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窝洛沽镇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窝洛沽镇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     A.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B.反应4分钟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   C.反应2—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D.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间生成的平均反应 速率最大 参考答案: A 略 2.  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负极都发生还原反应 B.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 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要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负极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分析】运用液体、固体药品的取用、溶解、蒸发、过滤的基本操作知识解答. 【解答】解:①取液体试剂直接倾倒不需要玻璃棒, ②取固体试剂可以用药匙或是纸槽, ③溶解固体需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④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⑤蒸发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同时能加速溶解. 故选D. 4. 下列反应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 化合反应        D. 分解反应 参考答案: B 略 5.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参考答案: D 【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分析】根据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分析,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 【解答】解: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容量瓶上标有容量,则③⑤正确;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则①正确,与浓度、压强、酸式或碱式无关,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⑤, 故选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 参考答案: B 【考点】化学键. 【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所以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 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故C错误; D.非金属元素之间可形成离子键,如铵盐,故D错误; 故选B. 7.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A.B.C.D.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化学试剂的存放.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贴腐蚀品的标志,图为腐蚀品标志; B.汽油属于易燃物; C.乙醇属于易燃物,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 D.KClO3属于易爆物.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贴腐蚀品的标志,图为腐蚀品标志,符合题意,故A正确; B.汽油属于易燃物,图为易燃液体标志,符合题意,故B正确; C.乙醇属于易燃物,不属于剧毒品,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故C错误; D.KClO3属于易爆物,应贴爆炸品的标志,图为爆炸品标志,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难度不大,解这类题时,首先要知道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8. 公安部发布法令:从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驶机动车将一律入刑。下列有关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名称为乙醇    B.易挥发   C.常用作有机溶剂    D.不能燃烧 参考答案: D 略 9. 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氮肥有碳铵。则碳铵(NH4HCO3)属于 A.酸                       B.碱                     C.氧化物             D.盐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著名的陶瓷含有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 B.建筑所用的水泥、砂子、石子主要成份都是硅酸盐 C.通讯光缆、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 D.玛瑙、水晶、石英钟表的主要成份都是硅酸盐   参考答案: 略 11. 下列存在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 ①有尘埃的空气 ②溴水 ③蒸馏水  ④沸水中加入适量饱和FeCl3的溶液至溶液变为透明的红褐色液体 ⑤淀粉的溶液  A.①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           D.②③⑤ 参考答案: B 12.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参考答案: A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由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W、Q处于第三周期,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碳元素,则Z为Si元素、Y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Q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由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W、Q处于第三周期,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碳元素,则Z为Si元素、Y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Q为Cl元素, A.Na和S可形成类似于Na2O2 的Na2S2,故A正确; B.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B错误; 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得电子能力增强,故S得电子能力比Cl弱,故C错误; D.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氧元素存在氧气、臭氧同素异形体,C、O元素都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A.   13. 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C(s)+H2O(g)CO(g)+H2(g) 能量增加(b-a) kJ·mol-1 B. 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C. 1mol C(s)和1mol H2O(l)反应生成1mol CO(g)和1mol H2(g)吸收热量131.3 kJ D. 1 mol C(g)、2 mol H、1 mol O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 参考答案: C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H2O(g)CO(g)+H2(g) ΔH=(b-a) kJ·mol-1,A正确;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B正确;根据图像可知1mol C(s)和1mol H2O(g)反应生成1mol CO(g)和1mol H2(g)吸收热量131.3 kJ,而1mol H2O(l) 变为1mol H2O(g)时要吸收热量,因此1mol C(s)和1mol H2O(l)反应生成1mol CO(g)和1mol H2(g)吸收热量大于131.3 kJ,C错误;由图可知,1 mol C(g)、2 mol H、1 mol O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akJ,D正确;正确选项C。 14.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01 mol Na2O2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04NA B. 常温常压下,20 g 2H2O 所含的中子数为10NA C. 常温常压下,17 g氨气中含有非极性键为3NA D. 标准状况下,1 mol SO3的体积为22.4 L 参考答案: B 【详解】A.1molNa2O2中含有2molNa+和1molO22-,所以0.01molNa2O2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03NA,故A错误; B.2H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20g2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2H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1)×2+16-8=10,所以常温常压下,20g2H2O所含的中子数为10NA,故B正确; C.氨气分子中只含有N—H键,为极性共价键,氨气分子中不存在非极性键,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D错误。 故选B。   15. 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KAl(SO4)2·12H2O]的溶液中,使SO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 A.Al3+ B.Al(OH)3 C.AlO2- D.Al3+和Al(OH)3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在____进行效果更好; (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用50mL 0.5mo1?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1)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偏小    保温杯    (3)不相等   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    (4)偏小    无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和热的测定。 (1)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保温杯,在保温杯中进行实验保温效果会更好; (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4)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分析。据此解答。 【详解】(1)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措施,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本小题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在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保温杯中效果更好。本小题答案为:偏小;保温杯。 (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用60mL 0.50mol?L?1盐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