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A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2周选择题提速练1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A 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 2 周选择题提速练 1第二周选择题提速练(一)()7下表中解决相对应的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科学的是选项环境问题措施ABCD臭氧空洞酸雨白色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限制氟氯代烃类物质的生产量和消耗量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开发可降解塑料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及施用氮肥解析:选 D氟氯代烃类物质是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控制酸雨的产生;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及开发可降解塑料制品均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禁止施用氮肥不符合农业现状,故D 项不科学。)8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16 g 由 O2和 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 2.3 g 金属钠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C室温下,1 L pH 13 的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AOH数目为 0.1NAD 25.2 g HNO3加热完全分解,用排水法收集到气体的分子数为解析:选 B 16 g O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0.5NA,16 g O3含有的分子数为 0.33NA,故 16 g 混0.1 mol,完全反响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A 0.5NA之间,A 错误;2.3 g 金属钠为1失去 0.1 mol e,故 B 正确;室温时pH 13 的 NaOH 溶液中,c(H)10 13molL,由 13 1于在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的 1 13H和 OH相等,所以水电离的 OH为 10mol L 1 L NAmol 10NA,C 错误;因为 4HNO3=2H2O 4NO2 O2,而用排水法收集到气D 错误。体时发生该反响的逆反响,故收集不到气体,充电放电9.正、负极都是碳材料的双碳性电池,电池充、放电过程为2nC LiACnA LiCn,充电时 Li、A分别吸附在两极上形成LiCn和 CnA(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 是电池的负极2021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A 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 2 周选择题提速练 1B放电时,A向 b 极移动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响式是nC e A =CnAD充电时,电解质中的离子总数保持不变解析:选 B充电时 A吸附在 a 极形成 CnA,那么 a 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响,而放电时 a 极发生复原反响,故a 为电池的正极,A 项错误;放电时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 为正极,b 为负极,而放电LiCn e =nC Li,CB 项正确;放电时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响:项错误;充电时 Li、A 分别吸附在两极上形成减小,D 项错误。LiCn和 CnA,故电解质中的离子总数逐渐10有机物 X 的结构简式是,能用该结构简式表示的X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12 种C 20 种)B 16 种D 24 种解析:选 C丁烷有 2 种结构:CH3CH2CH2CH3、CH3CH(CH3)CH3,分子中分别含有 2 种、2 种 H 原子,故丁基 (C4H9)共有 4 种;C3H6Cl 的碳链为 C C C,氯原子分别在 1 号、2号、3 号碳上(与 1 号重复),共有 2 种,1 个氯在 1 号碳上,剩下的苯环在 1号、2 号或者 3 号碳,有 3 种结构;1 个氯在 2 号碳上,剩下的一个苯环在有 2 种结构,总共 5 种,所以该有机物共有2 号、3 号碳上,4 5 20 种。)11以下实验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选项是(序号相关实验试剂现象和结论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鉴别 K2CO3和 Na2SO4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K2CO3鉴别 NO2和溴蒸气鉴别葡萄糖和蔗糖鉴别 AlCl3溶液和 MgCl2溶液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银氨溶液试纸变蓝色的是溴蒸气有银镜产生的是葡萄糖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氨水淀又消失的是 AlCl3溶液2021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A 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 2 周选择题提速练 1AC B D 解析:选 A稀硫酸与 Na2SO4溶液不反响,而稀硫酸与 K2CO3溶液反响生成 CO2气体,对;NO2和溴蒸气均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错;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响;而蔗糖中不含醛基,不产生银镜,到 AlCl3溶液或 MgCl2溶液中均出现白色沉淀,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12短周期中的 A、B、C、D、E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对;将氨水参加 错。A 和 D,C 和 E 分别同主族,A 为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且A 与 B 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 的原子序数,C2与 D 的核外电子数相等。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与 A 只能组成 BA3化合物B E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有强氧化性C A、B、C 三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 第三周期中D 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解析:选 D短周期中的A、B、C、D、E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为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那2A 为 H 元素,A 和 D 同主族,C与 D 的核外电子数相么等,结合所带电荷可知,C 为 O 元素、D 为 Na 元素;C 和 E 同主族,那么E 为 S 元素;A与 B 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 的原子序数,那么B 的原子序数 8 1 7,故 B 为 N 元素。A项,N 元素与 H元素能组成 NH3、N2H4等化合物,错误;B项,E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硫酸、亚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亚硫酸、稀硫酸没有强氧化性,错误;N、O 三元素形成的硝酸铵属于离子化合物,错误;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第三周期中,C 项,H、D 项,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Na 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正确。13.织物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 等,其中HClO2和 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25时,各组分浓度随pH 变化情况如下图 (Cl没有画出)。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25时,HClO2的电离常数的数值B 使用该漂白剂的最正确Ka 106pH 为C 25 时,等浓度的 HClO2溶液和 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HClO2)2021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人教版(A 版)课余加餐增分训练:第 2 周选择题提速练 1 2c(H)c(ClO2)2c(OH)D该温度下的NaClO2溶液中:c(Na)c(ClO2)c(OH)c(H)解析:选 B HClO2的电离常数 Kac ClO2 6c H,由题图知,当 pH 6 时,c(HClO2)c HClO2 c(ClO2),故 25 时,Ka 10,A项正确;HClO2和 ClO2是漂白织物的有效成分,但ClO2是有毒气体,故当 HClO2的浓度较大,且ClO2的浓度较小时对应的pH 即为使用该pH,根据题图知,最正确 pH 为,B 项错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ClO2漂白剂的最正确和 NaClO2的混合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式:2c(Na)c(ClO2)c(HClO2),电荷守恒式:c(Na)c(H )c(ClO2)c(OH),以上两式联立得:2c(H)c(HClO2)c(ClO2)2c(OH),C 项正确;NaClO2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ClO2)c(OH)c(H),D 项正确。多练一题 仅供选做 CuI 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由反响 2Cu2 4I =2CuI 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Cu 为阳极电解 KI 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参加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对这些现象的正确解释是阴极 2I 2e =H2,I2遇淀粉变蓝()阳极 2H2O 4e=O2 4H,O2将 I氧化为 I2,I2遇淀粉变蓝阴极 2H2O 2e=H2 2OH,使 c(OH)c(H )阳极 2Cu 4e 4I =2CuI I2,I2遇淀粉变蓝ACBD解析:选 D石墨为阴极,以Cu 为阳极电解 KI 溶液,通电后,溶液中的H、K移向阴极,而 H的氧化性强于K,所以 H 2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得电子被复原,电极反响式为 2H2O2e=H 2c(OH)c(H),酚酞溶液变红;I和 OH移向阳极,22而失电子能力Cu I OH,故 Cu 失电子产生 Cu,阳极发生反响:Cu 2e =Cu,又由信息可知,同时又发生反响2Cu2 4I=2CuI I2,生成 I2,I2遇淀粉变蓝,有白色 CuI沉淀生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正确,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