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参考答案(A卷)

举报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参考答案(A卷)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临床实验室定量分析测定结果的误差应该是 A.愈小愈好 B.先进设备 C.室内质控 D.在允许误差内 E.质控试剂 【答案】: D 2、Westgard质控处理规则的应用可以找出的误差是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D.偶然误差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3、ELISA是利用酶催化反应的特性来检测和定量分析免疫反应。ELISA中常用的固相载体 A.聚苯乙烯 B.尼龙网 C.三聚氧胺 D.硝酸纤维膜 E.醋酸纤维膜 【答案】: A 4、下列对向量学习意义的描述: A.1 条 B.2 条 C.3 条 D.4 条 【答案】: D 5、最早使用“函数”(function)这一术语的数学家是( )。 A.约翰·贝努利 B.莱布尼茨 C.雅各布·贝努利 D.欧拉 【答案】: B 6、一级结构为对称性二聚体的是 A.因子Ⅲ B.因子Ⅴ C.因子Ⅰ D.因子Ⅹ E.因子Ⅸ 【答案】: C 7、一级结构为对称性二聚体的是 A.因子Ⅲ B.因子Ⅴ C.因子Ⅰ D.因子Ⅹ E.因子Ⅸ 【答案】: C 8、男,17岁、发热、牙跟出血15d,化验检查: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2.2×10 A.ITP B.AA C.急性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CML 【答案】: D 9、临床实验室定量分析测定结果的误差应该是 A.愈小愈好 B.先进设备 C.室内质控 D.在允许误差内 E.质控试剂 【答案】: D 10、《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设置了四个选修系列,其中选修系列l是为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学生而设置的,下列内容不属于选修系列1的是( )。 A.矩阵变换 B.推理证明 C.导数及应用 D.常用逻辑用语 【答案】: A 11、下列不属于血管壁止血功能的是 A.局部血管通透性降低 B.血小板的激活 C.凝血系统的激活 D.收缩反应增强 E.局部血黏度增加 【答案】: A 12、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影响免疫浊度分析的重要因素 A.温育系统故障 B.伪浊度 C.边缘效应 D.携带污染 E.比色系统故障 【答案】: B 13、提出“一笔画定理”的数学家是( )。 A.高斯 B.牛顿 C.欧拉 D.莱布尼兹 【答案】: C 14、对某目标进行100次独立射击,假设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2,记X为100次独立射击击中目标的总次数,则E(X2)等于( )。 A.20 B.200 C.400 D.416 【答案】: D 15、高中数学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注数学学科( )的形式和发展,制定学科合理的学业质量要求,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 A.核心素养 B.数学能力 C.数学方法 D.数学技能 【答案】: A 16、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有理数集对于乘法运算封闭 B.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 C.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 D.有理数集不是复数集的子集 【答案】: D 17、以下哪些不属于学段目标中情感与态度方面的。() A.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B.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C.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D.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答案】: D 18、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原粒+早幼粒占6% B.原淋+幼淋占10% C.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 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 E.成堆及散在血小板易见 【答案】: B 19、红细胞形态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受色浅淡,骨髓铁染色发现细胞内、外铁消失,为进一步确定贫血的病因,宜首选下列何项检查 A.血清叶酸、维生素B B.Ham试验 C.Coomb试验 D.铁代谢检查 E.红细胞寿命测定 【答案】: D 20、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复合物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分泌功能 D.凝血功能 E.血块收缩功能 【答案】: B 21、浆细胞性骨髓瘤的诊断要点是 A.骨髓浆细胞增多>30% B.高钙血症 C.溶骨性病变 D.肾功能损害 E.肝脾肿大 【答案】: A 22、属于检测Ⅳ型超敏反应的试验 A.Coombs试验 B.结核菌素皮试 C.挑刺试验 D.特异性IgG抗体测定 E.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 【答案】: B 23、患者,女,35岁。发热、咽痛1天。查体:扁桃体Ⅱ度肿大,有脓点。实验室检查:血清ASO水平为300U/ml,10天后血清ASO水平上升到1200IU/ml。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血细菌培养发现A群B溶血性链球菌阳性,尿蛋白(++),尿红细胞(++)。初步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对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最有价值的是 A.血清AS01200IU/ml B.血清肌酐18μmol/L C.血清BUN13.8mmol/L D.血清补体C E.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显著增高 【答案】: D 24、Grave病的自身抗原是 A.甲状腺球蛋白 B.乙酰胆碱受体 C.红细胞 D.甲状腺细胞表面TSH受体 E.肾上腺皮质细胞 【答案】: D 25、纤溶酶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B.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C.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D.使谷氨酸纤溶酶转变为赖氨酸纤溶酶 E.水解补体 【答案】: B 26、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水肿的是 A.选择性IgA缺陷病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C.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D.慢性肉芽肿病 E.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答案】: C 27、人体内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Ⅲ B.因子Ⅴ C.因子Ⅰ D.因子Ⅹ E.因子Ⅸ 【答案】: B 28、数学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危机,触发第三次危机的事件是(  )。 A.无理数的发现 B.微积分的创立 C.罗素悖论 D.数学命题的机器证明 【答案】: C 29、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3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体检:脾肋下3.0cm,肝肋下1.5cm。检验: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1100×10 A.凝血因子减少 B.鼻黏膜炎症 C.血小板功能异常 D.鼻黏膜下血管畸形 E.血小板数增多 【答案】: C 30、患者,女,35岁。发热、咽痛1天。查体:扁桃体Ⅱ度肿大,有脓点。实验室检查:血清ASO水平为300U/ml,10天后血清ASO水平上升到1200IU/ml。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介导的抗体是IgM、IgG B.介导的抗体包括IgE C.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 D.肥大细胞脱颗粒 E.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答案】: A 31、欲了解M蛋白的类型应做 A.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B.免疫电泳 C.免疫固定电泳 D.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测定 E.尿本周蛋白检测 【答案】: B 32、“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这是数学家( )于1981年提出的。 A.华罗庚 B.柯朗 C.怀尔德 D.王见定 【答案】: C 33、动物免疫中最常用的佐剂是 A.卡介苗 B.明矾 C.弗氏佐剂 D.脂多糖 E.吐温-20 【答案】: C 34、5-HT存在于 A.微丝 B.致密颗粒 C.α颗粒 D.溶酶体颗粒 E.微管 【答案】: B 35、AT-Ⅲ抗原测定多采用 A.凝固法 B.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C.免疫学法 D.发色底物法 E.以上都是 【答案】: C 36、属于检测Ⅳ型超敏反应的试验 A.Coombs试验 B.结核菌素皮试 C.挑刺试验 D.特异性IgG抗体测定 E.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 【答案】: B 37、临床有出血症状且APTT延长和PT正常可见于 A.痔疮 B.FⅦ缺乏症 C.血友病 D.FⅩⅢ缺乏症 E.DIC 【答案】: C 38、关于过敏性紫癜正确的是 A.多发于中老年人 B.单纯过敏性紫癜好发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 C.单纯过敏性紫癜常呈单侧分布 D.关节型常发生于小关节 E.不会影响肾脏 【答案】: B 39、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下列哪一个( ) A.因子Ⅷ B.因子Ⅹ C.因子Ⅻ D.因子 E.因子Ⅺ 【答案】: C 40、男性,28岁,农民,头昏乏力半年有余。体检:除贫血貌外,可见反甲症。检验:外周血涂片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血清铁7.70μmol/L(43μg/dl),总铁结合力76.97μmol/L(430μg/dl);粪便检查有钩虫卵。其贫血诊断为 A.珠蛋白生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肾病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感染性贫血 E.维生素B 【答案】: C 41、贫血伴轻、中度黄疸,肝功能试验均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是 A.晚期肝硬化 B.脾功能亢进 C.溶血性贫血 D.ITP E.急性白血病 【答案】: C 42、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 A.因子Ⅴ B.因子Ⅱa C.因子Ⅻ D.因子Ⅰ和Ⅰa E.因子Ⅳ 【答案】: D 43、在讲解“垂线”一课时,教师自制教具,将两根木条钉在一起并固定其中一根木条a,转动木条b,让学生观察,从而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 A.实例导入 B.直观导入 C.悬念导入 D.故事导入 【答案】: B 44、《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定了九条基本事实,下列属于基本事实的是( )。 A.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两平行线间距离相等 C.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D.两直线被平行线所截,对应线段成比例 【答案】: D 45、在讲解“垂线”一课时,教师自制教具,将两根木条钉在一起并固定其中一根木条a,转动木条b,让学生观察,从而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 A.实例导入 B.直观导入 C.悬念导入 D.故事导入 【答案】: B 4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特点是 A.EBV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