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九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一杯水倒出一半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重力 2.与图所示实验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是图中的(  ) A. B. C. D. 3.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横截面积的大小来改变电阻的 B.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丝,在同一温度下,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 C.一切导体的电阻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当导体中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4.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C.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煤油吸收的热量更多 5.如图,甲、乙、丙三图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液体的初温与质量也相同,不考虑热量损失。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加热相同时间,对比甲、乙两图,若燃料2的热值较高,可得乙图液体末温较高 B.加热相同时间,对比乙、丙两图,若液体b的末温较高,可得燃料1的热值较大 C.加热相同时间,对比乙、丙两图,若液体a的末温较高,可得液体a的比热容较小 D.对比甲、丙两图,若两液体的末温相同,燃料1消耗较多,可得液体a的比热容较小 6.通常情况下,下列几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是 A.玻璃 石墨 橡胶 B.人体 食盐水 铜棒 C.大地 塑料 人体 D.玻璃 橡胶 酱油 7.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大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取暖 B.一杯水慢慢变凉 C.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发热 D.暖瓶塞子弹开 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3V,电源电压为7V,则(  ) A.L1两端电压为3V B.L1和电源的电压为3V C.L2两端电压为4V D.L2两端电压为3V 9.对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复兴号”列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列车所受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满足电路基本组成且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的流速 C.减慢了空气的流动 D.降低了水的温度 1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是否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接错的导线是 A.导线1 B.导线2 C.导线3 D.导线4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R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在a、b间接一个“2.5V 0.5A”的小灯泡时恰能正常发光,若在a、b间换接一个“2.5V 0.6A”的小灯泡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6A。 14.如图所示,用20牛的水平力把重为6牛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它对墙壁的压力为_____牛,若此正方体的底面积为0.01米2,则它对墙壁的压强为_____帕.若用同样的力,把体积更大的正方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将选填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15.某同学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连接的电路图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灯L1_____,灯L2____(选填“亮”或“不亮”),电流表______示数(填“有”或“没有”). 16.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和“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的,都是用______测出物块的质量,前一个实验中需要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_____后一个实验需要选择_____ (选填“一种"或“多种”)物质进行实验。 三、实验题 17.(8分)小伟和小李研究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增加量Δp与哪些因素有关。所用相同的柱形容器底部都装有压强传感器,他们在容器中分别倒入一定量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然后将高H为0.1m的实心柱体缓慢放入液体中,逐步改变其下表面距液面的距离h,如图所示,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柱体浸入水中 表二:柱体浸入酒精中 表三:锥体浸入水中 序号 h(m) △p(Pa) 序号 h(m) △p(Pa) 序号 h(m) △p(Pa) 1 0.02 100 6 0.02 80 11 0.02 81.3 2 0.04 200 7 0.04 160 12 0.04 130.7 3 0.06 300 8 0.06 240 13 0.06 156 4 0.08 400 9 0.08 320 14 0.08 165.3 5 0.1 500 10 0.1 400 15 0.1 166.7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倍数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中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浸入液体的深度h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也越大。 (3)小李猜想: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时,h的增加量相同,Δp的增加量也相同。小伟猜想: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时,h的增加量相同,Δp的增加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于是他们用等高的实心圆锥体在水中重复上述实验进行验证,如图所示,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三中。 分析表三中的数据,___的猜想正确,由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实心锥体浸入柱形容器的水中时,_____。如果用实心球重复上述实验,根据上述结论,可推理得出:实心球体浸入柱形容器的水中时,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和小华用如图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分别做了三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 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0.8 5 1 15 66.7% 2 4 0.8 5 1.7 15 ② 3 6 0.8 5 ① 15 83.3%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___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如果以甲图F的方向拉绳,则所测η值将会偏______(选填“大”、“小”)。 (2)结合图中测力计示数,表格中编号①的数值是______,②的数值是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_____。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通过数据分析,你认为和物重G的关系,可以用下面_______图来表示。 19.(8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有三个实心的、大小相同的铁球A,铁球B和塑料球C,球A,C离沙地高度相同.现让三个球同时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球落到沙地上的状态如图中虚线球所示.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判断出球________释放前的重力势能最大. (2)比较球A,C可得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3)球在空中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请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灯泡Ll、L2和滑动变阻器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测L2的电压.要求:只需在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将改动的导线画出,连线不能交叉. (_________) 21.(8分)在图中,重为6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浮力F浮 . 五、计算题 22.(10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阻值为3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测得R2的电功率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 23.(12分)如图所示,正方体甲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5103千克/米3,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米,质量为24千克。 (1)求正方体乙的密度; (2)求正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沿正方体乙的上表面挖去一底面积为0.01 米3、高为h的长方体,并在挖去部分中倒满酒精,是否有可能使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酒精密度0.8103千克/米3) ?请通过计算做出判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由于瓶内所含的水减少,质量、体积、重力都会变小; 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所以密度不变。 故选:C。 2、D 【解析】 分析实物电路图可知两只电灯关联,开关只控制灯 支路,开关 控制干路,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择D选项。 3、B 【解析】 A.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故A项错误; B.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温度均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种类有关,由于铜的导电能力仅次于银,说明铜的电阻远小于镍铬合金丝,即此时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故B项正确; C.不是一切导体的电阻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玻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项错误; D.导体的电阻受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影响,电阻大小与电流、电压的大小无关;故D项错误; 4、B 【解析】 A.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在寒冬季节,达到凝固点而结冰,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将把水缸胀破,故A错误;B. 已知c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