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完整版(黄金题型)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社会工作者在某社区开展需求调研时发现:该社区的低收入家庭中有劳动意愿和能力的妇女共30名她们大多从农村嫁到城里,婚后长期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身边几乎没有能谈心的朋友由于没有工作收入,她们的家庭地位较低,一旦发生家庭矛盾,只能忍气吞声因此,她们希望学一些在家能做的手工编织技能,实现劳动创收和照顾家庭两不误,提升自身价值和家庭地位结合需求调研,社会工作者组织这些妇女成立了手工编织互助组在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时,她们认为应该由社会工作者制定培训内容和学习计划,因此几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不自信,她们在培训活动的讨论环节也很少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该社区低收入家庭中的妇女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需求?2.运用参与式学习方法,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技能培训时,应采取哪些策略促进这些妇女的改变答案】:第一问:实质考查的是第六章妇女社会工作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概述一、妇女的需要和问题(一)妇女的需要1、社交的需要,案例中提到她们身边几乎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2、提升就业技能的需要案例中提到她们由于没有工作收入,家庭地位低,希望学一些手工编织技能。
3、提升收入与家庭地位的需要4、增强自尊自信心的需要第二问:此问本质考的是第三节妇女社会工作方法性别视角方法(五)社区层面2、参与式方法为了有效地贯彻妇女社会工作中尊重妇女的声音和经验、协助妇女参与对自己问题的重新界定、将妇女看成是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客体等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在开展妇女社会工作的时候常常用到参与式学习方法,它不仅体现了赋权,还是推动妇女自我教育、建立 2、彤彤今年7岁,正读小学一年级,父母均为打工人员,在四年前离婚,彤彤被判给母亲吴女士抚养经过一段黑色的婚姻生活,吴女士现在对再婚持排斥态度,她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彤彤身上,管教非常严厉,只要彤彤稍微有点淘气,吴女士就打骂彤彤最近,因为公司倒闭,吴女士下岗了,家庭失去了收入来源,吴女士既忧虑又急躁,对彤彤的打骂成为家常便饭而彤彤的父亲一直拖延支付彤彤的抚养费用现在,彤彤的学习成续下滑得厉害,还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不喜欢与同学一起玩耍,动不动就与同学打架彤彤的班主任老师找到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希望为彤彤提供服务[问题]1.请说明儿童的需要主要有哪些2.上述案例中,彤彤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3.针对彤彤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答案】:1.儿童的需要主要包括:①生存的需要。
生存是所有生物体的共同需要,但是儿童的生存需要不仅表现在其要获得足够的物质以满足生命的延续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方面,还表现为这些需要的满足,不能依靠其个体实现而必须由其家庭或者社会来满足有时需要社会政策层面介入帮助,亦可以上升为法律层面的强制性要求②爱的需要儿童在家庭或者机构中生活,除了摄入营养以使身体健康成长以外,还需要爱,以使他们的情感也能获得发展,使他们在成年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与其他社会成员正常相处③学习的需要儿童自出生就肩负着使命,他们要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而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必须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儿童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使其今后成年步入社会时,更好地适应社会④游戏的需要儿童需要游戏,这是由其天性决定的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体的成长,并通过游戏学会与人相处,逐渐地认识和了解社会⑤社会化的需要儿童的社会化是每个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⑥被保护的需要儿童由于未成年,其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需要社会对他们进行特殊的保护既要保护儿童使其获得健康成长,又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2.在上述案例中,彤彤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良情绪需要改善。
母亲吴女士的不良情绪传染给了彤彤,导致彤彤产生自卑、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学习,还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不喜欢与同学一起玩耍,动不动就与同学打架②恶劣的亲子关系需要改善吴女士由于婚姻失败的消极影响,对彤彤寄予厚望,管教非常严格,失去工作后,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彤彤,危害了彤彤的人身安全,致使亲子关系恶劣③在学校的不良行为需要修正彤彤在学校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与同学打架的不良行为都需要修正,应当培育其人际交往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④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需要改善彤彤的母亲最近下岗,家庭失去了收入来源,而父亲一直拖延支付彤彤的抚养费用,家庭经济比较拮据3.针对彤彤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主要有:①对彤彤进行心理舒缓彤彤的不良情绪,帮助彤彤理解母亲对她的良苦用心,增强彤彤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②帮助彤彤修正在校的不良行为协助彤彤改正撒谎、不交作业以及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错误行为,帮助她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改善与同学的关系③与彤彤的母亲进行沟通教导彤彤母亲应该学习家庭教育技能,让彤彤的母亲认识到打骂的管教方式对彤彤造成的身心损害,帮助其改正打骂女儿的管教方式,缓解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
鼓励并协助彤彤的母亲找到新工作,在获得稳定收入之前,可适当争取经济援助④与彤彤的父亲取得联系,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为彤彤争取及时足额的抚养费用⑤教导彤彤学习相应的社交技巧,鼓励她主动与父母和同学进行交流⑥与彤彤的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请班主任老师理解彤彤的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争取班主任老师协助彤彤改正不良行为 3、一个月前,刘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市区贩卖大米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刘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致夫妻俩当场身亡刘某的女儿刘姗姗才9岁,她没想到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刘姗姗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面,天天一个人待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1.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有哪些2.刘姗姗是否可以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其依据是什么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刘姗姗走出困境【答案】:1.“特困”人员供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各地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开展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属于特困人员供养范畴特困人员供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二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三是提供疾病治疗;四是办理丧葬事宜。
供养形式分为在家分散供养和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鼓励其在家分散供养;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先为其提供集中供养服务2.刘姗姗可以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刘姗姗今年才9岁,她失去了父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没有法定抚养义务人,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有权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3.为帮助刘姗姗走出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其提供以下服务:①对刘姗姗进行心理,帮助其释放悲伤情绪,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②对刘姗姗进行个案,帮助其树立自强的信念,努力接受父母已去世的现实,勇敢生活下去;③为刘姗姗解决生活问题与学业问题,协助其申请特困人员供养,并为其办理相关事宜;④为刘姗姗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号召刘姗姗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刘姗姗所在村庄的村委会及街坊邻里多关心刘姗姗,使刘姗姗感受到温暖;⑤定期对刘姗姗进行随访,及时解决日后出现的各种困难,帮助其顺利成长 4、案例:小丽,女,17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小丽还有两个哥哥,都是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现在都已经成家。
小丽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但由于这两年收成不好,父亲便出去打工,做起了农民工小丽的父母一直对小丽寄予厚望,希望小丽能考进市重点中学,所以对小丽处处严格要求小丽虽然家庭条件不好,可是父母却舍得为小丽的教育投资从小时候起,小丽的每一天都排满了学习课程,小丽父母还为小丽买了各种书小丽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少,出去玩一会都要向父母请示,买文具、衣服等都有妈妈的全程监督小丽看到很多同学都可以去外面自由玩耍,还可以随意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很羡慕也很难受小丽如果和同学出去玩,回来也不敢跟家里人说,害怕挨批评马上就要中考了,小丽很担心,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父母会责备她有时小丽磨蹭着不敢回家,还学会了撒谎小丽的父母已发觉小丽经常说谎,而且最近一次月考的成绩也不如以前问题:1.小丽面对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小丽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可以用到哪些相关理论?【答案】:1.上述案例中,小丽面临的主要困境有:(1)父母管教严厉,缺乏自由父母对小丽寄予厚望,在学习上要求严格,平时对小丽有太多的约束,小丽觉得没有自由2)升学压力大小丽马上就要进行中考,升学压力较大,月考成绩不理想,不敢回家,害怕遭受责骂3)与父母没有进行正确的沟通。
小丽向往自由,却不敢和父母说,害怕遭受责骂小丽和父母之间缺乏沟通,甚至还学会了撒谎2.针对小丽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策略中可能会用到的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有:(1)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①家庭成员的基本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②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③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让小丽的家庭成员认识到家庭“问题”的产生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方式之间的关联,及时改变这样的交流方式,建构新的交流方式,既能解决家庭功能的失调,又能使家庭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也像人一样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自然变化过程,这是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以及他们的需要会随着家庭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每一个家庭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小丽的家庭现在处于青少年家庭阶段,这一阶段家庭的主要任务是:①调整家庭界限以满足青少年的独立要求 5、社会工作者在某职业学校开展服务时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动辄不动与任课老师产生冲突,甚至擅自离开课堂;有些学生流连于网吧,经常夜不归宿。
社会工作者经过进一步评估,发现大多数学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觉得读职业学校没前途,既懊悔过去读书不认真,又不愿面对现实,更没有为改变现实而采取行动社会工作者决定依据现实疗法中的“责任”、“现实”和“正确”三哥基本要点,开展以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为总目标的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破冰游戏等方式促进组员间的相互交流,树立积极、正向的伙伴关系;与组员共同制定契约,形成小组规范,使组员逐步认识到遵守规范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通过“自画像”、“生命环”等活动,协助每位组员开展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行为并进行合理评估,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社会工作者借助良好的小组互动氛围,通过角色扮演、示范、鼓励等技巧,协助组员学会真实表达,并履行自己的决定和承诺问题:1.围绕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总目标,列出本案例中小组工作的具体目标2.分析小组工作在本案例中发挥的功能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三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题目一般而言,考官喜欢考查每个服务对象或者每个服务领域最具特色的方法,如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就曾经考过抗逆力去年青少年作为压轴的方案设计题出现,考查的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中的职业。
而今年考查的是自我探索类服务所以答案应该锁定在青少年自我探索服务第一问小组工作的具体目标,应该是在实务运用中有所表述,如:通过服务让青少年了解和接纳在成长道路上的困惑,协助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学习环境中,引导他们完成对自我的探索等考生也可自我发挥)第二问实质上考查的是小组工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