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实验教案093808

举报
资源描述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舒兰二十中 物理 实验 教案 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一、实验目的 1、知识与技能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比热容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规律,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实验器材 秒表、温度计、水和食用油、烧杯(200ml)、试管2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甘油注射器等 三、实验过程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展示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如一种是水,另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讨论: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较加热所用的时间(即比较吸收的热量的多少)学生分组进行对比实验,所用器材见“学生用材料”实验结论1: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实验结论1: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时,食用油的温度升高的快。实验结论2: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食用油比水需要的时间短(吸收的热量少)。上面的加热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撤出酒精灯,观察水或食用油放热一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段时间后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物质放热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总结评价:(教师对各个小组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得出的结论:(1)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在冷却相同的时间(放出相等的热量)时,食用油的温度变化快(下降的多)。(2)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食用油比水需要的时间少(放出的热量少)。展示问题:请同学们尝试得出探究结论,并分析为什么要引入比热容的概念。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提出问题】在图 7-1 中,两个灯泡是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的。流过 A、B、C 各点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作出猜测。分三次把电流表接入,分别测量流过 A、B、C 各点的电流。你的猜测正确吗?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否回答: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猜想或假设】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是相等关系。【设计实验】分别把图 7-1 中 A、B、C 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三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相同的关系。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下面分别是测量 A、B、C 三点电流的电路图。如图 7-2 所需器材:干电池两节、小灯泡两只、开关、电流表、导线【进行实验】把测量数据记在下面表中,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地写下来。A 点的电流 IA B 点的电流 IB C 点的电流 IC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分析和论证】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评估与交流】实验中电流表是分三次接入电路中的,为什么没有选用 3 块电流表直接测量?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出问题】如图 8-1 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流过 C 点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流过 A、B 两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猜想或假设】可能满足并联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设计实验】分别把电路中 A、B、C 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三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相同的关系。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分别画出测量 A、B、C 三点电流的电路图 8-2。所需器材:干电池两节、小灯泡两只、开关、电流表、导线【进行实验】实验次数 A 点的电流 IA B 点的电流 IB C 点的电流 IC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分析和论证】在并联电路中,流过 A 点的电流与流过 B 点的电流 、;流过 C 点的电流与流过上述两点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是:。【评估与交流】1、实验中电流表是分三次接入电路中的,为什么没有选用 3 块电流表直接测量?2、当电路中两个灯泡不一样大小时,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串联电路各点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如图 9-1 所示,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图 9-1 1、AB 之间、BC 之间、AC 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什么关系?2、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猜想或假设】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各处相等的,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是否电压也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会与电流有相同的规律呢?2、串联的两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说明各部分电路也一定有电压来维持,它们的电压之和是否与电源的电压相等?【设计实验】根据猜想与假设,需要对电路中的 AB、BC、AC 间的电压进行测量。可以分三次把电压表并联在 AB 之间、BC 之间、AC 之间,分别测量这三个电压,比较三个电压值,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继续用上述实验方法实验,通过多次测量,看看是否有同样的关系。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 9-2)分别画在下面:所需器材:干电池两节(或学生电源)、小灯泡两只、开关、电压表、导线【进行实验】1、观察实验器材,特别是所使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及对应的分度值。2、按照图 9-1 所示电路图连接好串联电路。将电压表并联在 AB 之间,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 AB 之间的电压 U1。将电压值填在实验表格中;再将电压表先后改接在 BC 之间和 AC 之间,分别测出 BC 之间电压 U2和 AC 之间的电压U3,填在实验表格中。3、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实验次数 AB 间的电压 U1/V BC 间的电压 U2/V AC间的电压U3/V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分析和论证】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通过对实际测量结果的分析回答:1、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2、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即 U3=U1+U2。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3、将你得出的最后结论与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进行比较,发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评估与交流】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分析,并思考在探究过程中,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操作过程有无失误,测量结果是否可靠。交流应贯穿于整个探究活动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也可全班交流。实验注意事项: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应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3、连接好电路后,先用开关试触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为 15V 的量程,观察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4、确认连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观察示数,如电路电压不超过 3V,可改为3V 的量程进行测量。5、要采用更换小灯泡的方法,进行多次测量。为什么?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提出问题】如图 10-1 所示,将 L1和 L2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1、L1两端的电压和 L2两端的电压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根据猜想与假设,需要对电路中 L1两端的电压、L2两端的电压及总电路两端的电压进行测量。可以分三次把电压表并联在 L1两端、L2两端及总电路两端,分别测量这三个电压,比较三个电压值,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继续用上述实验方法实验,通过多次测量,看看是否有同样的关系。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 10-2)分别画在下面:所需器材:干电池两节(或学生电源)、小灯泡两只、开关、电压表、导线【进行实验】1、按照图 10-1 所示电路图连接好并联电路。将电压表并联在 L1两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 L1两端的电压 U1。将电压值填在实验表格中;再将电压表先后改接在 L2两端和总电路两端,分别测出 L2两端电压 U2和总电压U,填在实验表格中。2、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实验次数 L1两 端 的 电 压U1/V L2两 端 的 电 压U2/V 总电压 U/V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分析和论证】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即 U1=U2。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提出问题】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猜想或假设】1、滑动变阻器为什么能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2、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3、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试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4、如图 11-1 所示,当滑片向 A 端滑动时,灯泡的亮度如何变化?【设计实验】实验要求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因此我们应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有所了解。在实验之前,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完成下面的问题:1、滑动变阻器主要由几部分组成?2、变阻器滑片上的小金属片上的两数据的含义?3、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4、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5、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最大?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最小,几乎为零?6、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朝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分析:1、构造:滑动变阻器是由瓷筒、套在瓷筒上表面涂了绝缘漆的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瓷筒上方架在绝缘架上的金属杠、以及套在金属杠上的滑片组成。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3、作用: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改变某一导体(或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有时还起保护电路的作用。要使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必须使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所以实验时将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在电路中。设计实验电路如图 11-1 所示。在实验时,按图 11-1 所示连接电路,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应注意接线柱的正确选择。为了保护整个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调到最大。闭合开关后,观察灯泡的亮度,并在滑动滑片之前,应先预测灯泡的亮度变化,并通过实验结论总结出其判断的依据。所需器材:干电池两节、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1、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2、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确定滑动变阻器所使用的接线柱后,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然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片的同时,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3、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并重复上面的实验。所选接线柱 滑片滑动方向 电路中变阻器的电阻的变化 灯泡亮度的变化 和 向 滑动 向 滑动 和 向 滑动 向 滑动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分析和论证】1、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得出: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上。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如图 11-3 所示,常用的滑动变阻器有两种:一种只有两个接线柱;另一种有四个接线柱。对于只有两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只要将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入电路,让电流从其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