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考57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第3次)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市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考57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300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0题) 1.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_____。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规律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各自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质量互变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中,每一粒尘土的运动状况都是纯粹必然的。这是一种_____。 A: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机械决定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必然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等同于有原因,把偶然性等同于无原因,把必然性绝对化。本题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我国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传统的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解决,机动车、重工业造成的PM2.5、臭氧污染又接踵而至。可以说,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近20年内集中出现。我们要正确对待当前的大气污染形势,充分认识改善大气环境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同时,“必须有所作为”,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这段话重在说明:_____ A: 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B: 机动车、重工业等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C: 发达国家同样经历过大气污染严重的时期 D: 我国必须致力于大气环境的改善,这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文段重点论述了“可以说”后面的内容,即我国近20年各种大气污染问题集中出现,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气环境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并采取行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项描述与此一致。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是民族资本修于云南的_____。 A: 乌东德水电站 B: 石龙坝水电站 C: 漫湾水电站 D: 田坝水电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螳螂川上游。它开工建设在清末,建成在民国,为当时民间资本所建。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_____。 A: 买办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三座大山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地主阶级和人民阶级的矛盾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近代中国”的时间区隔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牡丹亭》——汤显祖——明代——小说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葡萄牙——小说 B: 《上尉的女儿》——普希金——俄国——小说 《四世同堂》——老舍——现代——小说 C: 《蜀道难》——杜甫——唐代——诗歌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诗歌 D: 《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 《警察和赞美诗》——惠特曼——美国——小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A.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人;C.《蜀道难》是李白的诗;D.《警察与赞美诗》的作者是欧•亨利。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7.有人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一观点_____。 A: 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 揭示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阶段 C: 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 D: 否认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解析】题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仅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类,理性认识的作用是不可靠的,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于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和质变。故本题选C。 8.在法治社会,有利益的冲突并不要紧,关键是要有公平、公正的利益____渠道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核心点就在程序正义。_____ A: 分配 B: 均衡 C: 沟通 D: 博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 由题干可知,横线处的词语应该与“利益的冲突”相对应。D项“博弈”比喻为谋取利益而竞争,最符合语境。A、B项错误,“分配”是指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分(东西),“均衡”意为平衡、平均,与前文“利益的冲突并不要紧”相矛盾;C项错误,“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与“利益”搭配不当。故正确答案为D。 9.“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_____。 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符合题意。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A项本身不正确,也不符合题意。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说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B项所述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C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0.“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常青。”这句名言出自_____。 A: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B: 歌德的《浮士德》 C: 雨果的《悲惨世界》 D: 泰戈尔的《新月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全剧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描述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在《浮士德》的一个场景中,一天有个青年学生前来向浮士德求教,浮士德不想接待,魔鬼墨菲斯托便穿着浮士德博士的长袍,装扮成浮士德,回答这个学生关于做学问的一些问题,最后他以“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常青”这句名言作为结语,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11.引起潮起潮落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 月亮 B: 太阳 C: 海风 D: 季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他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属于当然无效民事行为的是_____。 A: 无民事行为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 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所实施的民事行为 C: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D: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很明显,A项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査方式是_____ A: 重点调査 B: 抽样调査 C: 典型调查 D: 所有非全面调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据此推断有关总体的数字特征。 14.事物中的真相和假象的区别是_____。 A: 真相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表现事物的外在现象 B: 客观存在的是真相,主观想象的是假象 C: 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是真相,显现于事物外表的是假象 D: 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相,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态。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自身,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着本质,包括真相和假象,它们的区别是:真相真实的反映事物的本质,且从正面反映,而假象从反面表现事物的本质。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明_____。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感性认识 C: 检验真理的实践是一个过程 D: 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原意是指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在哲学上是指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故本题应选D。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16.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_____。 A: 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 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 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即将完成,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将开始,国家急需专门人才。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17.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处理同资产阶级关系的政策是_____。 A: 一切联合、否认斗争 B: —切斗争、否认联合 C: 又联合、又斗争 D: 联合为主、斗争为辅 参考答案: C 本题所属考点-《毛概》 18.对于需要经常访问的网页,用户可以将它添加到InternetExplorer的_____中,以实现快速访问。 A: 工具栏 B: 主页 C: 收藏夹 D: 历史记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对于需要经常访问的网页,用户可将它添加到Internet Explorer中的收藏夹中,以实现快速访问,故选C项。 本题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