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必读书目《童年》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童年》阅读交流课教案设计 【内容简析】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高尔基从三岁到十岁的这段生活。父亲去世后,阿廖沙跟随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是一个典型的市侩家庭,亲人们之间没有一点温情,为了利益争吵不休,直至大打出手,最后他们分了家,母亲也离家出走。在这个家里只有外祖母疼爱他。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结识了一些新朋友,但他们也都相继离去了。后来,母亲回到家中,准备结婚。姥爷卖掉了房子做她的嫁妆,从此阿廖沙开始了颠沛的生活。继父输光了财产,整天不务正业,甚至毒打母亲,还到学校造谣说阿廖沙是小偷。在贫病交加中,母亲去世了。从此,阿廖沙告别了童年。 【教学目标】 1. 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初步了解名著阅读方法。 2.回顾《童年》内容,感受书中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描写方法对人物形象实行分析,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1、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写作背景 2、读完《童年》一书,学生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能有目的批注勾画,对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有自己的分析,为集体交流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畅谈童年,激情导入 师:有人说童年是蓝色的因为它值得回忆;有人说童年是红色的因为它美丽;也有人说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你呢?你觉得童年是什么样的呢?——播放歌曲《童年》,背景为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照片。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童年是怎样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童年都有不同的感受。前段时间,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童年》。它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三岁至十岁这个段时间的生活片断。作者着力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 生齐答: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 二、品读《童年》,分析人物 师: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这三位人物实行初步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师:谁来说说,这三位人物中你对谁的印象比较深? 预设:(如果学生说得不全,教师引导学生说) 生1:我对阿廖沙的外祖父印象比较深刻。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残暴的人。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1:我是从他经常打人看出来的。比如说这本书的第84页,外祖父连自己的老婆也打。 (师让学生展示自己找出的片断) 师:这个片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生1:主要是使用了动作描写。 师:是的,作者在这里就是使用了动作描写来突出外祖父的残暴。对于外祖父,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2:我觉得阿廖沙的外祖父是个很冷酷的人。小茨冈死后,外祖父不但没有可怜小茨冈,反而只记着自己的生意,我觉得外祖父太无情了,而小茨冈死得太可怜了。 师:这位同学找的片断很具有典型性。这里作者主要是采用了语言描写,同时作者通过对小茨冈的死,来侧面烘托出外祖父的凶狠与贪婪,这种叫“侧面描写”。同学们能够继续抓住这样的描写方法来分析这三位主要人物。 生3:书本第62页,作者就使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写外祖母如何救火的,从这个片断当中能够感受到外祖母很能干。 师:对于外祖母,你们还有什么评价吗? 生4:我觉得外祖母很善良,她好像对每个人都能尽量忍耐,而且对阿廖沙一直不错。 …… 师:今天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片断,请同学们欣赏。(播放视频)同学们看完后,对这三位人物有什么样的看法? 生5:我觉得外祖父真是太吝啬了,也太无情了,对自己的亲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生6:我觉得外祖母对阿廖沙很慈祥。 生7:老师,这本书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阿廖沙。他在这样不好的环境里成长,最后并没有变坏,我很佩服他。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7:书里的第140页讲到他帮忙救了邻居的孩子。 师:是吗?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吗? 生7:我是抓住他的一些动作描写来理解的,还有这幅插图,从这插图能够看到他正在和其他两个小孩一起救落井的孩子,我觉得他是乐于助人的人。 师:真好,你们还觉得阿廖沙是个怎么的孩子? 生8:我觉得阿廖沙是个很坚强的孩子。 师:是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8:我是书本第238页看出来的。这个段中讲到他为了学习和生活,去捡破烂换钱。我觉得他很能干,面对生活的困境不会屈服,会想办法去克服。 师:这段找得好。同学们一起看看,这个段主要是通过阿廖沙的心理描写来体现,让我们知道了阿廖沙的经历与内心感受。像这样的心理描写同学们还能够找一找。 师:很好,同学们,我们前面刚学过《南沙卫士》一文,文中作者用南沙的恶劣环境来反衬驻守南沙官兵们的高尚情操,那么同学们是否也能在书中找出些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形象呢? 师:请同学看书第210页中阿廖沙在自己搭建的草棚睡醒以后的一段环境描写,这个段环境描写能够衬托出阿廖沙那段时光感觉非常愉快,而正是在这样美妙的感受中,阿廖沙对生活充满了自信与希望。 生11:老师,我也找到了一段,53页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就让人有一种很安静的感觉,说明这时阿廖沙的心情还是比较高兴的。 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我发现很多同学都知道要抓住描写方法来对人物形象实行分析,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希望今后在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也能使用这个点对人物实行分析。 三、对比童年,感悟生活 师: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看完这本书后,你觉得高尔基的童年是怎样的呢? 师:把大家的童年与高尔基的童年比一比,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是啊,阿廖沙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但没受不好风气的影响,最后还成为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对比高尔基的童年后我们也发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可贵,希望大家珍惜拥有的一切。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在课后为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呢? 总结: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别让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让我们一起用心捧起童年的雨滴,一起用双手挽留童年的风,珍惜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