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市葛店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市市葛店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果蝇的红眼为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参考答案: B 【考点】8A: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遗传为伴性遗传,设用A和a这对等位基因表示,雌果蝇有:XAXA(红)、XAXa(红)、XaXa(白);雄果蝇有:XAY(红)、XaY(白). 【解答】解:A、XAXa(红雌)×XAY(红雄)→XAXA(红雌)、XAXa(红雌)、XAY(红雄)、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 B、XaXa(白雌)×XAY(红雄)→XAXa(红雌)、XaY(白雄),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正确; C、XAXA(红雌)×XaY(白雄)→XAXa(红雌)、XAY(红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错误; D、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 故选:B. 2. 人的红细胞中能维持细胞中高浓度的钾离子和低浓度的钠离子的状态,是因为这两种物质进出细胞的特点        是(   )                                                 ①低浓度到高浓度         ②高浓度到低浓度     ③消耗能量 ④不消耗能量             ⑤需要载体蛋白质     ⑥不需要载体蛋白质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 A 3. 细胞膜本身的作用不包括 A.物质运输      B.信息传递       C.细胞间的识别      D.蛋白质加工 参考答案: D 4.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B.酶和DNA都是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C.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可能是核酸、酶、果糖、脂肪等 参考答案: B 5. 现有资料表明:①K+不能通过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菌素,与K+具有特异亲和力,③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膜,Na+仍不能通过膜。下列关于K+能通过膜而Na+不能通过膜的原因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缬氨霉素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 B.K+能够与缬氨霉素反应,Na+不能 C.K+能可逆性地与缬氨霉素结合,Na+不能 D.K+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膜,Na+不能 参考答案: C 6. 一个双链DNA分子的鸟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这条链碱基的28%,那么,另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9%         B.18%      C.23%      D.24% 参考答案: A 7. 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参考答案: C 8. 胰岛B细胞内某个DNA分子,已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G+C占60%,A占24%,则在另一条链上A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为(    ) A.60%           B.24%           C.8%           D.16% 参考答案: C 9. ATP 形成 ADP 时最先断裂的是                                                A.腺苷与磷酸的结合键                            B.两个高能磷酸键 C.靠近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D.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参考答案: D 10. 某同学在做“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中、后期的细胞   B.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C.能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 D.能观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 参考答案: D 11. 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全部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 A. 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 B. 甘油、DNA聚合酶、磷脂、胆固醇 C. 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 D. CO2、胰岛素、尿素、抗体 参考答案: D 【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考查对内环境成分的识记。解答此题,应明确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可联系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结构、细胞代谢、遗传、调节等知识分析各物质存在于细胞内还是细胞外。 【详解】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进入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ATP在细胞内发挥作用,A项错误;DNA聚合酶在细胞内合成并发挥作用,磷脂在细胞内合成并参与细胞膜结构的组成,B项错误;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纤维素是植物特有的多糖,C项错误;CO2、胰岛素、尿素、抗体均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D项正确。 【点睛】内环境存在与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举例归类 类别 物质举例 存在的 营养物质 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 代谢产物 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抗体、溶菌酶 代谢废物 二氧化碳、尿素 不存在的 细胞内特有 呼吸酶、血红蛋白、DNA聚合酶、糖原 细胞膜上的 载体、受体 消化道中的 消化酶 不被吸收的 麦芽糖、纤维素 12. 下列关于蓝藻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异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            B.都含有核糖体 C.低等植物细胞和蓝藻细胞含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  D.遗传物质都是DNA 参考答案: C 13. 淀粉酶的合成是在 A.线粒体中      B. 高尔基体中    C.核糖体中     D.内质网中 参考答案: C 14. 欲测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反应,最好检测是否有      (     ) A.葡萄糖的生成     B.淀粉的生成       C.O2的释放     D.CO2的吸收 参考答案: C 15. 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列图像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①②               B.③②                 C.④②              D.③④ 参考答案: B 16. 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参考答案: C 17.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时(  ) A.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 C.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污点不动,则污点在反光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参考答案: B 18. 一般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低于80mg/dL时,机体对此作出的生理反应是     A.合成肝糖元   B.合成肌糖元   C.水解肝糖元     D.水解肌糖元 参考答案: C 19.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葡萄糖 碘液 红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④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D 20. 在下列各项实验中,最终证实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成立的是 A.鉴定亲本是否为纯种的自交实验           B.不同类型纯种亲本之间的杂交实验 C.F1个体的自交实验                       D.F1个体与隐性类型的测交实验 参考答案: D 21. 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自交产生的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000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多少株 A.1500     B.3000     C.6000     D.9000 参考答案: A 22. 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参考答案: D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2、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阶段,光照增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会增多,从而促进暗反应;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二氧化碳在暗反应阶段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 【解答】解:A、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 B、图中t2时刻出现光饱和点,此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主要限制因素应该为二氧化碳浓度,若在t2时刻增加CO2浓度,光合速率将再提高,B错误; C、t3→t4二氧化碳增加,暗反应增强,暗反应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H]和ATP,所以当暗反应增强时反过来也会促使光反应增加,C错误; D、t4时撤去光照,故光反应不能进行,因此叶绿体中的ATP被消耗,导致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由于ATP和[H]减少,C3化合物还原受阻,因此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D正确. 故选:D. 23. 如图所示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子ATP中含有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2)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 (3)c指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2). 呼吸作用    (3). 光合作用    (4). 生命活动 【分析】 本题考查ATP与ADP相互转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合成的能量来源;分析题图可知,a为呼吸作用,b为光合作用,c是指合成ATP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①是合成ATP的反应,②是ATP的水解反应。 【详解】(1)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故1分子ATP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 (2)合成ATP时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中,动物和人则来自于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故图中的a、b分别代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3)由以上分析可知,c是指水解ATP释放能量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