)风险偏好水平当链路包含的工序比较多时,根 据统计学原理可以知道整条链路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在95%保证率下 给出的缓冲(对应于2倍标准差),从风险的角度看,管理者面临5% 的风险链路会超出缓冲控制实践中,管理者根据工程经验、项目评 估及风险偏好的不同,可能选择不同的风险水平管理项目,记风险偏 好水平为e,查正态分布表可确定其相应保证率1 一£所对应的标准 差倍数厂,窖,由此可计算该风险水平下缓冲的调整系数挽一了根据 上面分析,在综合考虑资源紧张度口;、工序复杂度岛和管理者风险 偏好di,以及工序工期服从均值〃毋和方差d;的对数正态分布的情 况下,链路缓冲估计为2. 3关键链计划制定关键链的确定本质上属于 资源受限规划问题,是NP问题,没有最优的算法,一般需要通过启 发式算法来寻求满意解。

而制定一个好的关键链计划作为基准计划对 CCPM的成功至关重要IIT 1弓因此有学者认为,确定关键链不再是 纯粹的算法问题,而是战略决策问题E8, 15]但正如文献[3]所指出 的,无论采用哪种优化算法,其对项目工期的影响都要远小于项目缓 冲的大小下面给出本模型确定关键链的具体步骤:步骤1根据工序工期分布特征参数胁和口 t,用肛i作为工序 计算工期,在不考虑资源受限的情况下,确定项目最晚计划步骤2考虑资源的限制,自后向前检查最晚计划中是否存在资 源冲突,若没有冲突则转步骤5步骤3在资源冲突时段,选择工序应在更早的时间开始,解决 资源冲突为保证工序问关系的稳定性,建立工序间的资源链胁3来 描述它们之间的资源依赖关系对工序按照下面的规则确定调整的优 先级:①基于项目工期延展最小的原则,时差大的工序有更高的优先 级;②基于影响范围尽可能小的原则,紧前关系少的工序有更高的优 先级;③基于现金流的原则,所需资源少的工序有更高的优先级;④在 按上述规则不能完全排定工序顺序时,编号小的工序有更高的优先级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至项目中不存在资源冲突步骤5确定在逻辑关系和资源受限情况下最长的链路,作为关 键链。

步骤6根据关键链,计算项目缓冲PB,把PB插入项目末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