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5份

举报
资源描述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语文试卷【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38 分)1、完成填空。(5 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鞠躬尽 cu(),为国献身的科学家邓稼先;有锲()而不舍、大勇无畏的诗人闻一多;有夜以j()日,笔耕不辍()的文学家鲁迅家国情怀,更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从黄河颂中,我们领略到中华民族坚不可 cu()的民族精神;读土地的誓言,我们体会到东北同胞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 老山界,我们感受到了_。结合语境,在下列括号中写出汉字或拼音。(3 分)鞠躬尽 cu()锲()而不舍夜以 j(笔耕不辍()坚不可 cu()炽()痛)日请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话。(2 分)读老山界,我们感受到了2、古诗句背诵填空。(每空 1 分,共 12 分)此夜曲中闻折柳,马上相逢无纸笔,弹琴复长啸。,惟解漫天作雪飞。,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_。_。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坚毅勇敢的性格的诗句是描写木兰不慕名利、思念家乡的句子是通过战友们的惊叹,侧面描写木兰机智谨慎的句子是3、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 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C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展现了生活中的乐观爽朗、平易近人、做事严谨的鲁迅形象。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1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 分)A同学们给住院的小华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B“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C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D我对阿姨说:“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她笑道:“没事儿,读书破万卷嘛。”5、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2 分)。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杀人者必覆灭。意志紧斗志昂民主自由民主有望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A.人民无比沉痛C.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志不绝争取民主民主有望B.人心异常悲愤D.人生生活痛苦6、为纪念“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以“走进读书馆,阅读经典书”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5 分)下边是学校阅览室流程示意图,请用一段简明的文字转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 60 字。(3 分)读者入馆阅读书刊阅毕归还原处办理借印登记若需复印办理归还手续读者离馆根据示例,将下表中 A、B 两处空格的读书方法填充完整。(2 分)名人主张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7、骆驼祥子名著考查。(5 分)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3 分)读书方法学思结合法A会意法B小明同学想和你交流阅读骆驼祥子的体会,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2 分)小明:“名著中不乏以小人物的可悲命运来折射社会制度的罪恶,请你结合祥子的经历进行分析。”你的看法:28、材料探究分析题。(5 分)为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小记者走进同学当中进行采访,下面是几个典型记录,请找出当前中学生爱国意识存在问题的三个原因,并提出一条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学生甲:我觉得除了枯燥的政治、历史书之外,我们接触的爱国题材的书几乎没有。图书馆的这类书只适合给小孩子讲故事,根本就不吸引我们。学生乙:每天老早上学,回家还有好多作业,老师、家长天天跟我们要成绩,连看新闻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爱国呀。学生丙:我觉得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根本就不适合我们中学生,那些给小学生似的宣讲我们早听腻了。原因:办法: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38 分)(一)文言文阅读(14 分)9、请用/画出下列句中的朗读停顿。(限四处,多划、划错不得分)(限四处,多划、划错不得分)(2 分)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4 分)但当涉猎愿为市鞍马()蒙辞以军中多务。(对镜帖花黄()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12、孙权劝学中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 分)13、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你认为原因是什么?(2 分)(二)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完成下列各题。(12 分)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3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4、选文第自然段有什么作用?(2 分)15、“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2分)16、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 分)17、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 分)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18、分析“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3 分)(三)现代文阅读(12 分)失根的兰花陈之藩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4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 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以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19、从文章题目来看,“根”“兰花”分别比喻什么?整个题目如何理解?(3 分)20、作者“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为什么“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2 分)21、“花搬到美国未,我们看着不顺眼;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与哪句话相照应?对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3 分)22、文章结尾援引郑思肖画兰的故事做结有什么作用?(2 分)23、请找出能作为文章主旨句的两个句子。(2 分)三、作文(40三、作文(40 分)分)24、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把我画在那月亮下面歌唱;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再画上一张床画上母亲安详的姿态,还有橡皮能擦去的争执。”这就是歌曲画中的歌词。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画”,或为父母画上一条围巾,或为自己的生活画上一条彩虹,为梦想画上翅膀,为童年画上句号你会“画”些什么呢?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记叙文。题目:为画上_要求:1、要写真实经历、要有真情实感;2、字数不少于 5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可用别名代替。5人教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A 卷人教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A 卷姓名姓名:_:_班级班级:_:_成绩成绩:_:_一、一、选择题选择题(共共 1 1 题;共题;共 2 2 分分)1.(2 分)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壶口瀑布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梁衡。B.登勃朗峰节选自远处的青山,勃朗峰山势陡峻,是美国的名胜之一。C.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作者是马丽华,课文选自藏北游历。D.汤姆索耶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意趣盎然的作品它成功地通过塑造汤姆索耶这一立体艺术形象,给人深刻的生活启迪。二、二、字词书写字词书写(共共 1 1 题;共题;共 3 3 分分)2.(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婺(zhu)窑瓷,产自金华。,是我国古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金华,地属江南。江南人受水汽润染,文化影响,万事追求细致,精美,婺州窑瓷自然也毫不(A例;B列)外。婺州窑青瓷,淡淡的润淡淡的白,两者相掺,有一种三月未到草色映天的颜色,有一种春江水暖、芦蒿沁水的色彩。这种颜色,若裁为舞裙,一定会在霓裳羽衣舞中轻轻一旋,醉透李唐江山的;若裁做旗袍,穿在旧上海女子的身上,再伴以一双高跟鞋,轻轻走过长长的弄(Alng;Bnng)堂,一定会吸引住归来的书生,让其忘记苍天夜幕的。(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_。(2)放到处,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