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职业能力测试试题汇编(带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下载须知:本试题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选题+答案解析】 1、单选题社会个人、团体或组织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途径不包括_____。 A: 社会舆论 B: 内心的自信 C: 教育准则 D: 传统习惯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社会个人、团体或组织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或传统习惯,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所作的善恶判断,并据此对好的行为加以支持和赞扬,对不好的行为加以反对和批评。故本题答案选C。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单选题我国的刑罚中,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是指_____。 A: 管制 B: 拘役 C: 有期徒刑 D: 无期徒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B。解析: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单选题张某与李某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张某得知李某一人在家,便携带匕首前往。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张某害怕,折返家中,张某的行为构成_____。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C【解析】根据《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张某是在去李某家的路上自动放弃犯罪的,所以应该是犯罪中止。该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张某放弃犯罪是由于心里害怕,自己主动放弃,而不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该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张某已经携带匕首前往李某家,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犯罪,不属于犯罪预备。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判断题公文按紧急程度分特急、急件两种。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故本题说法错误。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判断题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答案】Y。解析:聘用制度是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的用人新机制.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人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科学设岗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所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故本题判断正确。 第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判断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判断题经济活动是人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着密切关联的活动。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题干中缺少“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这一前提。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多选题元认知策略的种类主要包括_____。 A: 调节策略 B: 监控策略 C: 计划策略 D: 时间管理策略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监控、调节三类策略。 第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多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_____。 A: 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 具有形而上学性 C: 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D: 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答案】AB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置于实践的基础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彻底驳倒了唯心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和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9题所属考点-《马哲》 10、多选题述职报告的特点有_____。 A: 内容的纪实性 B: 述职专题性 C: 目标的明确性 D: 行文的庄重性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答案】ACD。解析:述职报告的特点:(1)内容的纪实性;(2)目标的明确性;(3)行文的庄重性;(4)评述的自我性。故本题答案为ACD。 第1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单选题因举办三晋文化艺术节,太原市部分路段将限时实行交通管制,太原市公安局在告知社会各界时,应采用的文种是_____。 A: 命令 B: 决定 C: 通告 D: 通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通告的特点:(1)规范性。通告所告知的事项常作为各有关方面行为的准则或对某些具体活动的约束限制,具有行政约束力甚至法律效力,要求被告知者遵守执行。(2)业务性。常用于水电、交通、金融、公安、税务、海关等主管业务部门工作的办理、要求或事务性事宜,内容带有专业性、事务性。(3)广泛性。告知范围广泛,适用范围也很广泛。不仅在机关单位内部公布,而且向社会公布。其内容可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因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可以使用。故本题答案选C。 第1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单选题下列各种行为中,除哪项外,均属于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行为?_____ A: 甲的父亲长期瘫痪在床,表现出了求死欲望,甲遂帮助父亲自杀 B: 乙与患精神病的邻居有隙,遂趁邻居病发时诱骗其自杀 C: 丙生下了一个女儿,因无力抚养,将该女婴溺毙 D: 丁未婚怀孕,担心对自己的未来产生影响,选择了堕胎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 第1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单选题根据我国土地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土地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宅基地属于农民个人所有 B: 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个人所有 C: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D: 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只能是国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只具有使用权,集体亦可拥有土地所有权。个人不具有土地所有权。故本题选C。 第1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多选题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有社会的_____。 A: 物质经济结构 B: 政治结构 C: 观念结构 D: 自然环境结构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答案】ABC。解析:人类社会的结构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经济基础,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是上层建筑,指政治、军事、法律、宗教、文化、教育、卫生等;三是意识形态,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反映在精神领域里的思想、观念形态。故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有社会的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观念结构。本题答案选ABC。 第1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单选题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_____。 A: 条例 B: 规定 C: 办法 D: 决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办法是对某一项行政工作做比较具体的规定的;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规定是对某一方面行政工作做部分规定的;决定是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故本题答案选C。 第1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判断题只要制定好市场规则,就能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但仅有市场规则还不能保证市场经济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还必须有相应的道德规范来维护。题中观点只看到法律法规的作用没看到市场主体还必须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1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单选题小王和小张各加工了10个零件,分别有1个和2个次品。若从两人加工的零件里各随机选取2个,则选出的4个零件中正好有1个次品的概率为_____ A: 小于25% B: 25%-35% C: 35%-45% D: 45%以上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1次,正确率为100.00%解析由于只有1个次品,那么次品归属为谁,就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次品为小王的。那么从小王的9个正品选1个再从1个次品中选一个有C(1,9)×C(1,1)=9种情况,从小李的8个正品中选2个有C(2,8)=28种情况,两者相乘为252;第二种情况,次品为小李的。那么从小李的8个正品选1个再从2个次品中选一个有C(1,8)×C(1,2)=16种情况,从小王的9个正品中选2个有C(2,9)=36种情况,两者相乘为576;所以最终将2种情况相加得到828种情况。再计算总的情况,每人都从10个里面取2个有C(2,10)=45种情况,所以两者相乘一共有45×45=2025中情况,最后用828÷2025,估算得到C。故正确答案为C。速解本题主要考察排列组合的分类计算的思想。对于概率问题,一般都是用:(满足条件的特点排列组合数)÷(全部情况的排列组合数)考点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笔记编辑笔记 第17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 18、单选题一天某甲带刀要去少某乙,走到半路又打消了杀人的念头。实际上这天某乙出差到外地去了,即使他去了也杀不成。但甲并不知道乙不在家,而是自动放弃了杀人行为,该行为是_____。 A: 犯罪既遂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预备犯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解析】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一天某甲带刀要去少某乙,走到半路又打消了杀人的念头。题干第一句就提出了甲是在杀乙的半路上主动放弃杀乙的念头。这证明甲已经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并且主动放弃犯罪。  故应选B选项。 第1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单选题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_____。 A: 国家民族间的关系 B: 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C: 国家内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D: 国家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C【解析】国家结构是指特定的国家统治阶级根据什么原则,采取何种形式划分国家内部组成以及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