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有关语文教案汇总7篇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1 年有关语文教案汇总年有关语文教案汇总 7 7 篇篇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篇篇 1 1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正确掌握音节的声调;区别形近字;巩固句子的概念,能把句子说完整;巩固学过的古诗;能正确朗读短文;能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字词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点击放大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练习复习二的内容。板书:(复习二)二、练习第一题:把声调相同的字写在一起二、练习第一题:把声调相同的字写在一起1指名读题目,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出示卡片:岁。指名认读。说说”岁“是怎样拼出来的,这个音节是几声(四声)。打开课本看第一题,找到表示四声的图,在后面的括号里写出”岁“字。出示卡片:采。指名认读。说说”采“怎样拼,是几声(三声)。找到表示三声的图,在后面括号里写”采“。3照上面的方法,把”原、知、火、目、穷、深“写在相应的声调后面的括号里。4订正。读一读每个声调后面所填写的字。三、练习第二题:比一比,再组成词语1指名读题目。2出示小黑板:人()入()(1)指名读这两个字。(2)说说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人“和”入“笔画相同,都是一撇一捺。不同的地方是”人“撇高捺低,而”入“是撇低捺高。)(3)口头组词。人:工人、人民、人口。入:入口、加入、出入。3用同样的方法练习后两组的形近字。(1)”两“和”雨“前三笔相同,都是横、竖、横折钩,后面的写法不同。口头组词:两:两个、两只、两头、两天。雨:大雨、小雨、下雨、雨衣、雨伞。(2)”鸟“和”乌“只差一笔,”鸟“比”乌“多一”点“。口头组词:鸟:小鸟、鸟岛、鸵鸟。乌:乌云、乌鸦、乌黑4把用熟字组成的词写在书上的括号里。答案:人(人民)两(两头)乌(乌鸦)入(入口)雨(下雨)鸟(小鸟)四、练习第三题:看图,把句子说完整四、练习第三题:看图,把句子说完整1指名读题,讲清题目要求。2观察第一幅图。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草原上有什么?(草原上有绿草和羊群)草原怎么样?(草原很大,一眼望不到边。)3观察第二幅图。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夜晚的天空)天上有什么?(天上有月亮和星星。)月亮什么样(又大又圆、又圆又亮、像个银盘)4讲解:“草原”、“天上”是词不是句子。要说成完整的句子,可以仔细地看看图,看看草原上、天上都有什么。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可以怎样说。五、练习第四题: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家长听五、练习第四题: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家长听1指名读题。2你能把学过的古诗先背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吗?(指名背诵)3提出要求:回家要把学过的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背得越多越好)。六、练习第五题:读一读六、练习第五题:读一读1自己小声练习读。(提示:这首小诗有两节,注意两节之间停顿要稍长一些。)2指名读。要读得正确、流利。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篇篇 2 2昨天下午,我有幸到区人和路小学参加共同体集中教研,聆听大家的发言后,一路上我都在想:修改21 遍教案,老师追求的是什么呢?三位参加省市级语文优质课大赛的老师的教案都是经过 20多遍的修改,才走上赛场的。比赛后,她们的体验不尽相同。陈老师体验到了指导团队的力量;陶老师体验到语文课堂的本质追求;李老师体验到磨课使自己变得厚重沉稳。赛课使他们成熟了,更清晰地认识了语文,探寻语文教学之道,品味了比赛的真谛。她们的比赛感悟应该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止她们表达出来的有声语言。这些是我们老师不曾或还未曾领悟到的。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陶老师说赛课前的磨课中,邢主任问她眼里有学生吗?让她顿悟。课堂不是自己的表演,而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这让我想起了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当时在本子上重重地写下了邱学华尝试教学法几个字。它能够解决很多老师课堂上的生本观。尝试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后,不直接讲解,学生只能从课本中找到解题线索,因而自学课本成为学生的需要。如果自学课本尚弄不清楚,需要请教别人,这时合作交流又成为学生主动的行为。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初步解决问题,但还不知道做得对不对,这里听教师的讲解才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教师讲解才能讲到刀口上,讲在点子上。一个人先是遇到问题,再看书找资料,或向别人求教,然后自己去解决。这是学习的本来面目,也是终生学习的方法。先练后讲的尝试学习方法,就是还学习的本来面目,教人以终生学习的方法。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知识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的时候,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我想:修改 21 遍教案,追求的是什么呢?应该是学生真正的学,教师真正的教。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篇篇 3 3一、读一读一、读一读1、读一读第一行词,想想这些词有什么特点?(都有一个树字)2、读一读第二行词,这些词和句子有什么特点?(都有幸福这个词。)3、我们学的许多字都可以组成词,几个词一起可以组成句子。二、照样子说一说二、照样子说一说1、读书上的句子。2、出示句子:老师爱我,同学爱我,我也爱-。(1)说出横线上应填的内容。(2)老师和同学怎么爱我,我又是怎么爱老师和同学的?3、仿照前两组句子,说说后两组句子可以填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发挥,体现课堂的开放性。)三、连一连,仿造例子说一说三、连一连,仿造例子说一说1、读词语2、树林是谁的家?(小鸟)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3、照样子,完成后面的练习。4、全班交流。(答案可以多选。比如学校可以是我们的家,也可以是小学生的家。)四、用家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四、用家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1、出示家,指名读。2、你能用家组什么词?组得越多越好。3、出示蜗牛图,把学生组的词尽可能写在蜗牛上。五、画一张全家像,并与下面的词语连线。五、画一张全家像,并与下面的词语连线。1、认识词语:爸爸、妈妈、我、爷爷、奶奶、哥哥、妹妹等。2、连线。3、小组互相说,家里都有谁?每个人长什么样?4、展示。六、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六、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家。1、丁丁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家,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家?2、出示小黑板。(题目)3、同桌互相说一说。4、指名到前面说给大家听。七、听老师读一读给小鸟安家七、听老师读一读给小鸟安家1、谈话导入。2、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丁丁会对小鸟说什么?小鸟会对丁丁说什么?丁丁为什么要给小鸟安家?3、指导朗读,采取各种形式读。4、小结:你们喜欢丁丁吗?喜欢他什么?你想为小鸟做点什么?八、读一读下列词语,说一说爸爸、八、读一读下列词语,说一说爸爸、_的职业。的职业。1、老师带读词语。2、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3、认识自己的爸爸_的职业。4、我们的爸爸妈妈是普通的劳动者,要为他们感到骄傲。九、金钥匙部分。九、金钥匙部分。1、指导看图:丁丁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2、丁丁有话想和大家说,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范读)3、回家把丁丁说的话说给爸爸妈妈听听,请他们和你一起读书,好吗?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篇篇 4 4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比一比组词:、浆 桨 诱 绣 舔 添 燥 躁让学生结合偏旁部首,从字意上进行比较,然后再组词。、抄一抄拥挤 沉思 酣睡 黎明 梦境散步 欣赏 荣华 视线 收藏高楼大厦 新颖 跃跃欲试 无影无踪在学生抄写之前,先让学生充分的读一读,然后再补充一些常用词语。、填写词语让学生在填写时先进行分析,想一想“的”字前后词语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填写。金色的阳光 彩色的浓雾明亮的教室 清凉的微风欢快的笑声 苍翠的松柏盛开的野花 鲜嫩的蘑菇、积累词语让学生先观察每组词语的特点,然后再进行照写。葱葱笼笼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 又肥又厚 绿茸茸 亮晶晶 笑盈盈、品读句子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句子中带点字用的生动形象准确。春天,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树木长的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职业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第二课时、读一读让学生通过读这两组对子,了解对子的特点,并能自己编一编。、开卷有益、情同学们自己阅读短文,说一说短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了解短文的大意。、说一说,读了短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畅所欲言、让学生收集有关树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比一比谁说的树多。、自己选择一种熟悉的树,从树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初显身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做一做,在班级中进行展示。、笔下生花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启发学生想象,走进了大森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从不同的季节去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写,从中感受到大森林的美,大森林的丰富多彩,奇妙无穷,体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篇篇 5 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形象。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人物。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难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课前准备:阅读儒林外史,吴敬梓的资料.自学提纲:自学提纲: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读生字生词。2 谈谈_的主要内容。3这篇课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刻画人物特点的?同时看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得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简介儒林外史。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二自学阅读提纲1 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得生字生词。2 谈谈_的主要内容。3 这篇课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刻画人物特点的?同时看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汇报展示1 注意严监生 绪亲六眷 两茎2 这个片段记述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而,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爱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3“严监生喉咙里痰响的一进一出”这是令人发笑的故事,这样的笔记真是犀利!一个爱财爱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四、拓展延伸1 继续走进名著名作,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威尼斯的商人莎士比亚 夏洛克 怪个人莫里哀 问巴世今 欧巴妮劳郎台 巴尔扎克 葛郎台2 辩论:题需要吝啬,题还需要勤倍节约。3 请结合学到的塑造人物形象,写一个性格鲜明得人物,表现人物的特点。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临死前的严监生病情发展变化 动作神态变化视财如命,惜钱成性,吝啬成病,一毛不拔。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篇篇 6 6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2、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3、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文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初步设疑:一、复习引入,初步设疑: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5 课,齐读题。课文讲了谁为谁送别呢?(板书:李白孟浩然)你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吗?2、打开书,齐读第一自然段,我们看书上怎么写的。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吟出这样一首诗3、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自读古诗。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谈话激趣: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你就明白了。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2、课件出示图片。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3、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读读课文,体会一下。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与心情吗?(因为他俩都不愿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齐读这一句话。第三自然段过渡: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1、出示句子 2。学生自由读。“孟夫子,您的人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