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安排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 动”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二单元——除法主要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解决问题•第三单元——时间主要内容:认识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等•第四单元——乘法主要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连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七单元——生活中的小数主要内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小数;简单的一位小 数加、减法的计算•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 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母小于10)计算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旋转与平移主要内容: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 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第六单元——测量主要内容:在测量较长的距离中认识千米;认识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认识毫米。
•第八单元——面积主要内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 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人分米彳、米分会进行简单的面 积换算;探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 的面积三) 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第五单元——统计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 为整数)四) 实践活动(全册共安排4个主题活动)气球装饰方案——安排在第二单元“除法”之后,是综合应用找规律和除法计算等知 识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班级开联欢会,制定“气球装饰方案”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其中 的排列规律,并利用学过的除法知识推断某个气球的颜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 密联系,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投沙包——这个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五单元“统计”和第六单元“测量”中间,既是统 计知识的实际应用,也是“测量”内容学习的开始活动中,通过估测和实际测量自己投 沙包的成绩,统计、交流测量活动的过程,以及计算每组的平均成绩,既加强了学生对 平均数的理解,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了测量的方式和策略,为学习下一单元的测量知识 做铺垫今天我当家——该活动是结合生活中的小数知识设计的。
活动中,通过让学生亲身 参与购物、统计一天中家庭消费支出情况、交流当家庭小主人的感受等活动的过程,扩 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一方面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关心 父母、关心家庭的责任感铺地面——此活动是结合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知识设计的通过地砖选择的 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 数学与生活、数学计算与现实应用的联系二、数学课程的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 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分析教材编排特点:本册教科书充分体现全套教材的特点和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1、 重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充分利用 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如第三单元“时间”的内容设计。
教材改变过去 先学年、月、日,再学24时计时法的安排顺序,而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大家非常熟 悉的、每天都用到的“电视节目报表”来认识24时计时法再如第74页充分利用学生 已认识商品标价的知识背景认识小数这样的数学学习,不是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而 是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提高第二方面:选择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 理解数学如第一单元对旋转和平移现象的了解,教材都选择了学生熟悉的事情第10 页,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时,结合把月饼装盒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剩下的月饼虽然 不够装一盒,但也需要一个盒子,进而理解数学计算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和灵活运用第 54页选择“亮亮家这一个星期丢几个塑料袋”的数据统计,学习求平均数的方法利用 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这一学生有真实感受的事情,通过“求出的'3个'是亮亮家实际 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吗”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第三方面:重视与现 实生活的联系,使学习变为生活如第33页,从今天算起,到六一儿童节还有多少天; 第68页,测量自己的橡皮的厚度2、 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解决真实 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如“时间”单元所选用的“香港回归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都是真实的事情;再如“测量”单元所选用的万里长城、马 拉松赛跑全程等的长度都是真实的数据第二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 学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 力与创新精神”,是《标准》关于“解决问题”的目标之一本册教材除注意让学生在 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外,还特别安排了三个“解决问题”的知识模块,即“除法”单元的“30个人在宾馆安排住宿”的问题,“时间”单元的“参观计划”的问 题,“乘法”单元的“旅行团出行、玩、吃”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研 究、讨论问题,制订、交流解决问题方案的素材,培养优化意识3、 重视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数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亲身做的 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如第1页,了解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首先设计了让学生做风 车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 是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绕“中心一点”旋转有了亲身的体验;第83页,在亲手比 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了解一般的比较方法;第86页,在同桌合作,自己选 择测量单位测量课桌面面积的过程中,体验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第89页,请 几个人站在一张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上,感受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等等。
第二方面:在 操作过程中,学习建构数学第92页,在全班同学用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操作、 交流、整理、讨论中,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第102页,在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的过程中,认识简单分数4、 重视探索活动和发展数学思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设计开放性的“问 题讨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第21页,结合乘除法计算设计学生野炊用多少 个碗的问题,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条理性第59页,结合平均数设计了 “一 个身高是1米40厘米不会游泳的人,在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 险”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合理性第二方面: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册教材,一方面结合学习内容, 设计探索规律的活动如,第22页“气球装饰方案”的实践活动,首先就要探索气球 的排列规律,然后才能解决方案中的其他问题另一方面,设计“探索乐园”,发展学 生的数学思维本册教材专门安排了两次“探索乐园”活动第50页,在学习了两位 数乘两位数之后,设计了探索乘法中的一些特殊数的运算规律;第96页,在面积单元, 设计了探索图形排列规律的内容,发展学生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5、多种方式呈现多元内容。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1)结合所学内容, 介绍有关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如第66页,结合行程问题的学习,介绍我国 铁路提速的情况;第69页,结合毫米的认识,介绍微米和纳米等第二方面:选择合 适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首先本册教材注意选择一些有教 育意义的事情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如,第14页某单位给“爱心小学”赠书;第40页 “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浪费水的问题其次,把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练习题的材料如第45页教材选编了一篇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文章,让学生估计这篇文章的字数;第 117页,选择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复习统计知识的素材最后,结合有关内容还在 兔博士网站和知识窗中介绍一些资料和信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24时计时法认识小数和分数2、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技能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分数加 减运算3、 感受平移、旋转的现象,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 测)、识图、作图等技能4、对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数学思考:1、 能用语言和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 在对平移、旋转现象的认识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 念3、 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1、 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2、 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1、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 的自信心2、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 在他人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四、谈策略 第一来谈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六点:1、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2、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3、 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4、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5、 要充分认识“评价”的重要意义,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6、 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具体做法是:(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3) 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谈评价策略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一方面结合教学过程,考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是否掌握了基础知识 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书中相关练习情况来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主要通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看学生是否能在观察、操作、讨论、 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数学活动过程来评价,考查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 探索活动中去,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是否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是否增强 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第一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旋转与平移本单元内容在课 标中的要求 (三维要求)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 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解决“空间与 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的作用物体或图形以一个点或 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旋转现 象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不发生方向上的改 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平移现象旋转和平移都是学生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非常熟悉的现象,因此,教材先 引导学生了解旋转和平移现象,再认识图形的平移单元目标(三维目标)1、 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2、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 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 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单元教学重难点正确判断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本单元课时安排(包括练习、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