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临江乡钮墩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市临江乡钮墩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铜片是负极 B.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参考答案: B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负极上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流向和电子流向相反,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故A错误; B.铜是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氢离子在铜表面被还原,故B正确; C.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所以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而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故C错误; D.负极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负极锌质量逐渐减小,正极氢离子在铜表面被还原成氢气,正极铜的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B.将1 L 2 mol/L 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2 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C.将1 L 18.4 mol/L的H2SO4溶液加入到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 D.将336 m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300 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参考答案: B 略 3.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 mL浓度为10 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均完全反应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l2在反应中仅作氧化剂 B. ClO3—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 C. 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D. 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15 mol 参考答案: D 【详解】A.在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Cl2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错误;B. ClO3-中Cl的价层电子对数=3+(7+1-2×3)=4,则ClO3-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故B错误;C. 若n(NaCl)=11mol,n(NaClO)=2mol,n(NaClO3)=1mol,则生成NaCl得到的电子为11mol×1=11mol,生成NaClO、NaClO3失去的电子为2mol×1+1mol×5=7mol,得失电子数目不相等,故C错误;D.由于反应后体系中没有NaOH,根据钠元素守恒n(NaOH)=n(NaCl)+n(NaClO)+n(NaClO3)=0.03L×10mol/L=0.3mol,根据氯原子守恒有2n(Cl2)=n(NaCl)+n(NaClO)+n(NaClO3)=0.3mol,故参加反应的氯气n(Cl2)=0.15mol,故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杂反应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电子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是此类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4.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 △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列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CO2 B. CaF2 C. NaOH D. N2 参考答案: A 【分析】 离子化合物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是不同非金属原子间利用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据此解答。 【详解】A、CO2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仅含共价键,选项A正确; B、CaF2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选项B错误; C、NaOH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选项C错误; D、N2分子中仅含共价键,但为单质不属于化合物,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和化合物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易错点为选项C,氢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但属于离子化合物。   6. 、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冷凝管、牛角管、铁架台、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温度计、火柴。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参考答案: C 略 7. 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酒精 氢气 浓硫酸 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 【分析】A.酒精易燃; B.氢气是气体,且易燃; C.浓硫酸有腐蚀性; D.氢氧化钠无强氧化性. 【解答】解:A.酒精易燃,属于易燃液体,故A正确; B.氢气易燃,属于易燃气体,故B正确; C.浓硫酸有腐蚀性,是腐蚀品,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无强氧化性,不是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D. 8.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2          B.CH4         C.CO2       D.SO2 参考答案: B 略 9.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X气体,有沉淀生成,符合条件的X可能有 ①Cl2  ②CO2   ③NH3   ④H2S   ⑤O2 ⑥NO2 A. 3项    B. 4项    C. 5项    D. 6项 参考答案: C 通入Cl2后可将SO32-氧化为SO42-,从而得到BaSO4沉淀;①正确;通入CO2后不发生反应,不能得到沉淀;②错误;通入NH3 后中和溶液中H+使溶液呈碱性,从而得到BaSO3沉淀, ③正确;通入H2S后,H2S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单质硫沉淀,④正确;通入氧气后,可将SO32-氧化为SO42-,从而得到BaSO4沉淀;⑤正确;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具有氧化性,把可将SO32-氧化为SO42-,从而得到BaSO4沉淀;⑥正确;符合题意的有5项;正确选项C。   10.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K电子层和L电子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电子层和N电子层的电子数之和,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A.30             B.12             C.17             D.20 参考答案: D 11. 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H2(g) + I2(g) 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H2、I2、HI的浓度相等      B、H2、I2、HI的浓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铝与盐酸反应:2Al+6H+==2Al3++3H2 ↑  B.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Al(OH)3+OH- ==AlO2- +2H2O C.铁与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 D.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Al2O3+2OH- ==2AlO2- + H2O 参考答案: C 13. 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总结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B.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和16个族     C.元素周期表的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D.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可以推测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参考答案: C 14. 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 2CO3]           B.金属钝化        C.金属冶炼       D.服用含Al(OH)3的胃药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参考答案: D 略 15. 关于石油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油一些不饱和烃的混合物      B.石油是各种烷烃和烯烃的混合物 C.石油是各种饱和烃的混合物      D.石油是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4分)紫菜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碘。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对市面上销售的某品牌紫菜进行碘的提取和含碘量测定,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将灼烧后的紫菜灰溶于水,配成悬浊液,过滤 B.将水溶液和试剂甲加入分液漏斗中,震荡后静置,放出下层溶液备用 C.取干燥的紫菜m g于坩埚中灼烧 D.向滤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3%的H2O2溶液a ml,充分反应 E.对下层溶液进行某操作,得到碘单质并回收试剂甲 (1)对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合理的排序:                                  。 (2)下列试剂符合步骤B中试剂甲的要求的是(   ) A.酒精   B.苯   C.CCl4   D.NaOH溶液 (3)步骤D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     小组中甲同学分析实验时认为步骤D中的H2O2可能有剩余,故取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向其中滴加D中反应后的溶液,若                             (填现象)则说明还剩余H2O2。小组乙同学认为该结论存在不严谨的地方,请指出你认为不严谨的地方:                                                           。 (4)步骤E中“某操作”是             。 (5)若实验用的H2O2溶液的密度为1g/cm3,假定所加H2O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完,则该紫菜中碘的含量可表示为:           g/100g(结果不化简) 参考答案: (14分,每空2分) (1)CADBE  (2)C (3)2H+ + H2O2 + 2I— = I2 + 2H2O   溶液紫色褪去     若步骤D中I—未反应完,剩余的I—也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蒸馏  (5)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短周期元素的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子数。据此填空: (1)B的元素符号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周期表中位置             ; (2)A的氢化物电子式为          ,C单质的电子式           C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   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