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东港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市东港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把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依据是(    ) A.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容易获取 B.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物质 C.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细胞器膜 D.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分离时容易沉淀 参考答案: C 2. 甲、乙、丙三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细胞的模式图,下列对有关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细菌 B.三种结构中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C.从结构上看,甲和乙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双层膜 D.从功能上看,甲和丙都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参考答案: B 3.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7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依次是(    ) A. 993、7、7    B. 999、27、57    C. 999、1027、1057    D. 993、27、57 参考答案: D 【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考查对氨基酸、蛋白质结构的理解。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其余的氨基或羧基位于R基中,由此可推出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其余的氨基和羧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中。 【详解】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20个氨基和50个羧基,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7条肽链中共有肽键1000—7=993个,氨基数目为20+7=27个,羧基数目为50+7=57个,选D。 4. 如图甲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 B. 若图乙表示组成人体细胞(鲜重)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 C. 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可以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 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则A化合物是蛋白质 参考答案: C 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A化合物是水,B化合物是蛋白质,C化合物是脂质,A正确;若图乙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在鲜重状态下,a、b、c依次是O、C、H,B正确;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指的是在细胞中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没有生物界独有的元素;而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相同并不能说明这一点,C错误;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由于水完全脱去,所以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等,D正确。 5.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说明多糖也可以参与细胞结构的形成 参考答案: D 6.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参考答案: A 通过图解可以判断:a表示光反应过程;b表示暗反应过程,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表示有氧呼吸。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光反应产生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X代表ATP,ATP应从叶绿体的囊状结构移向叶绿体的基质。 7. 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②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 ③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④只有减Ⅰ时期形成四分体 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类型 ⑥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⑦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A. 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 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⑦ 参考答案: A 8. 比较下列细胞的结构,与其他三者显著不同的是(  ) A.蓝球藻           B.念珠藻         C.金鱼藻         D.发菜 参考答案: C 9. 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参考答案: C 10. 在DNA水解酶的作用下,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物质有 A.核苷酸、核糖、碱基 B.核苷酸、脱氧核糖、碱基 C.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D.磷酸、葡萄糖、碱基 参考答案: C 11. 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镁元素参与构成叶绿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参考答案: D 12. 医生给患急性肠炎病人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目的是为了(  ) A.防止病人脱水,及时补充水分            B.补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物质 C.供给病人全面营养                      D.维持病人细胞渗透压平衡 参考答案: B 13. 下列哪种细胞被放入高浓度溶液中将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   A.刚撕下的蚕豆叶表皮细胞          B.粮仓中晒干储藏的菜豆种子细胞   C.用95%乙醇浸泡过的洋葱鳞片叶上表皮细胞   D.刚切下的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 参考答案: A 14.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在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C. 在生物科学中,首次揭示生物体结构统一性的是细胞学说 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参考答案: B 15. 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参考答案: B 16.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    )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等各种生物 参考答案: C 17.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 B..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酶分别催化底物淀粉、蔗糖,用碘液检测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验证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实验中,含等量蛋清液的A、B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 参考答案: C 【考点】39:酶的特性;3A: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淀粉酶催化的底物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酶的高效性是相对于无机催化剂而言的;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用碘液进行检测时,实验结果均相同. 【解答】解:A、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选用淀粉水解,因为淀粉酶催化的底物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 B、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时,不宜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用碘液进行检测时,实验结果均相同,没有不能说明蔗糖是否被水解,B错误; C、酶的高效性是相对于无机催化剂而言的,所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时,可选无机催化剂作对照,C正确; D、验证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实验中,含等量蛋清液的A、B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水,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与酶相关的探究实验.对于此类试题,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选材是否合适、实验设计过程是否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否合适,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8. 某环肽内部有侧链形成的肽键和二硫键,形状类似于“8”,如图所示。现已知该环肽由m个氨基酸组成,那么该环肽中的肽键个数是(  ) A. m﹣1 B. m+2 C. m D. m+1 参考答案: B 【分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过程中,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形成环状肽过程中: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 【详解】由题意知,该环肽含有m个氨基酸,根据图可知,该环肽内部侧链形成2个肽键和1个二硫键,因此形成该环肽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m+2,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环状肽的形成,注意在环状肽内部还有2个肽键。 19. 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 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参考答案: 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 【详解】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所以选B。 【点睛】要注意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配对;虽然减数分裂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20. 以下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与表中编号顺序相对应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   待检物 蛋白质 脂肪 ④ 鉴别试剂 双缩脲 ③ 斐林试剂 颜色反应 ① 红色 砖红色 反应条件 ② ――― 水浴   A.橘黄色、常温、苏丹Ⅲ、葡萄糖  B.橘黄色、沸水浴、苏丹Ⅳ、蔗糖 C.紫色,常温、苏丹Ⅳ、还原糖    D.紫色、常温、苏丹Ⅲ、葡萄糖 参考答案: C 21. 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   ) A.0           B.25%              C.50%                D.100% 参考答案: D 22. 把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 A、逐渐增强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 参考答案: B 23. 关于体内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