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版带答案(突破训练)

举报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完整版带答案(突破训练)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答案】: C 2、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它主张在教育评价中应( )。 A.关注非预期效果 B.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 C.以对话为主要手段 D.采用共同建构的方法 【答案】: A 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境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答案】: C 4、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 A.前习俗水平 B.后习俗水平 C.准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 【答案】: A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的需要 【答案】: D 6、“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者是( )。 A.马卡连柯   B.巴班斯基   C.赞可夫   D.凯洛夫 【答案】: B 7、在我国的学校课程结构中,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 A 8、学生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林同学遵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答案】: A 9、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答案】: D 10、“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 )的语言。 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子 【答案】: C 11、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答案】: A 12、2011年单项选择:孟子的“自省、自强”体现的德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修养指导法 【答案】: D 13、谭老师为了在班级上采取分组方式进行教学,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就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科测试,并将学科测试的结果作为分组的重要依据。谭老师的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 A 14、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A.个人压力 B.生活压力 C.工作压力 D.社会压力 【答案】: C 15、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 A.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B.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适应 D.抑制作用 【答案】: A 16、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 C 17、上学路上,徐燕看到一个同学正艰难地推着一位坐轮椅的老人上斜坡路,她非常激动这种道德情感属于() A.动作性道德情感体验 B.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C.想象性道徳情感体验 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答案】: B 18、《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听到自己金榜题名,狂喜之下,竟然意识混乱,手舞足蹈,疯疯癫癫。范进所处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冲动 【答案】: B 1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主观努力 【答案】: A 20、赵老师的思想品德课的主题为“孝”.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或其他长辈洗一次脚。赵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答案】: A 21、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A.演说家 B.智者 C.军人和武士 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答案】: C 22、通过报告、谈话、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 B 23、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是( )。 A.参与观察法 B.行动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非参与观察法 【答案】: B 24、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属于( )。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消退法 D.合理情绪治疗法 【答案】: D 2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组织文化 【答案】: B 26、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华生 【答案】: C 27、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答案】: B 28、( )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答案】: A 29、“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应用 【答案】: B 3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 A.情境学习 B.接受学习 C.潜伏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 A 31、红丽去商场逛街,觉得一条连衣裙特别漂亮。但最终没有买下它,回到家后红丽总是能够想起那条连衣裙具体的样子来。红丽的这种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 B.动作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 【答案】: A 32、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学生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拿一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 B 33、小李为了考到年级第一名,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是(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内部动机 【答案】: B 34、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 )。 A.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 B.道德动机和道德观念 C.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 D.道德感和道德认识 【答案】: C 35、教师是教育者,其根本任务是( ) A.教书育人 B.传道授业 C.解惑答题 D.管理学生 【答案】: A 3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答案】: C 37、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情境教学法 【答案】: D 38、把圆周率“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这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A.位置记忆法 B.缩简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 D.视觉联想法 【答案】: C 39、能够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观念,体现了发散思维的( )特点。 A.灵活性 B.独创性 C.发散性 D.流畅性 【答案】: D 40、在进行德育活动时,教师要关心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同时又要指出他们在发展中的不足,绝不降低要求,通过爱与民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这体现了德育的()原则。 A.知行统一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C.疏导性 D.导向性 【答案】: B 4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精神文化 【答案】: D 42、下列不属于集体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是( )。 A.道尔顿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特朗普制 【答案】: A 43、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答案】: B 44、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A.情绪宣泄 B.精神升华 C.行为补偿 D.认知改变 【答案】: C 45、中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答案】: B 46、2013年单项选择: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 C 47、讲授法的缺点在于()。 A.不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D.不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