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张纸教学设计 - 副本

举报
资源描述
半张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事、情、理三方面解读小说。 2.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中品味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3.探究小说以小见大、截取生活横截面的结构技巧。 【教学重点】 对主人公的情感与人生感悟的把握。 【教学难点】 探究小说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记忆深处,我们每个人都会埋藏着一些令人难忘的刻骨铭心的往事,经久不忘。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因为一些事情的触发,这些往事会奔涌而出,一一闪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半张纸》就记叙了这么一个关于回忆的瞬间。 二、介绍作者 斯特林堡 (1849~1912) 瑞典作家、戏剧家、小说家、诗人,被誉为“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主要作品:剧本《父亲》《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小说《红房间》。他众多代表作品对世界各国的大文豪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法国的加缪、爱尔兰的贝克特、美国的奥尼尔、罗马尼亚的尤奈斯库和英国的品特等等。 三、研读文本,把握情感主旨 请读课文,想想本文截取了怎样的关于回忆的生活瞬间。 1.本文截取了怎样的关于回忆的生活瞬间? 2.这是怎样的半张纸?半张纸上记载了哪些内容? 教师储备:[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如果一位散文家对自己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只要写得真实,读者会强烈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象作者已经写出来了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请探讨露出水面的部分一一半张纸上的内容。 预设:这半张小纸不过是主人公临时记录电话号码的小纸头,上面简单地罗列着姓名、店铺名以及电话号码,艾丽斯、银行、出租马车行、鲜花店、家具行、室内装饰商、搬运车行、歌剧院售票处、朋友、修女、L医生、母亲、佣工介绍所、药房、牛奶厂、杂货铺、肉铺、承办人(埋葬事)。 就像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所说的,半张纸上的内容只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作者有意省略了八分之七,那省略的八分之七就像国画留白一样,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现在我们挖掘那水下的部分一一文章的事、情、理。 3、发挥想象,串连半张纸上体现的故事即主人公的人生经历。 预设: 小小的“半张纸”,就像一个小小的容器,盛放着主人公两年间的生活经历。从表层来看,这半张小纸不过是主人公临时记录电话号码的小纸头,上面简单地罗列着姓名、店铺名以及电话号码,然而这些名称和号码却巧妙地串联起了主人公两年间完整的人生轨迹,从浪漫的恋爱到甜蜜的新婚,从银行失业到重获新工作,从朋友的潦倒到亲友的关怀,从爱妻怀孕到亡妻丧子,方寸之间勾连着主人公的生命记忆,两年间人生的波澜起伏悉数展现在这半张小纸上。 概括一下:这是记录人生经历的半张纸。(出课件) 4. 再读课文,品味语言,分析主人公内心情感变化。 在情节的留白中,蕴藉着主人公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请从文中找出一些蕴藉着主人公丰富细腻的情感词句,并赏析。 (1)半张纸上蕴藉的情感变化 预设:“ 最美丽” 的名字,承载着主人公恋爱时的痴情与甜蜜; 出租马车行、鲜花店、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记录着主人公精心经营爱情的努力和拥抱新婚生活的喜悦; 在歌剧院度过的“ 最愉快” 的时光里,写满了主人公和妻子新婚燕尔的浓情蜜意; 佣工介绍所、牛奶厂、杂货铺、肉铺,接踵而来的不仅是迎接小生命到来的应接不暇的琐事,更是主人公初为人父的紧张与不安、幸福与期待。 他不仅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中,那位亲切和蔼的修女还为他带来了友情的关怀;那位在他们新婚时小心翼翼地不来打扰他们、在他们需要她的时候快乐地到来的岳母也送给了他亲情的关爱;虽然在银行破产时经历了短时间的焦虑,但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份收人颇丰的新工作,他收获了事业蒸蒸日上的欣喜。他沉醉在“ 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中,他也承受着生命难以承受的亡妻丧子的悲恸,那一大一小两口棺材,带走了他全部的欢乐和幸福。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 “模糊了”——伤心流泪 “像溺死的人”——痛不欲生这淡黄色的半张纸上,浓缩了主人公两年问全部的悲欢苦乐。 课件:这是浓缩人生悲欢的半张纸 (2)读半张纸前后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文章一开始“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 徘徊:若有所失、哀婉留恋。 三个“没有”极力强调房间的空旷,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既如此,为何还要徘徊,真正原因何在?他似乎还在留恋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切,最后一次感受曾经的幸福与苦痛。 然后“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一个“决定”暴露出年轻房客内心的脆弱,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的“决定”吗?两年的时间,他在这里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而今,一切消失殆尽,是任何人心里都无法承受的啊。面对摧心折骨的残酷现实,主人公无奈地选择了逃避现实,忘却回忆。然而,“但是”一转,他终于还在电话机旁,发现了“一张涂满字迹的纸,”他用两分钟的时间读了这张纸,回忆了过去两年的生活。 读“半张纸”前主人公是“垂头丧气”,决心忘却;读“半张纸”后,主人公是“吻”“折”“放”,珍藏他它,“收”在胸前,反而“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 他从两年的生活里感悟出,这两年他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本身就是充满许多遗憾的,“有许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所以,相对于这“许多人”,他是多么幸运的呀!幸福是值得欣喜,痛苦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主人公用两分钟的时间,不仅又一次体验了两年的人生悲欢,而且他在这半张纸上勘破了人生悲喜。 课件:出示作者的一段原话:   人活着必遭蹂躏。天堂和地狱在他看来并不是虚无的存在,而是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兑现。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所以,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可以看出主人公热爱生活、重情重义、能勇敢的面对命运、勇于承受人生的苦难,不听命于命运的摆布,是一个能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人。 教师寄语:生命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最后的结果,而是过程,无论成功、失意、辉煌、落魄、绚烂、安静,都是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创造了快乐和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要珍惜生命的每一次快乐和每一次痛苦。 5、 主人公用两分钟的时间,不仅又一次体验了两年的人生悲欢,而且还得到了人生启迪。的确,这篇小说不但涌动着情感,字里行间还闪耀着理性的光芒,请找出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1)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半张纸上,有一个被划去的朋友的名字,这位朋友经历了事业飞黄腾达的风光,最后却饱尝远走他乡的潦倒。主人公由是慨叹,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其实如过眼烟云般变幻不定的何止荣华富贵?我们的主人公不也经历了失业的焦虑到重获工作的欣喜、陶醉爱河的甜蜜到亡妻丧子的悲恸吗?可见,人生无常、喜悲交替正是生活的常态,命运之中暗藏我们不可抗拒的力量,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 (2) “ 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这是主人公由悲伤而振作的转折点。先前痛苦得无法自拔,走出门时却骄傲而快乐,也许恰恰是因为主人公顿悟了这样一个道理:死亡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结局,死去的虽然离开了人世,但实际是到达了每个人必须到达的归宿;然而,归于泥土的仅仅是“ 肉体” ,那些心灵上曾经的幸福却可以成为永恒的慰藉和财富。如果沉溺于苦痛不能自拔,或将所有的记忆忘却,那么便连“ 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也一并抛弃了。是啊,人生无常,苦乐相生。幸福应当铭记,悲痛不应延续。纵使生活中遭遇波折,那么也应跨越苦难,珍藏幸福,乐观昂扬地拥抱明天,去缔造人生的另一段幸福。或许,这就是斯特林堡想要借助《半张纸》这粒沙呈现给读者的丰富世界;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些阅读者应该从中收获的最重要的文本意义吧。(出课件) 这是开启人生智慧的半张纸 四、探究结构,体会作者匠心 我们从故事、情感、哲理三方面品读了《半张纸》。题目也是“半张纸”,同学们你知道半张纸在这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呢? 1.“半张纸”是一条串连现实与追忆的一个线索。 2.“半张纸”是一个盛放了故事、情感、人生哲理的容器。这个容器很小,但是容量很大,有故事有记忆有情感还有人生启迪,作者以半张纸为切入点,切口很小,但向我们传达的却是极大的人生感悟,所以折射很大(以小见大)。 借用一首诗来阐释这篇小说的结构: 天真的预示 威廉•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 教师总结:这是方寸之间勾连生命记忆的半张纸。 这是纸短情长浓缩人生悲欢的半张纸。 这是只言片语开启人生智慧的半张纸。 其中方寸之间、纸短情长、只言片语体现的是小说的结构。 五、学以致用: 1、温故知新:回忆下你学过的文章,有哪些是本文这样切口小折射大的结构。 桥边的老人 牲畜林 药 祝福 孔乙己 2.拓展阅读:《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马克•吐温)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美)马克•吐温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1)你从这篇小说中读出了什么? (2)这篇小说在结构上与《半张纸》有什么相似之处? 2.这种“切口小,折射大”的结构特点在小说中有什么好处呢? (1)布局精巧,顿生新意。 (2)短小精悍,意味深长。 (3)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板书:情节——留白艺术(生活经历、情感历程) 主题——深化主题(人生启迪) 结构——小说的“容器”(以小见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