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版附答案(达标题)

举报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版附答案(达标题)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育教育 【答案】: D 2、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稳定的归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答案】: A 3、下列教师课堂行为中,体现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是( ) A.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 B.发现个别学生上课走神时,立即点名批评 C.讲课前公布学生成绩 D.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緣装饰得格外醒目 【答案】: A 4、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干扰抑制 D.双重抑制 【答案】: D 5、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差异性 【答案】: D 6、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 ) 防御机制。 A.压抑 B.否认 C.文饰 D.代偿 【答案】: B 7、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A.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 B.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 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答案】: C 8、“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 ) 推崇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答案】: A 9、中学生小艾上学前总是反复检查书包,如果不检查,他就难受,明知该带的文具都带了,就是控制不住,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惧症 【答案】: C 10、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阶段的划分,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是( ) A.6、7~11、12岁 B.8、9~11、12岁 C.14、15~18、l9岁 D.11、12~14、15岁 【答案】: D 11、下列关于复式教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答案】: C 12、“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这是( )的观点。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答案】: D 13、赵老师的思想品德课的主题为“孝”.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或其他长辈洗一次脚。赵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答案】: A 14、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 A.学习需要 B.自我效能感 C.成就动机 D.学习动机 【答案】: B 15、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将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造成恶性循环,使得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答案】: C 16、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D.制订了班级工作计划 【答案】: C 17、古希腊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是理性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目的、理性和价值,就在于使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这属于()的观点。 A.外在目的论 B.内在目的论 C.个人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答案】: C 18、“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 A.心理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神话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 B 19、“学不躐等”反映了( )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 D 20、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答案】: C 21、学习程度需达到(),学习效果才最佳。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 C 2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特点。 A.主体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答案】: C 23、“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日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这体现的是()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活动 【答案】: B 24、我国现行的学制类型是() A.单轨制 B.双轨制 C.复合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 D 25、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答案】: B 26、(2021年上半年真题)李利今天新学习了20个英文单词,放学后,他就一遍一遍地背诵,直至背会全部单词。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监控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复述策略 【答案】: D 27、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答案】: A 28、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指的是() A.操作能力 B.认知能力 C.创造能力 D.社交能力 【答案】: B 29、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答案】: A 30、( )在中学阶段居于主导地位。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答案】: B 3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答案】: D 32、韩娥唱歌之后,她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  )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答案】: A 3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 提出了非指导教学法。 A.罗杰斯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答案】: A 34、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B 35、学生王某精力充沛,总有使不完的精力,爱冲动,点火就着。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抑郁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答案】: C 36、关系转换理论强调( )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A.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B.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 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 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答案】: A 37、中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答案】: B 38、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  ) A.时代性 B.经济性 C.强制性 D.创新性 【答案】: C 39、一个国家的人口()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 A.数量 B.增长率 C.质量 D.分布 【答案】: A 40、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 B.不适当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答案】: D 41、马克思说:“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小得多,他们之问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一论断表明()。 A.遗传素质最终决定人的发展 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 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 【答案】: B 42、按照迁移的性质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答案】: A 43、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 B 44、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 D 4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 D.学生亚文化 【答案】: C 46、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A.智育活动 B.认识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答案】: B 47、学生阅读不熟悉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