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确定位置教案7篇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1 年确定位置教案年确定位置教案 7 7 篇篇确定位置教案确定位置教案 篇篇 1 1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 19-21 页的例 1、例 2 及“做一做”和练习五的有关习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同学在班级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2、通过谈话交流,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一般规则,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能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4、通过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难点: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将用列、行来表示提升为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周的“每周一星”是谁吗?能说出她的位置吗?出示课题:确定位置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1、认识第几列第几行。(1)课件演示列和行。(2)说说某个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3)游戏:请一位同学报第几列第几行的同学起立,答对的接着报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一直接力下去。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答错的请说出自己的正确位置。)2、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比赛:老师报位置,如:第 2 列第 3 行?,你们把老师报的位置记录下来,看谁能把老师报的位置全写下来。(老师报的速度可不慢哦)比赛结束,将记录比较多的同学展示给大家看,看看他们的记录方法,并加以表扬。(2)课件演示用数对表示位置。请同学说说是如何表示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继续用课件演示将具体是人物的位置抽象用“格子”或“点”来表示物体位置。(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 20 页例 2。在格子图上用数对表示各个场馆所在的位置以及标出指定场馆的位置。(4)将错误的展示,请大家讲评。之后将正确的展示给大家看。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课本第 20 页的“做一做”。确定位置教案确定位置教案 篇篇 2 2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活动引入一、活动引入师:这节课,老师想给大家重新排座位,请大家根据拿到的座位号找座位。二、学生活动二、学生活动1、明确要求。师:在找座位之前,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结合学生的提问介绍哪是第一组,哪是第一个。)2、找座位。提出:先观察自己座位的大概位置,再轻轻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3、描述位置。(学生都找到座位后,)提问:坐在第1 组第 1 个的是谁?(请第 2 组所有同学站一下,请每组第2 个同学举手。)坐在第3 组第 5 个的是谁?坐在第 5 组第 3 个的是谁?班长坐在第几组第几个?体育委员坐在第几组第几个?提问:请每个同学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看坐在第几组第几个?4、归纳小结。讲述:刚才我们是用“第几组第几个”来确定同学的位置。(板书课题)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时,先要确定哪是第1 组,哪是第 1 个。5、“试一试”。(出示小动物做操图。)提问:站在第 1 排第 1 个的是谁?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谁站在第 2 排第 3 个?红色的小兔站在第几排第几个?请每个同学选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告诉同桌它们站在第几排第几个。三、解决问题1、找“第几层第几号”。出示图片,画外音:“欢迎小朋友们来做客!我是小猴,我住在第 2 层第 3 号房间。”师:由小猴的话你知道哪是第 1 层第 1 号吗?(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第几号。)2、找“第几层第几本”。帮忙找书:请帮我拿新华字典,说出它的位置。分别说出 成语词典 数学家的故事 放在第几层第几本。找自己喜欢的书。3、“找地雷”游戏。4、到电影院找座位。5、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确定位置?四、应用拓展四、应用拓展涂色游戏:学生在纸上按照指定的位置涂色,涂完了看看像什么。确定位置教案确定位置教案 篇篇 3 3设计说明设计说明数学_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学就应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会解决相关问题,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1情境激趣。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描述,体会必须通过方向和距离才能准确描述事物的位置关系。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小组合作中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会辨别方向和位置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同时让学生眼、口、脑并用,在积极探究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养。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学生准备 量角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六一儿童节,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他们可以去哪些景点游玩?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它们的位置吗?(学生自由回答)2激趣导入。师:我们该怎样描述这些景点的具体位置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一)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课件出示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带给学生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探究物体的具体方向。(1)分组讨论:此时,怎样描述各景点的位置?(2)汇报想法。(学生可能想到用方向或其他方法来表示位置,教师要及时确定正确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明确要用方向表示位置,必须先确定一个观测点)(3)引导思考。提问: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引导学生说出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也可以说在喷泉广场的北边再往东)提问:狮虎山也在喷泉广场的北边再往东,怎么区分这两个地点呢?(使学生想到结合角度来确定位置)教师说明:在确定方向时,一般以南、北为标准,北偏东就是正北往东偏,北偏西就是正北往西偏,南偏西就是正南往西偏,南偏东就是正南往东偏。(4)探究结合角度精确确定物体方向的方法。结合情境图中熊猫馆的位置,明确物体精确方向的描述方法。(指出:熊猫馆在喷泉广场北偏东20的方向上和熊猫馆在喷泉广场东偏北 70的方向上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确定角度可以借助图中的角度线,也可以用量角器测量)根据情境图描述狮虎山的精确方向。狮虎山在喷泉广场北偏东 50(或东偏北 40)的方向上2结合具体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1)认识方向和距离对确定物体位置的作用。提问: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北偏西60(或西偏北 30)的方向上,如何区分它们的位置呢?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明确:知道各景点在喷泉广场的哪个方向后,必须同时知道各景点到喷泉广场的距离才能确定它们的具体位置。(2)结合具体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北偏西 60(或西偏北30)的方向上,大象馆距离喷泉广场 1000 米,长颈鹿馆距离喷泉广场 500 米(3)小结。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首先要找准观测点,然后明确方向和距离。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路线。课件出示:参观斑马场后,同学们想去猴山,说一说他们的行走路线。(1)议一议:怎样才能说清去猴山所走的路线呢?明确出发点和目的地,以及按什么方向行走,走多远,途中要经过哪些景点。明确以斑马场为观测点时怎样描述喷泉广场所在的位置。(2)说一说同学们从斑马场去猴山的行走路线。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观察、发现、思考、交流中认识方向、距离对确定物体位置的作用,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描述出物体的具体位置。确定位置教案确定位置教案 篇篇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知识视野,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学期时间我们学校进行了课间操的展示活动,这是我们学校某班的同学(课件),在这次活动中小强是表现最出色的一个,你能说一说小强在什么位置吗?生:从右向左数第 4 排的第 2 个。师:谁还想说?生:从左向右数第 2 排的第 3 个。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生:从后往前数,第 4 排的第 3 个。师:怎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这么多种说法呢?生 1: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察的。生 2:人们的视觉不同,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了。师:正像刚才大家所说的,一个人的位置不变,但由于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刚才大家在描述小强位置时,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说法,感觉怎样?生:有点乱。师:我们能不能寻找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来描述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同时设置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二、用列与行确定位置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用到了排,个等词来描述位置,你们认为怎样为一排?生:横着是一排。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生 1:竖着也可以看作一排。生 2:排是直的。师:有横排,也有竖排,在描述位置时很容易混淆了,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竖排称为列,把横排称为行。(板书:列和行)大家认为哪为第一列合适?确定位置教案确定位置教案 篇篇 5 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认识数对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1)课代表坐在哪里?你能用数介绍他的位置。生可能出现:A 第 3 排第 4 个B 第 4 组第 3 个(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课代表的位置呢?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3)课代表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中队长坐在哪里?(板书)2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如果用下面这样的图表示同学们的座位,你能找到课代表的位置吗?确定位置教案确定位置教案 篇篇 6 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听老师提几个问题,想一想是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_同学的左面是谁?我们教室的后面是什么?学校在邮局的什么方向?生:方向与位置。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描述方向与位置的词语都有哪些?如何确定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根据不同的参照物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确定位置)回顾整理,构建络回顾整理,构建络1整理复习学过的方位词。(1)学生小组交流学过的方位词。(2)学生汇报交流。学过的方位词有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3)请大家观察所在学校和学校周围的物体,用方位词来指明物体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