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原卷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 一、选择题 1. 根瘤菌(属于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用豆科植物的根分离根瘤菌时,区分根瘤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依据是( ) A. 是否有细胞壁 B. 是否有叶绿体 C. 是否有染色质(体) D. 是否有核糖体 2. 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一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来说法错误的是( ) A. 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 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C. 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糖类、ATP、DNA和RNA等物质中 D. 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 3.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③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4. 下列关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蛙的成熟红细胞中不含DNA分子 B. 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也有DNA分子 C. 含DNA的原核细胞不会同时含RNA D. 细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染色体 5. 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皮细胞识别并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 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不需要消耗ATP C. 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白细胞在黏着、迁移过程中,无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 下图表示某种细胞内甲、乙、丙三种细胞器的物质组成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甲可能是线粒体或细胞核 B. 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乙不是内质网就是高尔基体 C. 若甲在牛的细胞中不存在,则该细胞器为叶绿体 D. 丙这种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可能是DNA 7. 在网织红细胞向成熟红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网织红细胞的质膜包裹细胞内衰老蛋白、细胞器等成分并分泌到细胞外,形成细胞外囊泡(外排体)。下列事实不能支持以上说法的是( ) A. 成熟红细胞不再合成蛋白质 B. 成熟红细胞的体积比网织红细胞略小 C. 外排体膜上含有网织红细胞的特异性膜蛋白 D. 网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略低于成熟红细胞 8. 黑藻是一种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是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临时装片,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内外双层膜 B.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临时装片,可观察到叶绿体随细胞质按一定方向运动 C. 黑藻叶代替洋葱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在0.5g/mL蔗糖溶液中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 D. 黑藻根尖代替洋葱根尖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含有染色体 9. 用同一打孔器在一白萝卜上打出若干萝卜条,切成相同长度,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I、Ⅱ、Ⅲ三种溶液中一段时间,b点时将三组实验的萝卜条同时放回相应溶液的低浓度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萝卜条体积的变化,并计算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 B. 随着萝卜条体积减小的同时,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 C. 初始I溶液浓度小于Ⅱ溶液,I溶液和Ⅱ溶液中的溶质都能进入细胞 D. b点时Ⅱ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Ⅲ溶液中的细胞已死亡 10.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上含有一种H+-ATP酶,可以转运H+,有利于细胞对细胞外溶质分子的吸收和维持液泡内的酸性环境。下图是植物细胞对H+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细胞质基质、细胞液、细胞外环境中,细胞质基质的pH值最大 B. H+进出植物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C. H+-ATP酶是一种膜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和运输H+出细胞 D. 植物细胞呼吸受到抑制,会影响细胞对细胞外某些溶质分子的吸收 11. 如图甲表示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a表示蔗糖酶,c和d表示的物质都是还原糖 B. 将图甲中的b换成麦芽糖,水解反应不能进行的原因是酶具有专一性 C. 图乙中的F点以后,限制催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蔗糖酶的数量 D. 在图乙中的F点以后,大幅提高温度可以使催化速率进一步提高 12. ATP的合成是生物有机体中主要的化学反应之一,而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的参与,该酶的作用机理是参与生物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H+)动力势能的推动下合成A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酶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外膜和原核细胞的质膜上 B. ATP合成酶跨膜部位呈疏水性,有利于与膜结合部位的稳定 C. H+跨膜驱动ATP合成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 D. ATP的合成在细胞中时刻进行并与ATP的水解处于动态平衡 13. 细胞呼吸的原理可用于指导生产和生活实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储藏种子、水果和蔬菜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和干燥 B. 利用酵母菌酿酒时、装置内留有一定空间,有利于酵母菌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繁殖 C. 夏季对水淹的玉米田排涝,可以避免玉米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D. 蔬菜大棚夜间适当降温可以使细胞呼吸暂时停止,有利于蔬菜的增产 14. 下图表示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保存该器官时,氧气浓度为0时最好 B. 氧气浓度为5%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C. 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 D. 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不进行呼吸作用 15. 能无限制增殖的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B.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H]比正常细胞少 C. 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只能生成少量ATP D. “瓦堡效应”导致消耗能量较多的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16. 如图表示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新鲜菠菜叶光合色素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④对应的色素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B. 四种色素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④ C. 实验所用吸水纸的干燥度不影响实验的结果 D. 若在研磨叶片时没有加入二氧化硅,则得不到任何色素环 17. 下图表示某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①-④表示不同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可在需氧条件下进行,也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B. ②过程可产生[H],也消耗了[H] C. ③过程可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也可不在叶绿体中进行 D. ④过程中CO2可来自过程②,也可来自外界环境 18.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A.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5℃ C.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39mg D.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在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30℃时的2倍 19. 现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将对称叶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A、B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间,在A、B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M1和M2,单位mg/( dm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1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呼吸作用的大小 B. M2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大小 C. (M2-M1)表示B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 D. 该方法在未测出呼吸作用强度的条件下,能测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20. 利用洋葱做“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实验人员选择了一个细胞数约50的视野。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解离的目的是在保持细胞活性的同时让细胞相互分离 B. 对染色体进行观察、计数最佳对象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C. 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统计该视野中不同时期细胞数可用于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时间长短 21. 如图所示,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e B. 在b时期实现了细胞中DNA数目的加倍 C. 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c→e→a→b→d D. 核仁核膜出现的时期是d 22. 如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B. 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 C. 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 D. 图丙到图丁的过程中,出现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23.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为细胞生长,该过程中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将降低 B. 过程②为细胞分裂,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一般保持稳定 C. 过程③为细胞分化,该过程的实质是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D. 在高等植物根部的分生区只能进行过程②,伸长区只能进行过程③ 24.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不能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同时发生 B.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利于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遗传的稳定性 C. 衰老细胞内色素积累形成老年斑,是因为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D. 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形成 25. 阿胶是一种用驴皮制成的药材,药用及保健价值非常高,补血止血、补气效果都非常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补血圣药。郦道元《水经注》云: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者,故此得名。另有史书记载: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货者多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