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完美版)语文园地一

举报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一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运用,认真读词语和描红。 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和句子。 3.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和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重点】 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字词句运用,认真读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2.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和左宽右窄的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课件出示2) 手套 帽子 登山鞋 运动裤 地图 水壶 帐篷 指南针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认识生字和新词。】 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看一看:看旁边的提示,了解这些词语是哪一类的。我们能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有关去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板书: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 3.多种形式识字,读词语。 4.去户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为什么准备这些? 鼓励学生交流,用上上面的词语。 5.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去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课件出示3) 如:背包 望远镜 睡袋 手机 打火石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课件出示4): 1. 体会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迎上去 追上去 穿衣裳 披红袍 甩甩头 摇摇头 提示:这些加点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板书:动作的词) (1)读一读:自己自由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 (2)想一想:这些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做动作演示一下这些动作。 (3)演一演:先小组内各选一组动词演一演,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 (4)说一说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第一组中“迎”是“对着、冲着”,是面对面的动作。“追”是“追赶”,是同一方向的动作。第二组中“穿”的意思是“把衣物鞋袜等物套在身上。”“披”是“覆盖或搭在肩背”,“穿”的动作比“披”复杂。第三组中“甩”的意思是“抡、挥动”,“摇”的意思是“摇摆”,“甩”比“摇” 的动作快,用的力气大。 (5)拓展运用 比如,请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 冲过去 跑过来 奔过来 走过来 滴下来 打下来 落下来 飘下来 2.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 (课件出示5): 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1)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用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句的“有时候……有时候……”是说一种事物的两种相反的情况;第二句“在……在……在……在……”是说一种事物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动作。 (3)结合加点词语说说句子的意思。 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温和一暴躁”,写出了“我”的 性格复杂和多变。 【设计意图:认识“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的句子,并会联系生活用仿照这种句式说句子。】 第二句话,“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这些拟人化的词,使学生了解这是讲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 (4)造一造:联系自己是生活实际,分别用这两组词语造句。 例:有时候……有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很不稳定,有时候很好,有时候很差。 在……在……在……在……学校是我学习成长的乐园,我在教室里学习文化,在阅览室读自己喜欢的书,在美术室尽情涂涂画画,在音乐室里纵情歌唱。 三、书写提示。 板块三:书写提示 1.看提示 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6) (1)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如“作、法”,有的左宽右窄,如“都 别”。 (板书:左右结构) 2.写一写 (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设计意图: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宽右窄;养成写前先观察、保持正确坐姿和执笔姿势的好习惯。】 有写好,再重写。 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野外生存必备物品的词语,认识了几个动词,学会了写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则,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积累好词好句,诵读儿歌、童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一”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 二、读一读,记一记。 板块四:日积月累 (一) 诵读古诗《梅花》(板书:梅花) (课件出示7): 梅花 墙角树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1.拼拼读读。 (1)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凌、墙”的后鼻韵母,读准翘舌音“数”和“枝”。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会读、会背古诗,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诗句,了解古诗的意思。】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读想想。 (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首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这首诗写的是冬天的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景象,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板书:春景图) (2)这首诗中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①凌寒:冒着严寒。 ②遥知:距离很远就知道。 ③为:因为。 ④暗香:指梅花不易感觉到的清香。 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3)结合插图,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梅花》古诗的意思是: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有梅花淡淡的香气飘来。 3.读出韵味。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 (课件出示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主要是意境独特,要读出梅花的傲寒独自开的高洁和香味。 4.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二)我爱阅读 1.读通顺科学童话《企鹅寄冰》(原教材14页) 注意读准字音,读准确;再把童话读通顺。(板书:企鹅寄冰) 【设计意图:阅读《企鹅寄冰》的故事,了解非洲、南极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2.思考问题 (1)狮子为什么让企鹅给它寄冰? 因为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太热了,想让住在寒冷南极的企鹅给它寄来一块冰。 (2)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为什么退回来又变成了冰? 因为非洲很炎热,冰寄到非洲就遇热变成了水,而水被退回到寒冷的南极后,又遇冷变成了冰。 四、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古诗,学会了读和讲童话故事。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梅花》 《企鹅寄冰》《小鲤鱼跳龙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练习的“学与用”和“写字提示”都有写字教学方面的涉及。所以我加大了识词、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 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