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林里卜乡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林里卜乡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生产活动与植物激素都有关的一组是         ①大棚种植,夜间降温  ②生产无子番茄     ③棉花摘心        ④培育多倍体          ⑤选带芽枝条扦插容易生根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2.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风沙严重的地区大量栽种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B.保护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参考答案: B 3. 下列有关泡菜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l   B.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C.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步骤为: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D.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估算出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 参考答案: D 4. 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 A.具有明显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参考答案: A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1、群落结构形成原因及意义: (1)原因: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2.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 意义: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解答】解: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均具有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 故选:A. 5. (5分)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其生理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下面是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请你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1)实验原理: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的特点是  性,即  . (2)实验过程与方法: ①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插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②实验:将插条分别用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如图1所示)8~12h后,再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建模: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所示. (3)结果分析与评价: ①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  . ③为了提高所建数学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请改正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一处明显的不足是:  . 参考答案: (1)两重    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3)①300~500 mg?L﹣1萘乙酸(NAA)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②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③增加每组插条数目(或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考点】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1)实验原理: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3)①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300~500mg/l萘乙酸(NAA)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②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③为了减少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所以增加每组插条数目或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故答案为: (1)两重    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3)①300~500 mg?L﹣1萘乙酸(NAA)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②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③增加每组插条数目(或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6. 下列关于各种生态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约71%,有“绿色水库”之称 B.沼泽地属于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调节和控制洪水 C.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在人的干扰下成为优势种群 D.过度放牧或鼠虫害泛滥容易引起草原生态系统沙漠化 参考答案: A 略 7.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A. 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 叶绿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 C. 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 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参考答案: C 因为细胞胞质基质是不断流动的,因此叶绿体是会移动的,A错误;在叶片内,叶绿体分布是不均匀的,光线强的一侧较多,B错误;由于叶绿体里含有叶绿素,而使叶片显现绿色,C正确;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D错误。 【考点定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名师点睛】1、制作藓叶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时,要保持叶片有水状态,若叶绿体失水,就会缩成一团,将无法观察。 2、制作观察线粒体的临时装片时,是滴一滴健那绿染液于载玻片中央用于染色,而不是滴一滴生理盐水。 3、观察线粒体一般选用动物或人体细胞,而不选取植物细胞,其原因是经健那绿染色的线粒体颜色为蓝绿色,与叶绿体颜色相近,会影响对线粒体的观察。 4、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对于植物叶片,上表皮叶绿体分布较多,便于吸收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代谢旺盛的部位,线粒体较多。 5、叶绿体在细胞内可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同时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最大面积朝向光源;强光下则以侧面或顶面朝向光源。实验观察时可适当调整光照强度和方向以便于观察。 8. 如图,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 A. 过度繁殖 B. 生存斗争 C. 遗传变异 D. 适者生存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3、局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主要是通过生存斗争,不适应者被淘汰的缘故. 故选:B.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9. 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参考答案: D 10. 《生物学教学》上登载:胃幽门处的幽门螺旋杆菌是诱发胃溃疡的主要因素;我国宁夏引入狐狸以防治鼠害;为了提高蜂蜜质量和产量而引进的西方蜜蜂对中国本土蜜蜂造成严重排挤而使新疆和大兴安岭几种蜜蜂相继灭绝。请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与人、狐狸与鼠、西方蜜蜂与本土蜜蜂的生态学关系分别是(     ) A.寄生、捕食、竞争       B.捕食、竞争、种内斗争 C.共生、竞争、种内斗争    D.寄生、捕食、种内斗争 参考答案: A 11. 以下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由水在人体内是良好的溶剂    B.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需要水 C.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降低 D.衰老的细胞水分减少 参考答案: C 12. 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参考答案: D 13. 下列各图中,图形 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B 14. 有关细胞基础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是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是遗传物 质不同 B.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有氧呼吸能否进行主要与催化剂酶有关 C.高等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都有中心体 D.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中都含有细胞核、核糖体、DNA和RNA 参考答案: B 15.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B.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为相互拮抗          D.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参考答案: A 16. 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它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用骨髓移植法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B.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可分化出B细胞和T细胞 C.骨髓移植时必须是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 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会遗传 参考答案: B 17. 下列有关实例或现象及所对应的推测或解释中,错误的   实例或现象 推测或解释 A 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破坏T细胞,艾滋病人往往死于肺结核等病 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B 消耗等量的食物,青蛙的净增长量高于小白鼠 恒温动物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多于变温动物 C 给家兔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明显减少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D 人体产生的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免疫缺陷   参考答案: D 18.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甲、乙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丙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哪些能够证明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A.将药物放在甲,刺激乙,肌肉收缩    B.将药物放在乙,刺激甲,肌肉收缩  C.将药物放在丙,刺激乙,肌肉不收缩  D.将药物放在丙,刺激甲,肌肉收缩 参考答案: AC 19. 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