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美版)1.6 比身高

举报
资源描述
比身高。(教材第13~15页) 1.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应用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 多媒体课件。 课件演示:星期天,明明、莉莉和亮亮一起去逛动物园,走进动物园,看到了小鹿一家人。 教师:看图,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小花身高2.4米,鹿爸爸身高6米。 学生2:小黑比小花矮0.8米。 学生3:鹿妈妈比小花高1.7米。 教师:根据上面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鹿妈妈高多少米?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动探究新知识集聚动力】 1. 教师:我们先解答“鹿妈妈高多少米”这个问题,小组之间算一算。 2. 学习小数进位加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已知小花高2.4米,鹿妈妈比小花高1.7米,求鹿妈妈高多少米。用什么方法算呢?(这相当于知道两个数,求它们的和,应该用加法) 教师板书:2.4+1.7=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道题与以前所学的题有什么不同?(以前学的加法不用进位,而这道题需要进位) 教师板演: 2 . 4 + 11 . 7 4 . 1 教师:同学们,用竖式计算2.4+1.7时,除了需注意小数点和相同数位对齐外,还要注意什么? 学生: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意数学方法的渗透】 3. 教师: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学生:小黑高多少米? 教师: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小花高2.4米,小黑比小花矮0.8米,求小黑高多少米。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这相当于知道两个数,求它们的差,应该用减法) 教师板书:2.4-0.8=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道题与以前学的题有什么不同,你能计算这个算式吗?(以前学的减法不用退位,而这道题需要退位) 学生:2.4是24个0.1,0.8是8个0.1,2.4减去0.8就是24个0.1减去8个0.1是16个0.1,也就是1.6。 教师:咱们一起用竖式计算。(教师板演) 教师:一定注意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 4. 教师: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 教师:怎么解答呢? 学生:6减去2.4就是60个0.1减去24个0.1是36个0.1,是3.6。 教师:大家一起用竖式来计算6-2.4,可是6是整数,2.4是一位小数,这时,我们列竖式时可以将6改写成6.0,然后再进行计算。 教师板演:  6· . 0 - 2 . 4 3 . 6 师:通过刚才用竖式计算小数进退位加减法时,你发现了什么?和整数进退位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归纳:    相同点 不同点 整数进退位加减法 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借1当十 末位对齐 小数进退位加减法 只要把小数点对齐 比  身  高     2.4+1.7=4.1(米) 2.4-0.8=1.6(米) 6-2.4=3.6(米)        2 . 4 + 11 . 7 4 . 1        2· . 4 - 0 . 8 1 . 6       6· . 0 - 2 . 4 3 . 6 1.本节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学习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到时时不忘提醒孩子牢记小数点先对齐,再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孩子发现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并指导学生将此性质运用于练习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