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A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一、单选题 1.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不包括() A.幼儿的发展 B.教师的教学能力 C.社会的需要 D.国家及地方的政策要求 答案:B 2.()是指具体某一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活动目标要求具体明确,操作性强。 A.单元教学目标 B.幼儿园总目标 C.年龄阶段目标 D.教育活动目标 答案:D 3.课程目标表述的维度不包括() A情感维度目标 B.能力维度目标 C.意志维度目标 D.知识维度目标 答案:C 4.以下属于表现性目标的是() A.能够画出小鸟的基本轮廓 B.了解鸟的种类 C.愿意和鸟做朋友 D.尝试用不同方法画鸟 答案:C 5.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要求“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还要促进幼儿的发展,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是下列哪一项原则() A.适宜性原则 B.基础性原则 C.生活化原则 D.目标性原则 答案:A 6.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不包括以下哪种() A.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B.以教师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C.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D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答案:B 7.()是开展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活动目标 B.活动内容 C.活动过程 D.活动评价 答案:A 8.对活动准备的评价中要求幼儿从家中或社区里带的一些材料属于() A.知识准备 B.环境准备 C.物质准备 D.动机准备 答案:C 9.活动过程具有动态性.情境性和()等特点 A.趣味性 B.灵活性 C.随意性 D.生成性 答案:D 10.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是幼儿园教育目的() A.具体化 B.抽象化 C.现实化 D.独立化 答案:A 11.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及其教育进程的预设性,在一定程度上将课程与学科科目混为一谈,将课程视为固定.静态的事物。是以下哪种课程观 A.课程即“学科和教材” B.课程即计划 C.课程即目标 D.课程即经验 答案:A 12.以下哪些不属于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A.生理性 B.启蒙性 C.生活性 D.教育性 答案:D 13.1932年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幼儿园课程文件是() A.《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 B.《幼稚园课程标准》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答案:B 14.20世纪20—30年代,我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受到()的影响 A.赫尔巴特 B.斯宾塞 C.杜威 D.蒙台梭利 答案:C 15.20世纪我国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受到下列哪个国家的影响() A.苏联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A 16.离园活动包括离园前准备和()两部分 A.愉快离园 B.道别 C.整理穿戴 D.自由选择活动区角 答案:A 17.下列哪项不属于离园活动? A.组织幼儿入厕 B.整理幼儿穿戴 C.体检活动 D.开展小游戏 答案:C 18.离园时教师应关注() A.关注安全 B.关注情绪 C.关注价值 D.关注活动 答案:D 19.下列哪项不是幼儿在离园活动时必须要做的? A.愉快参与活动并整理玩具材料 B.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C.整理自己的仪表 D.主动向老师道别 答案:B 20.晨间接待的工作重心是() A.与家长沟通 B.教孩子礼貌待人 C.晨间体育锻炼 D.检查孩子身心状况 答案:D 二、问答题 1.(名词解释)行为目标 答案:行为目标是指对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陈述,指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所发生的可见的行为变化,如学到的知识,获得的技能等。 2.(名词解释)表现性目标 答案:表现性目标指向人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拓展并探索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3.(名词解释)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答案: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是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良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4.(名词解释)幼儿园课程评价 答案:幼儿园课程评价在根本上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综合发挥教育评价的发展功能,运用多种科学的评价手段,诊断出幼儿园课程各环节中产生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激励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发现问题,对照问题改进自己.完善自己,然后求得发展。 5.蒙台梭利教育方案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蒙台梭利教育方案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自然文化教育。 6.瑞吉欧教育体系的教师的主要角色有哪些? 答案:瑞吉欧教育体系的教师的主要角色有: ①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 ②教师是幼儿的观察者; ③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与向导; ④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 ⑤教师幼儿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教师还是一个实践的反思者。 7.试述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并评价五指活动课程。 答案:①依据活教育的课程观,在长期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陈鹤琴提出“幼稚园的课程可以以自然、社会为中心”进行选择,形成五类活动:(1)健康活动:包括伙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2)社会活动: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以及社会常识等。(3)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等。(4)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5)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②对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陈鹤琴先生创建五指活动课程的两大基本原则。五指活动课程中一些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的幼儿教育课程的改革和编制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五指活动课程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需求,强调从社会和实际出发。幼儿园的课程不仅要符合儿童的需要,而且也要顾及到社会生活的需求,幼儿园课程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同时重视生活,合于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