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必刷真题模拟卷(二)(word版 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迎战2022年新高考语文必刷真题模拟卷(二)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2022·江苏无锡·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印尼爪哇开展了一项有关水稻生产的农业研究。研究者发现,农业生产常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来获得总量的增长,但这种生产模式一旦固化并达到一定上限后,再多的生产投入也不能提高产量,反而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这种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模式无法进化成更为高级的生产模式。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称之为“内卷”。这种现象同样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中,而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正面临“内卷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这样谈当前教育的“内卷化”:孩子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但是读好大学或好专业的名额始终是有限的,从教育效率的角度来看不升反降,造成了整个社会的焦虑。当这个系统问题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和蝴蝶效应对于整个教育生态的破坏力都是巨大的。更大的问题在于,由于标准化考试的日益僵化以及难度降低,考高分的捷径就是刷题,因此让几乎所有考生都陷入到刷题、拼时间的低层次竞赛当中,浪费了时间,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他坦言,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困境,也是很多父母的无奈”。 走出“内卷化”的困境,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其中,处理好教育资源的优质与均衡的关系尤显重要。这一点无须赘言。 但仅靠学校单方努力显然不够。如果只盯着校园,教育不可能真正走出“内卷化”的困境。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即便身处最优质的学校,也依然要面对“内卷化”的考验。此前关于清华北大两所名校学生状况的调查广受关注,揭示了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现象:在这两所最顶尖高校里,这些学生依然处在极度竞争中。原因无他,“绩点为王”,成功压倒成长。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唯分数高低论优劣,必然导致在一个赛道里过度竞争。 摆脱单一评价模式,需要全社会对这种观念的接纳,包括政策的支持、学校的引导以及家庭的协作。当社会的评价更加多元,能够在观念上鼓励多样的成长成才路径、在资源配置上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内卷化”自然会得到消解。 (摘编自胡唯元《只盯着校园,走不出教育“内卷化”困境》) 材料二: (摘编自何菲、温红博《中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合理性研究》) 材料三: 提起当前的教育“内卷化”与教育焦虑,不少人认为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过少,而要缓解教育焦虑,必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在我看来,根本原因不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而是在发展教育过程中,人为地把教育资源分为三六九等。政府教育部门没有适时根据教育发展新形势,调整发展教育的思维与战略,反而推出将教育资源等级化的政策措施,这导致我国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不管怎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老百姓一直认为只有排在前2%,甚至前1%的资源才是优质教育资源。如果不全面清理这种等级化思维,我国社会的教育“内卷化”和焦虑,在未来会更加严重。 很多家长抱怨,现在中考竞争激烈,孩子升学压力很大。然而从2000年到2020年,我国上普高的学生增加了400多万,可为何家长的焦虑不减反增呢?原因在于家长们普遍患上了“中职恐慌症”。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把职业教育看作层次低人一等的教育,这是发展教育的一大“败笔”。 再着高招,情况也差不多。尽管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然而高等教育五花八门的分层现实更令师生家长压力山大。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启动了211、985建设工程,虽然对建设部分高校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其负面效应更为深远:211、985成为学校的身份标签。有多少学生考进这类高校,成为评价一所高中办学的重要指标。2018年教育部又启动实施了“双一流”建设工程,这使得“双一流”有成为学校新的身份标签之势。 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政府教育部门应该避免自身的政策把学校等级化,否则就会与推进普及化的目标冲突。不但会影响高等教育的结构——所有学校都想办更高层次的学校,也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资源向“头部”学校集中,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生均经费低,无法保障培养质量。可以说,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过程中,还用“精英思维”搞建设工程,是发展教育的又一大“败笔”。政府部门应该努力为所有受教育者创造平等的求学环境,给高校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在此基础上,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这有助于学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质量,而不是把学校引导到争夺教育资源的竞争中。 必须意识到,近年来我国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提出的非985、211院校毕业生不用,以及只招“双一流”毕业生的招聘标准,也是源于教育建设工程。这加剧了唯学历论、唯名校论,进一步带来的问题是学历高消费。学历高消费不但会浪费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也会刺激教育内卷,使所有家庭和学生都被更换到追求更高学历的轨道上。 是时候认真对待造成教育“内卷化”的等级化发展教育的思维了。不调整这一思维,我国在社会的教育焦虑将很难消除。包括我国正在建设的职教本科,由于没有解决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问题被视为所有本科院校中最低层次的院校,遭遇歧视,就值得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当然,调整等级化发展教育的思维,需要形成新的办好每所学校的教育发展观,并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破除名校的既得利益,这是必须做出的艰难选择。 (摘编自熊丙奇《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的教育“内卷化”是怎么产生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永新认为教育“内卷化”导致教育效率降低,使整个社会陷入了焦虑,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从校园着手扭转教育“内卷化”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因为强如清北的学生依然循着“绩点为王”的思维惯性。 C.熊丙奇认为中招带给师生家长的压力,并非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真正稀缺,而是大众普遍歧视职业教育。 D.从211、985建设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工程,近20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办高等教育仍未脱离“精英思维”。 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最能准确说明教育“内卷化”实质的一项是( )(3分) A.学生的作业时间与学习素养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但随着作业时间的继续增加,学习素养提升不明显。 B.学生接受适量的课外辅导有助于学习素养的提升,但过量的课外辅导对其学习素养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C.学生在作业或课外辅导投入的时间和学习素养提升不成正比,说明费时加量的学习方式是行不通的。 D.延长学习时间是提升学习素养的一种方式,可一旦固化为唯一的方式,它终有到达极限或瓶颈的那一天。 3.根据材料,下列各项政策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教育“内卷化”趋势的一项是( )(3分) A.严格执行禁止炒作高考中考“状元”、高分生、高考升学率的禁令,严禁公布各类考试成绩排名。 B.实施中小学教师轮岗交流、东西部省份结对教育帮扶等政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C.教育部门科学制定基础教育学段课后辅导政策,禁停课外培训机构该学段的学科类培训。 D.中小学开展“标准学校”建设,取消“重点学校”评选,执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严禁掐尖招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材料三两则材料第一段的写作思路。(4分) 5.教育“内卷化”的本质成因是什么?关于根治教育“内卷化”的措施,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论述侧重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2022·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断路 武俊岭 太阳淡黄淡黄的像个煎饼,悬在高高的青天上让我够不着。 一家五口人,一天没吃饭了. 小三,现在啥时辰了? 我费了点劲站起来,走到院门外,看见良雨家的屋顶上冒出了粗粗的炊烟。 我回到屋里,说,良雨家生火做饭呢。 爹爹说,良雨这保长,没有白当。 保长,是啥官呢? 日本人的狗!爹爹恨恨地说。爹爹又说,走,小三,咱爷俩撞一个饭门去。 爹爹右手摸起一根棍子,拉着,哆嗦着往前慢走。 村子里不见人影。(1)一条狗贴着墙根走到大街上,没有了往日的活跃。一只母鸡,在一个柴垛根上双爪乱刨一通,却没有发现能让它的头低下去的一粒粮食。 出村,往北走,就是辛庄了。我知道,那个村子里有他的一个姨表弟,叫辛希才。 (2)啪——一声枪响,从东边二里外的鬼子炮楼里传出。我身子一缩,爹爹用左手拉着我,说,别怕,离我们远着呢。 土路两边的榆树、槐树,叶子都被吃光了。 爹爹看着绿油油的麦子,轻轻地说,今年的麦子比去年的长得好。 长得好有啥用,长得好日本鬼子抢得更欢。公众号:自我提升之家-分享 爹爹听了,生气地说,也是,去年一亩地打了25斤,鬼子收走了22斤。存心不让咱们活啊! 辛庄大街上的景象,与我们村一样:一条狗在墙根慢走,一只母鸡在柴垛根上刨食。 晌午了,爹爹在一家大门朝东的大门前停下,伸出左手,晃动门鼻。 门,不情愿地打开一条缝。一个比我个头高点的小女孩探出头来,皱着眉头打量我们。 小霞,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良士大爷。 门,不情愿地打开一条缝。 从大门到堂屋门口,最多十米远吧,但爹爹走得却是那样艰难。他高高瘦瘦的身子弯得像只河虾,右手拄着的棍子与他的脚步并不配合。 快走到堂屋门口时,希才叔从屋里走到亮光里。希才叔用眼睛的余光扫着爹爹,不冷不热地说,大哥来了。这时候来了。 爹爹听了,高大的身子似乎矮下去一截。爹爹定定地站着,过了吃几口窝头的工夫,才慢慢走进屋里。爹爹一屁股坐在小椅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脸上出现羞愧的红色。 希才叔从春凳上拿下一把茶壶,从一个瓦罐里取出一点茶叶,放进茶壶里。希才叔说,这是良雨给我的菊花茶。 我的肠子不争气地响了起来。爹爹的脸讪讪的,吞吐一会儿,说,老弟,你三侄他,一天没吃饭了。 小霞,过来。希才叔说,让你娘弄点吃的,给小三。 这时,希才叔对爹爹说,大哥,不是当弟弟的说你,你的脾气得改改,不能一头撞到南墙上不扔弯。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良雨与你没出五服吧,他当保长,只要你不与他对着干,他会照顾你的。 爹爹的泪水象是两条羞怯的小虫子,从眼睛里爬出一小会儿后,倏地一下飞走。爹爹仰脸长叹,说,求求你,别提良雨了,好不? 这次,轮到希才叔摇头了。希才叔猛地端起茶杯,一口喝干,冲着屋外高叫,好了吗? 你吱啦怪叫什么,大歇年的,谁家有余粮啊?婶子说着话,低头急步进屋。她把手里的叠篮子往我面前一顿,转身离去。 我面前有八九片地瓜干。这地瓜干本是干的,在水里泡一会儿,洒点水,在锅里熥一熥,就可以吃了。地瓜干虽然有淡淡的甜味,但干面干面的,噎人,不喝水咽不下去。 我的眼前,只剩下一片地瓜干了。我本来想给爹爹剩下三两片的,可我只顾自己,一口气吃得只剩一片。 小霞,希才叔说,你去厨房,让你娘蒸几个窝头,给你大爷吃。 因为大人要说话,我就站了起来,向大门口走去,走到院子中间时,我听到爹爹微弱、硬气的声音,哪怕饿死,我也不当狗。公众号:自我提升之家-分享 小霞她娘右手端着叠篮子,上面有三个牛眼大小的窝头。她还是低头看地,不用正眼看我爹爹,小霞她娘把盛着窝头的叠篮子摔在桌子上,用白眼珠子看了看我爹,张嘴想说什么。 希才叔大声说,你快回厨房吧! 爹爹虽然没用眼睛,但用耳朵也听出了小霞她娘动作里的真意。爹爹猛然站起,伸手摸起棍子,说,弟弟,哥走了。谢谢你让小三吃了一顿饱饭。这个恩情,小三不会忘记。 希才叔急了,站起来,把爹爹一下子按在椅子上。这三个窝头,你说什么也得吃下去。 爹爹的眼睛看向窝头。 就在爹爹的手伸向窝头的时候,良雨走进了院子。 爹爹的手缩了回去。 爹爹的眼睛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