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十二中学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十二中学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下题。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   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 参考答案: B 略 2.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14~15题。 14.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15.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见下页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 C.该模式减缓了经济发展     D.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参考答案: 14-15 BD 3. 近年来,虎林市围绕绿色生态农业舞活科技龙头,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大力实施虎林灌区、水稻智能化催芽育秧基地等项目,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收活动,粮食生产连年增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入口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A. 气温的日较差小 B. 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 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 D. 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14. 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 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 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 D. 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参考答案: 13. D    14. D 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导致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入口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行产品深加工。 【13题详解】 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入口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D对。气温的日较差小,作物养分积累少,品质差,A错。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是作物生长的一般影响因素,不是作物品质好的特殊因素,B、C错。 【14题详解】 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行产品深加工,D对。产品深加工,不是向机械化、专业化方向发展,A、B错。深加工,不属于农业生产优质化,C错。 4. 关于黄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兼有泰山、华山、嵩山、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的特点 B.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C.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D. 黄山属于褶皱山 参考答案: B 5. 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大致以地貌区为界,上游流经风沙区,下游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无定河上游地区流量季节分配较均匀,变化小,下游地区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南部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小型水库。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9. 无定河流经风沙区的河段,与丘陵沟壑区河段相比 A. 含沙量大,水量大 B. 含沙量大,水量小 C. 含沙量小,水量大 D. 含沙量小,水量小 10. 无定河上游地区的水源补给主要是 A. 大气降水 B. 冰川融水 C. 地下水 D. 湖泊水 11.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无定河很多支流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库,这些水库的突出作用是 A. 防洪 B. 拦蓄泥沙 C. 灌溉 D. 发电 参考答案: 9. D    10. C    11. B 【9题详解】 从图中看无定河流经风沙区河段,为河流的上游,支流少,水量小,含沙量小,D正确。 【10题详解】 从图中看无定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降水少,没有高大的山脉和湖泊,因此不可能是大气降水、冰川融水和湖泊水,上游地区的水源补给主要是地下水,C正确。 【11题详解】 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建小型水库的作用是拦蓄泥沙,B正确。 6.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 图中从I到Ⅲ阶段 ①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 从Ⅲ到Ⅳ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政策 B. 交通运输 C. 劳动力 D. 市场 参考答案: 6. C    7. D 【6题详解】 由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林地面积减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降低,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我国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故①正确④错误。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也在增加,城镇由无到有,到发展成大城市,说明出现了城市化。故③正确②错误。故C(①③)正确。故选C。 【7题详解】 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耕地数量减少,花卉、蔬菜用地数量增加,是城市发展,对花卉、蔬菜市场需求增大导致的。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故D正确。 7.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A.日本 B.马来西亚  C.菲律宾 D.印度尼西亚 参考答案: B 8. 2010年热带风暴“康森”于7月12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后加强为台风,横扫菲律宾后,于7月16日登陆海南岛,造成海南2人死亡,57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据此完成14~16题。 14. 台风“康森”最可能生成于下图所示地区中的 15. 读下图,台风“康森”的移动路径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受台风“康森”的影响产生暴雨天气,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有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洪涝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A B B 9.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1、2、3、4、5分别对应地形区为 ( ) A. 黄土高原、汉水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B. 渭河平原、汉水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南阳盆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 渭河平原、南阳盆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17. 关于2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 秦岭阻挡西伯利亚的寒流和黄土高原的风沙,使谷地气候温和湿润 B. 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地处陕南,发源于秦岭。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 C.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 D.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18. 图中1地形区的太阳辐射总量比2、4地形区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1地形区的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弱 B. 1地形区的海拔高 C. 1地形区较2、4地形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 D. 1地形区的植被覆盖率低 参考答案: 16. A    17. D    18. C 16. 图示剖面呈南北向,图中1位于秦岭北侧,海拔1000米以上,是黄土高原。2位于秦岭南侧,与大巴山之间,是汉水谷地。3是大巴山,4在大巴山南侧,是四川盆地。5在四川盆地南侧,海拔2000米左右,是云贵高原。A对。渭河平原在1和秦岭之间,B、C、D错。 17. 2地形区是汉水谷地,地貌特点有秦岭阻挡西伯利亚的寒流和黄土高原的风沙,使谷地气候温和湿润,A正确。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地处陕南,发源于秦岭。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B正确。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C正确。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是云贵高原的特点,D错误。 18. 影响太阳辐射的最主要因素是天气,图中1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太阳辐射总量比2、4地形区多的最主要原因是1地形区较2、4地形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C对。1地形区的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弱,不是太阳辐射较多的原因,A错。 1地形区的海拔高,但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不是主要原因。2、4地区降水多,阴天多,是太阳辐射较少的主要原因,B错。植被覆盖率低,不影响区域太阳辐射大小,D错。 10.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图示地区修建公路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 干旱缺水    B. 严寒与暴风雪 C. 风沙危害    D. 沙漠地区地质不稳定 16. 图中阴影部分为绿洲,是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势平坦    B. 土壤肥沃 C. 地下水源充足    D. 热量丰富 17. 图中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壤酸化    D. 水资源遭受污染 18. 图中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 大力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农业 B.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生产 C. 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 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参考答案: 15. C    16. C    17. B    18. B 15. 图示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沙漠面积广,修建公路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风沙危害,可能掩埋或侵蚀道路,C对。干旱缺水对修建公路影响小,A错。盆地内气候干旱,暴风雪天气少,B错。位于板块内部,沙漠地区地质条件比较稳定,D错。 16. 图中阴影部分为绿洲,是重要的农业区,干旱地区,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灌溉水源,绿洲地区的地下水源充足,C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热量丰富不是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A、B、D错。 17. 图中地区水资源短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对。降水少,水土流失少,A错。降水少,蒸发旺盛,没有土壤酸化问题,C错。农业生产对水资源污染较少,不是主要问题,D错。 18. 图中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光照充足,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利用光照充足的优势条件,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生产,B对。大力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农业耗水量大,不适宜,A错。应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C错。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D错。 11. 上海出现了屋顶农业——把农作物种在房屋顶部,充分利用屋顶空闲空间,屋顶农业成为一匹“黑马”,很快引起业内外的关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有关屋顶农业的观点正确的是 A. 可以直接在房屋顶部种植    B. 作物生长只需要降水,不需要人为灌溉, C. 人们对于绿色蔬菜的追求    D. 农田里的作物都可以种到屋顶上 17. 下列有关大力推广屋顶农业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量推广,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②降低屋顶温度,节约建筑物能源消耗 ③蔬菜可以及时供应,保证新鲜安全  ④减少市民户外活动空间,影响市民生活 ⑤增加区域绿化,净化空气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参考答案: 16. C    17. D 16. 根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顶农业需要在屋顶放置土壤,根据当地降水情况考虑要不要人工灌溉,不是所有的农作物都适合种到屋顶上;屋顶农业的兴起源于人们对绿色蔬菜的追求。 17. 大力推广屋顶农业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能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屋顶温度,夏季节约建筑物能源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