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防水系统施工技术

举报
资源描述
桥面防水系统施工技术 桥面防水系统施工技术 一、基层要求 (1)基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2)当采用防水卷材时,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应为1.5~2.0mm;当采用防水涂料时,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应为0.5~1.0mm。对局部粗糙度大于上限值的部位,可在环氧树脂上撒布粒径为0.2~0.7mm的石英砂进行处理,同时应将环氧树脂上的浮砂清除干净。 (3)混凝土的基层平整度应小于或等于1.67mm/m。 (4)当防水材料为卷材及聚氨酯涂料时,基层混凝土的含水率应小于4%(质量比)。当防水材料为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和聚合物水泥涂料时,基层混凝土的含水率应小于10%(质量比)。 (5)基层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处理宜采用抛丸打磨。基层表面的浮灰应清除干净,并不应有杂物、油类物质、有机质等。 二、基层处理 (1)基层处理剂可采用喷涂法或刷涂法施工,喷涂应均匀,覆盖完全,待其干燥后应及时进行防水层施工。 (2)喷涂基层处理剂前,应采用毛刷对桥面排水口、转角等处先行涂刷,然后再进行大面积基层面的喷涂。 (3)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后,其表面应进行保护,且应保持清洁。涂刷范围内,严禁各种车辆行驶和人员踩踏。 三、防水卷材施工 (2)当铺设防水卷材时,环境气温和卷材的温度应高于5℃,基面层的温度必须高于0℃;当下雨、下雪和风力大于或等于5级时,严禁进行桥面防水层体系的施工。 (3)铺设防水卷材时,任何区域的卷材不得多于3层,搭接接头应错开500mm以上,严禁沿道路宽度方向搭接形成通缝。 (4)铺设防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不得扭曲、皱褶。卷材的展开方向应与车辆的运行方向一致,卷材应采用沿桥梁纵、横坡从低处向高处的铺设方法,高处卷材应压在低处卷材之上。 四、防水涂料施工 (1)防水涂料严禁在雨天、雪天、风力大于或等于5级时施工。 (3)防水涂料宜多遍涂布。防水涂料应保障固化时间,待涂布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涂刷法施工防水涂料时,每遍涂刷的推进方向宜与前一遍相一致。 (6)涂料防水层内设置的胎体增强材料,应顺桥面行车方向铺贴。铺贴顺序应自最低处开始向高处铺贴并顺桥宽方向搭接,高处胎体增强材料应压在低处胎体增强材料之上。沿胎体的长度方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沿胎体的宽度方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严禁沿道路宽度方向胎体搭接形成通缝。采用两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应顺桥面行车方向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六、桥面防水质量验收 (一)一般规定 (二)混凝土基层 (1)混凝土基层检测主控项目是 含水率、粗糙度、平整度。 (2)混凝土基层检测一般项目是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表面应密实、平整。 2)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0. 5%,并应进行修补。 3)裂缝宽度不大于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4)表面应清洁、干燥,局部潮湿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0. 1%,并应进行烘干处理。 (三)防水层 (1)防水层检测应包括材料到场后的抽样检测和施工现场检测。 (3)防水层施工现场检测主控项目为粘结强度和涂料厚度。 (4)防水层施工现场检测一般项目为外观质量。 (4)1)卷材防水层的外观质量要求 ①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漏刷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0. 1%,并应补刷。 ②防水层不得有空鼓、翘边、油迹、皱褶。 ③防水层和雨水口、伸缩缝、缘石衔接处应密封。 ④搭接缝部位应有宽为20mm左右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痕迹,且相互搭接卷材压薄后的总厚度不得超过单片卷材初始厚度的1.5倍。 2)涂料防水层的外观质量要求: ①涂刷均匀,漏刷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0.1%,并应补刷。 ②不得有气泡、空鼓和翘边。 ③防水层和雨水口、伸缩缝、缘石衔接处应密封。 3)特大桥、桥梁坡度大于3%等对防水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可选择进行防水层与沥青混凝土层粘结强度、抗剪强度检测。 (四)沥青混凝土面层 在沥青混凝土摊铺之前,应对到场的沥青混凝土温度进行检测。 摊铺温度应高于卷材防水层的耐热度10~20℃,低于170℃;应低于防水涂料的耐热度10~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